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 拜年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 拜年

文章插图
拜年(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 拜年】贺年一般指本词条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简讯拜年、网路拜年等 。
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 。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
基本介绍中文名:拜年
拼音:bài nián
别称:见节、拜节、贺正、贺年、贺岁 
解释:春节期间向别人祝贺新年
属性:春节习俗
发展沿革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 。人们只得把肉食放在门口,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兽吃掉 。作为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乃大盛 。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旦,……洁祀祖禰,进酒降神毕,……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官府僚属亦往来拜贺 。《后汉书·吴良传》:(良)初为郡吏,岁旦与掾吏入贺(太守)门下 。至南北朝时期,则“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到宋代,拜年不仅是民间普通百姓祝贺新年、交流思想、增强家族团结的一种形式,也是上层社会联络感情、扩大人际关係的一种手段 。据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 “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民间亲友之间的拜年大多是出于真心实意,希望亲人在新的一年事事如意 。上层社会拜年则更多是一种礼节性的交往,并且士大夫已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誌》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僕持名刺代往”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 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清波杂誌》里所言的“名刺”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 拜年

文章插图
明·拜年送名片(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到了明代,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其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徵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 。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点石斋画报》中的清朝官府新年团拜图就是清朝官员集体拜年活动的记录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此外,清代的贺年片称为“拜帖” 。拜帖奉送时,要放人一个精緻的锦盒,以表示隆重 。这个锦盒叫做“拜盒” 。如果登门拜访,主人在前,僕人抱着拜盒在后 。那拜盒上系有红缎,显得气派、庄重而又喜庆、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