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垄断


资本垄断

文章插图
资本垄断资本垄断(Capital monopoly)是指在某个领域内,某一个生产者利用其雄厚的资本,打压商品价格,从而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局,最终达到垄断的目的 。
【资本垄断】垄断资本指垄断某种或某些商品的生产和市场,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资本,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 。
基本介绍中文名:垄断资本(独占资本)
外文名:monopoly capital
方式:打压商品价格,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局
性质:资本形式
特殊性资本垄断特殊性在于,垄断形成前期,其产品价格不是上涨,而是下跌,这往往造成自由竞争的假象 。形成和发展垄断资本是同资本主义的垄断一起形成和发展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的社会化形式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和变化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产集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许多部门中少数大资本已居于压倒优势的地位,它们就採取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各种垄断组织,并迅速发展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形式 。在垄断资本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又进一步溶合为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这就使资本具有了垄断资本家集团所有的形式 。最后,当上述各种资本社会化形式仍然容纳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时,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私人垄断资本就同国家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更使资本具有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国家所有的形式 。在国际範围内,随着生产国际化即生产社会化在国际範围内的发展,资本的国际化形式也有相应的发展,它们採取各种不同组织形式,形成了在国际经济各个领域中进行活动的国际垄断资本 。地位和作用在帝国主义阶段,所谓垄断的统治,也就是垄断资本的统治、金融资本的统治 。垄断资本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主要表现为:它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各个主要部门的生产,操纵了市场的供求和商品的价格,垄断了原料来源、交通运输和科学技术发明等等 。同时,它们还运用自己的巨大力量,控制国家机构和操纵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垄断资本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主要表现为:它们瓜分和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并通过对外经济扩张而竭力加强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的控制、剥削和掠夺,从而使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关係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 。垄断资本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两重作用 。一方面,垄断资本作为资本社会化的新形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某些要求,这就使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主要表现是:它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进行科学技术的开发,採用新的技术、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它们能够在自己所控制的更大範围内,有计画地组织各种生产的分工协作、原材料的供应和商品的销售;它们还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繫更加扩大,国际範围的生产专业化和协作更为加强;等等 。这些,都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不仅没有改变生产关係的资本主义性质,而且使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进一步被极少数垄断资本家所占有,这就必然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主要表现是:它们既然能够依靠自己的垄断地位和规定垄断价格来获得高额利润,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改进技术的动力,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人为地阻碍新技术的套用和传播,从而引起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停滞趋势;它们加强了对国内外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这就限制了劳动民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增长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它们为了追逐高额垄断利润而大规模地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经济扩张并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就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範围加剧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等等 。所有这些,都对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和新的全球化约翰·B.福斯特题为《垄断资本和新的全球化》的文章,认为所谓的全球化只是垄断资本在全球範围积累,它将导致资本主义矛盾在全球展开,世界将更深更普遍地捲入帝国主义危机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到20世纪30年代,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三条线索:(1)资本积累和危机理论;(2)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开始(基于马克思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概念);(3)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将第二条和第三条线索即垄断的增长和帝国主义之间联繫起来 。但奇怪的是,没有任何理论分析将第二条线索与第一条线索联繫起来 。但是,历史的发展要求指向这种结合 。在20世纪初的美国,大合併浪潮被广泛看作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现实 。第一次将危机理论和垄断理论结合起来的人是波兰经济学家米哈尔·卡莱茨基(Michal Kalecki),他发展出“垄断”的概念,用以标明公司能够为直接生产成本加价的程度 。这样,卡莱茨基就将垄断权力同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及经济危机和停滞的源泉联繫起来 。这种分析由约瑟夫·施泰因德尔(Josef Steindl)继续深入下去 。施泰因德尔在其《美国资本主义的成熟和停滞》(1965年)一书中认为,大公司都试图提高利润率,但总是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威胁,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以工资为基础的消费所具有的弱点 。新投资可以缓和萧条局面 。但是,这又会增加生产能力,也就是说,就会扩大潜在的商品供应 。但是,在现有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时,大公司是不会进行新的投资的 。面对呈下降趋势的最终需求,垄断公司就不会降价,而是削减生产量、降低生产能力和减少新的投资 。这样,它们就会儘可能地保持现有的价格和利润率 。因此,与自由竞争体制下的情况相比,垄断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大公司倾向于扩大利润率(或提高剥削率),产生大量过剩生产能力,从而产生走向经济停滞的强大趋势 。垄断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