文章插图
绵阳南山【绵阳南山】南山位于绵阳三江交汇之处,风景秀丽,白衣庵、南山公园以及国家级示範高中南山中学等都位于此山之上 。该地在当地别名“南山寺”,因其以前有一座古庙,后毁于战火,现南山中学就修在南山寺旧址之上 。南山同时在绵阳也指代南山中学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绵阳南山
外文名称:不详
地理位置:绵阳三江交汇之处
着名景点:南山寺
绵阳南山公园绵阳市南山公园位于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汇流处的南山之巅,始建于1955年,扩建于1986年,总面积183671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绿地面积154149平方米,道路面积4200平方米,水体面积10600平方米) 。是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开放式公园,年接待社会各届民众达15万人次 。园内风景秀丽,植物品种繁多,自西向东绵延而伸分区组景,有三江园南塔小区、教育纪念区、游乐小区等,根据景区功能、地形条件配置相应的地被植物、乔灌木、常绿乔木、观赏草坪,形成错落有致的植物带,独具匠心的林中小品,风格各异的园林主题小区将公园装扮得赏心悦目,清新怡人 。园内名胜古蹟独具自然和人文特点 。
文章插图
绵阳南山
文章插图
绵阳南山始建于明代的九级砖石古南塔傲然挺立,俯瞰三江,饱含大地之灵气,历史之凝重;古色古香、雕樑画栋的仿古建筑群是观赏三江美景、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清澈剔透的“龙吐水”引来八方游客一尝为快;碧波蕩漾的人工湖为游人提供垂钓之乐: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馆陈展着我国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牺牲在绵阳或绵阳籍的44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呈几何块状大理石建成的革命公墓时刻接受着人们的敬缅,激励着后人的奋进,是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国家、省、市三级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内还有汉代御医郭玉读书处遗址、黄桷树观景台等景点,形成了南山公园既是人们缅怀先烈,追思古人的圣地,又是茶廊晶茗、湖畔垂钓、静园读书的佳所:既有意味悠远的名胜占迹,又有让人流连忘返、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的特色 。绵阳南山绵阳白衣庵白衣庵位于绵阳城南石塘镇红星村、安昌河右岸,南山半坡上,距市中心三公里,绵三(绵阳至三台)高速公路,城市一环路从寺前经过 。据考证白衣庵始建于民国初年,原在绵阳城南门口(今绵阳市红星街),由释能寿和尚作住持 。有比丘尼4人,信众500余人,有观音殿和大雄宝殿,房屋14间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绵阳佛学社成立于此 。解放后寺庙被占,女尼大多离散,有的还俗从事生产劳动,有的回到家里修行 。
文章插图
绵阳南山1992年5月经涪城区政府批准,作为佛教二僧庙正式恢复,对外开放 。现已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观堂、僧舍、整修了道路 。观音殿占地一亩,高13米,正三虚五,朱檐黄筒瓦斜山式屋面,殿内正中供奉着高六米的观世音菩萨,泥塑金身,庄严慈祥,四周有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像 。大雄宝殿占地1.5亩,二重檐,高15米,正三虚五,朱檐金色铜瓦斜山式屋面,仿清建筑风格,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八罗汉像,现有比丘尼15人,信众达3000余人 。白衣庵迁建南山的原因“城中三庵,城外五观” 。白衣庵在绵州城中堪称名寺,大约建于明代万曆中期(1620年前后),地址在今卫生巷及顺城街口,曾出土观音铜像高三尺,韦驮一尊高四尺 。白衣庵大致毁于清嘉庆年间以后,因为州人孙文焕此时曾撰写过《重修白衣庵碑记》 。民国28年(1939年)修新南门,占了白衣庵的位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红星街南段,又扩宽了街道,因此,在原地恢复白衣庵已不可能 。绵阳寺庙虽多,却无庵堂,最早倡建白衣庵的是圣水寺果忍大师,居士王泽甲、苗志芳等人积极支持;仁山师(86岁)建议去成都找令徒昌果、昌惠、昌度、昌修承办;1992年6月居士陈秀姑、周惠芳前往文殊院请受道堂读佛学的高徒昌果(尼姑)来绵;由尹昌言、昌果等五人组成筹建小组,利用原南山寺山坡十贤堂旧址重建白衣庵;一环路的开通,山门就在路旁,规模越建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