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基本介绍书名: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又名:陈志永
ISBN:9787516159286
页数:295页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责任编辑:刘艳
所属丛书:贵州师範学院人类学文库
基本信息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贵州师範学院人类学文库)作 者:陈志永 着;责任编辑:刘艳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1版1次)I S B N :9787516159286所属丛书:贵州师範学院人类学文库印 张:19.25(平装,295页,16开,316千字 )内容简介本书在回应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实问题,系统梳理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地理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理论基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规划与行动方案、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模式及横向差异、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协调与制衡机制、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增权、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村寨旅游的主体性意识、村寨旅游发展中的同质化经营、农民组织化与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研究中,本书选取了4个不同类型的民族村寨(贵州省3个、云南省1个;含社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三类不同的村寨旅游发展模式)作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典型案例展开实证考察分析,使该研究的对象具体化,也使成果运用的学科前沿理论得以同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实际案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了成果的学术质量 。对于方兴未艾的西部民族地区村寨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对于民族地区村寨旅游研究及相关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陈志永,男,云南曲靖人,1976年2月生,管理学硕士、教授 。现任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州师範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暨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师範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级学科带头人 。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与景区治理 。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 。现主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 。目录第一章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概述第一节选题背景第二节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三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概述第一节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节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透视第三章少数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构建第一节 少数民族村寨利益相关主体参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第二节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失衡及其结果第三节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制衡机制第四章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定量研究——基于增权效能的视角第一节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的逻辑框架第二节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第三节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贵州西江苗寨的案例第五章 民族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区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第一节雨崩藏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现状第二节雨崩社区主导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效应第三节从雨崩社区旅游发展看我国民族贫困地区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第六章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第一节少数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开发核心力量导向及运行模式第二节案例地旅游开发核心力量导向及运行特徵第三节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分析第四节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形成原因解析第五节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结论与思考第七章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性研究第一节相关研究综述第二节研究思路、案例地选择与资料获取第三节 基于实证的三地妇女参与旅游发展主体性观察第四节结语第八章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同质化经营问题研究——以家庭旅馆经营为典型业态第一节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家庭旅馆同质化经营的现状第二节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家庭旅馆同质化经营的形成机制第三节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家庭旅馆同质化经营的消极后果第四节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家庭旅馆同质化竞争的化解对策第九章农民组织化: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第一节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农民组织化的内涵、类型与特徵第二节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农民组织化的动力机制第三节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地农民组织化的社会资本价值第十章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规划行动方案设计第一节社区参与旅游行动方案的基本框架构建第二节社区参与主体的行动方案设计第三节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规划行动方案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