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5


轰-5

文章插图
轰-5轰-5(英语:Harbin H-5Light bomber,北约代号:Beagle,译文:猎兔犬)轰炸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哈尔滨飞机製造厂(现为中国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参照苏联伊尔-28轰炸机,改进设计并试製生产的一种喷气式战术轰炸机,
该机可在各种複杂的气象、地理条件下执行前线战术轰炸及攻击任务 。
【轰-5】轰-5轰炸机于1963年1月开始研製,1966年9月25日首架轰-5在哈尔滨试飞成功 。1967年4月,轰-5轰炸机通过国家鉴定,投入批量生产,随后装备中国空军部队 。该机于1984年停产,总共生产545架 。轰-5已经于2009年5月全部退出中国空军现役战机序列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轰-5
英文名称:Harbin H-5
次型/级:轰-6
研製时间:1963~1967年
服役时间:1967年4月
国家:中国
飞机类型:前线战术轰炸机
研製单位:中国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製造厂
首飞时间:1966年9月25日
仿製原型:苏联伊尔-28(IL-28)
衍生机型:轰-5甲、轰-5鱼雷机、轰侦-5等
退出现役:2009年5月
发展沿革研製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空军仅装备以螺旋桨发动机为动力的轰炸机 。而20世纪40年代初德国首先研製成功喷气式发动机轰炸机 。梅塞施米特公司研製的Me-262型喷气式战斗机于1942年7月首次试飞,后来由于希特勒的坚持,Me-262曾被用来执行轰炸任务,它可载两枚重500公斤炸弹 。同时,德国阿拉多公司研製了另一种Ar-234型喷气式轰炸机,可载弹1400公斤 。Me-262和Ar-234是最早的、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有的两种喷气轰炸机 。
轰-5

文章插图
Me-262战斗机德国喷气式轰炸机的出现,给苏联留下深刻印象 。但由于苏联喷气发动机技术滞后,无法启动喷气式轰炸机的研製 。鑒于喷气式轰炸机速度快、机动性好,苏联在解决了喷气发动机製造难题后,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了研製喷气式轰炸机的计画 。根据苏联政府下达的任务,苏联伊留申飞机设计局开始设计研发新的喷气式轻型轰炸机,新机採用平直机翼、双涡喷发动机翼上布置,新型机编号为伊尔-28(IL-28) 。
轰-5

文章插图
Ar-234轰炸机服役出口1948年7月8日,伊留申飞机设计局试飞员V.K.克契纳奇驾驶伊尔-28轰炸机原型机首飞成功 。1950年5月1日该机首次公开飞行,同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并服役达三十年之久 。伊尔-28是苏联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双发亚音速前线轰炸机 。从60年代开始逐渐被雅克-28轻型轰炸机替代 。伊尔-28採用平直上单翼常规气动布局,流线形圆形截面机身,最前部是领航兼投弹员的玻璃机头座舱,稍后的机背上部有一个气泡形飞行员座舱盖,下部是轰炸雷达罩 。机身中部内设一个机内炸弹舱 。
轰-5

文章插图
苏军伊尔-28机群机尾是活动手控自卫炮塔,内可坐一名射击员(兼通信员),翼下可挂鱼雷、火箭弹,翼梢可挂副油箱 。伊尔-28轰炸型是伊尔-28的基本型,可携带常规炸弹或小型核武器 。此外还有伊尔-28Y教练型,将机头领航员舱改为第二座舱,拆除了机炮 。伊尔-28曾出口到20个国家,改型有侦察机、鱼雷机、反潜机、靶机,大约製造2000架 。
轰-5

文章插图
伊尔-28初号机中国仿製新中国建国之初,就面临抗美援朝的严重局面 。中国在大批引进苏联米格-15等战斗机的同时,也引进了苏联的几型轰炸机,其中就有苏联刚刚装备不久的伊尔-28喷气式轰炸机 。中国在抗美援朝作战和东部沿海作战中,都曾实际运用轰炸机配合支援陆军 。中国空军首次在1955年1月18日发动的解放一江山岛的三军联合战役中使用了图-2和伊尔-28轰炸机,成功地掩护了登入部队作战,有力打击了敌人的环岛防御工事和守军舰只 。通过实战,中国军队高层意识到轰炸机的重要性,并开始规划中国国产第一代轰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