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症


湿症

文章插图
湿症基本分类湿症按病程不同分为(1)急性湿症: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 。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 。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亚急性湿症:急性湿症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3)慢性湿症: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症反覆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 。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 。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乾燥而易发生皲裂 。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湿症按部位可分为(1)乳房湿症: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餵奶时疼痛 。长期不愈 。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症样癌的可能 。所以,对乳房湿症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2)阴囊湿症: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 。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 。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3)女阴湿症: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 。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4)肛门湿症:肛门周围湿症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 。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 。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 。儿童肛门湿症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5)手部湿症: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 。手指端湿症常反覆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 。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症加重 。(6)小腿湿症: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 。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顽固难治 。治疗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档案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国际过敏研究权威组织也提出,“使用高品质的标準化脱敏製剂,同时应该使用最佳的过敏症治疗方案,包括清除过敏原、患者免疫修复、过敏并发炎症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标準化脱敏製剂免疫治疗,简称“四合一的四联疗法”方案 。临床表现湿症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急性湿症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 。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 。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乾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 。慢性湿症是由急性、亚急性反覆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 。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症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症,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 。如外耳道湿症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症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 。肛门、阴囊湿症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 。小腿部湿症常致溃烂,不易癒合等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症,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症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症 。婴儿湿症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 。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