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薏苡之谤【薏苡之谤】薏苡之谤,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 。汉伏波将军马援从南方运来的薏米在其死后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结果让自己和妻儿等蒙冤 。后遂以“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谄,蒙受冤屈 。
基本介绍中文名:薏苡之谤
拼音:yì yǐ zhī bàng
解释:比喻被人诬衊,蒙受冤屈 。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蒙受冤屈
近义词:薏苡明珠、薏苡蒙谤、薏苡之谗
成语结构:偏正式
详细释义典源《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46~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 。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 。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 。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 。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马武与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 。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 。宾客故人莫敢吊会 。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 。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 。典源译文起初,马援在交阯,常吃薏米,因薏米能除瘴气,久服能轻身省欲 。南方薏苡果实大,马援想作为种子,回军时,载了一车 。当时人们以为这是南方土产的奇珍怪物,权贵们都观望着 。马援当时受帝宠信,所以没人敢报告朝廷 。等到马援死,有人上书诬告,说马援以前从南方载回来的,都是明珠彩犀一类珍宝 。马武与于陵侯侯昱等,都以奏章说明其形状,帝更怒 。马援妻和儿子们惶恐畏惧,不敢把马援灵柩运回旧坟地安葬,只买了城西的几亩地草草埋葬了事 。宾客们也不敢去弔唁 。马严与马援妻子草索相连,到朝廷请罪,帝拿出梁松的诬告书相示,才知是挟怨诬告,就上书诉冤,前后六次,辞意哀切,然后才得以安葬 。释义汉马援从南方运来的薏米在其死后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结果让自己和妻儿等蒙冤 。后遂以“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谄,蒙受冤屈 。同源典故伏波薏苡 伏波被谗 伤薏苡 所载无南物 收薏苡 明珠薏苡 珠薏余生 薏苡冤 薏苡嗟 薏苡明珠 薏苡为文犀 薏苡无车 薏苡蜚语 薏苡谤 薏苡遗恨 遭薏苡 运用示例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旧唐书·王珪杜正伦等传论》:“ 正伦 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 。然被 承乾 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清 朱彝尊《酬洪升》诗:“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 。”人物简介马援(前14—49)老当益壮,马革裹尸马援,东汉陕西扶风茂陵人 。先祖是赵国名将赵奢,因被封为“马服君”,遂以马为姓 。马援少有大志,老而弥坚,经常对人说:“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 。”又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十二岁时父死,他不依兄长过优裕安乐的生活,独自去北疆养马驭马 。因管理有方,他很快成为一个有牛羊数千头的富户 。他并不养尊处优,仍过着简朴的生活 。别人不理解他,他说:“凡集聚起来的财产,贵在救贫济困,不然,就成了守财奴!”后来,由于群雄四起,战火不断,他毅然参军 。建武八年(公元32年)他投奔识人用贤的光武帝,并协助刘秀西平隗嚣 。在破羌安陇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腿肚子被箭射穿,流血不止,仍征战直到获胜,帝赐他三千只羊,三百头牛,他将这些犒品分发部下,深得将士的敬重和拥戴 。建武十七年,他被授予“伏波将军”称号 。建武二十三年冬,南方陵五溪(今湖南常德)蛮暴动,朝廷多次派官兵镇压不能取胜,朝野为之震惊 。这时马援年已六十二岁,饱经风霜,有病在身,闻讯从床上一跃而起,披挂上马,请缨出战 。光武帝怜他年老体衰,马援说:“老当益壮,我还能披甲上马!”他飞身上马,率军奔波在疆场上,屡战屡胜,但终因病重不治逝于徵战的军旅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壮志 。马援性格,勇猛异常,但过于刚硬,常欲做人所不能及之事,又容易得罪人,六十二岁染病依然抱着“老当益壮”的口号上阵,终于病死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