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府


宗人府

文章插图
宗人府“宗人府”,官署名,是中国明清时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 。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编纂玉牒,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 。凡是宗室陈述请求,替他们向皇帝报告,引进贤才能人,记录罪责过失 。
【宗人府】(概述内图片来源)
基本介绍中文名:宗人府
起源朝代:明朝
设立:洪武三年
时间:明清时期
起源宗人府设立于明朝初期,1370年(洪武三年)称大宗正院,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改称宗人府 。永乐以后,宗人府多由勛戚掌事,而它所管辖的事都移交给礼部办理,宗人府名存实亡 。清代宗人府沿革顺治九年设宗人府置宗令一人,亲王、郡王为之左、右宗正,贝勒、贝子兼摄,各一人左、右宗人,镇国公、辅国公及将军兼摄、后择贤,不以爵限,各一人 。启心郎,觉罗一人,汉军二人,初制,秩视理事官,与府丞并为正官,始以满臣不谙汉语,议事令坐其中,后多缘以为奸 。九年启心郎改视侍郎郎中六人员外郎四人,以觉罗为之,嗣改觉罗、满洲参用主事三人,以觉罗为之,嗣改觉罗、满洲参用堂主事二人经历三人,宗室、满洲二人,汉一人笔帖式二十有四人 。后增减无恆 。初为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寻改六、七、八品及无顶戴笔帖式 。各部同 。康熙十二年裁启心郎增满洲主事一人,分隶左、右二司康熙三十八年郎中裁二人经历裁汉缺雍正元年增汉主事二人 。用进士出身者雍正二年改郎中为理事官,并定为宗室、满洲参用 。改员外郎为副理事官,并定为宗室、满洲参用 。乾隆二十九年经历改用宗室允府丞储麟趾奏,理事官、副理事官始专用宗室人员乾隆五十三年增置委署主事四人,笔帖式改明朝属官宗人令,一人(正一品) 秦王朱樉任左宗正,一人(正一品)晋王朱棡任右宗正,一人(正一品)燕王朱棣任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周王朱橚任右宗人,一人(正一品)楚王朱桢任属官: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掌管发收公文 。清朝属官堂官宗令,一人,宗室王公担任,掌皇族属籍,修辑玉牒,奠昭穆,序爵禄,丽派别,申教诫,议赏罚,承陵庙祀事 。左右宗正,各一人,宗室王公担任,辅佐宗令 。左右宗人,各一人,宗室王公担任,辅佐宗令 。府丞,汉一人,正三品,掌校汉文册籍 。属官满堂主事,二名,正六品,掌清文奏稿汉堂主事,二名,正六品,掌汉文典籍经历司经历,正六品,掌出纳文移,宗室担任左右二司理事官,正五品,左右二司分掌左、右翼宗室、觉罗谱牒,序录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謚;并核承袭次序,秩俸等差,及养给优恤诸事,宗室为之左右二司副理事官,从五品,辅佐理事官,宗室为之左右二司主事,俱各二人,宗室为之左右二司委署主事,俱各二人,宗室为之左右二司笔帖式,各二十四人,宗室为之,掌繙译文书左右二司效力笔帖式,各二十四人,宗室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