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


巴渝

文章插图
巴渝【巴渝】巴渝,是重庆的简称 。商周时期巴国国都驻地江州如今重庆江北区,秦时称巴郡,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因渝水绕城,故重庆简称“渝”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巴渝
别名:山城、渝都、雾都、桥都
行政区类别:中国重庆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24个区、10个县、4个自治县
政府驻地: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电话区号:023
邮政区码:400000-409912
地理位置:长江上游地区
面积:8.2402万平方千米
人口:2991.4万人(2014年)
方言:西南官话-重庆方言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着名景点:长江三峡、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解放碑、酉阳桃花源等
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等
火车站:重庆北站、重庆站、重庆西站等
车牌代码:渝A-D,渝F—H
词语解释1. 巴渝也用以借指巴渝舞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巴渝宋蔡,淮南《乾遮》,文成、颠歌,族居递奏,金鼓迭起,铿鎗闛鞈,洞心骇耳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巴俞” 。颜师古 注:“ 巴俞之人刚勇好舞,初高祖用之,克平三秦,美其功力,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也 。”参见“ 巴渝舞 ” 。巴渝2. 古曲调名 。即巴渝歌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诗:“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繻 。” 宋 王灼 《碧鸡漫志》:“至 唐 武后 时,旧曲存者,如《白雪》、《公莫》、《巴渝》、《白薴》、《子夜》、《团扇》……等六十三曲 。巴渝文化巴渝文化是巴文化的一个分支,重庆从元朝时期隶属于四川,民国末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军队东部失守,南京沦陷,随将防线西迁,便定重庆为陪都,八年抗战结束后,重庆回归四川地级市,直到1997年,重庆定为直辖市,为与四川分别,及简称为渝,而又在巴蜀文化上演化巴渝文化 。巴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殷周时期,生活在长江上游巴山蜀水的先民便以勇猛强悍和歌舞着称,就是在参战时,也“歌舞以凌殷人” 。巴文化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足石刻在巴文化上耸起一座丰碑,从它每一刀、每一凿的痕迹里,我们似乎可以窥视到巴文化在千百年来发展的脉络?那铜梁龙舞,那黔江摆手舞,那小河锣鼓,那川江号子,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那秀山花灯,那九龙楹联,那广场故事,那梁平三绝(梁山灯戏、梁平竹帘、梁平年画),又似乎在大足石刻里找到其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