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天后宫( 二 )


文峰天后宫

文章插图
文峰天后宫
文峰天后宫

文章插图
历史沿革清嘉庆八年(1803年)兴化知府马夔陛于主殿北侧建“三代祠”(面阔三开间),奉祀妈祖三代神主 。立有刻石《敕封天后圣三代列圣殿宇肇建碑记》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兴化府协镇徐庆超集资改建“三代祠”,并立刻石《天后宫三代祠碑记》 。1938年,在“三代祠”右侧增建“升天楼”(又称“梳妆楼”),至今祠与楼均完整 。1920年,顶大度(刘桥巷以北)失火,没有殃及“文峰宫” 。1946年农曆正月初三,文峰宫前街(位于顶务巷口)“红全”青果店失火,街两侧店铺被烧毁,但文峰宫没有遭受火灾 。经历了以上两次灾难后,文峰宫至古楼前的道路在重建商店时才扩宽为12米多 。解放后于1952年,文峰宫主殿、山门被改建为百货商场 。有趣的是白天为百货商场,晚上打烊后就有妈祖的信众们在店门外烧香(插在泥团上) 。而后民间开始烧煤球,就用烧过的煤球当香炉 。商场每天营业前都得打扫乾净,没有人对此有怨言 。前几年在旧城改造中为了打通文献路向东延伸,才不得不拆掉“文峰宫”主殿、山门 。“文峰宫”“三代祠”位于文献路中段(即步行街)北侧,在新砌筑的临街围墙上面嵌进了“文峰宫旧址”五个镏金大字 。人们仍旧称呼“三代祠”与“升天楼”为“文峰宫”,因为祠中供奉的宋代木雕妈祖神像是迎自“白湖顺济庙” 。这尊用樟木圆雕的妈祖像,工艺为贴金加彩,像高72厘米,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髮髻形式及身着的服式应该是正宗的宋代妇女装束 。另“升天楼”里也挂有一张清代中期木板刻印的妈祖像,都是珍贵的文物 。“三代祠”的木结构是清中期“穿斗结合抬梁”的木构架 。用材一般,只设定一些叠合简单的斗栱,但工艺比较精緻 。至于“升天楼”则是近代的木结构建筑 。总之,占地面积嫌小,没有空间余地,令人感到压抑,急需解决防火及信众进香的安全问题 。“三代祠”保存有两块石刻碑记及两根元代石柱都是重要文物 。主要祀神主要配祀神有:千里眼、顺风耳、晏公、朱使者等 。专家点评原莆田市博物馆副馆长柯凤梅:文峰天后宫是莆田市妈祖信仰的三大庙之一 。既是明清两代官府祭拜妈祖的主要庙宇,也是海峡两岸妈祖信众谒祖进香的主宫庙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台胞到大陆谒祖进香和开展民俗文化交流的人数日益增多,文峰天后宫也渐成为两岸同胞妈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该天后宫接待过台湾大型进香团,在妈祖诞辰纪念日、妈祖羽化升天纪念日、妈祖文化周、妈祖回娘家等活动中,成为两岸同胞民俗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