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侯姓


姓氏 侯姓

文章插图
侯姓(姓氏)侯(姓氏)一般指本词条
【姓氏 侯姓】侯姓,主要来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时郑国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赐姓侯;以及由改姓而来或其他 。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30位,在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排名第77位 。人口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29% 。尤以湖南、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约占中国汉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48% 。
基本介绍中文名:侯
拼音:hóu
郡望:上谷郡,丹徒郡,河南郡
古代名人:侯嬴,侯君集,侯方域
近代名人:侯德封,侯德榜
现代名人:侯宝林,侯耀文,侯佩岑
姓氏起源源流一出自姬姓 。以爵位为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中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 。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 。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 。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源流二出自姒姓 。据《姓氏考略》云: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源流三为鲜卑族複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複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皆改为汉字单姓“侯”氏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 。”仓颉,即苍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 。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 。《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 。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 。《通志·氏族略》所记,鲜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为複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于是将姓氏省略为单姓,将其改为侯氏 。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
姓氏 侯姓

文章插图
侯氏源流四来自叔段 。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 。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源流五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 。仓颉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 。如照系出史皇氏,仓帝史皇姬名冈,字颉,后为侯氏的说法 。河南密县仓祖的正传后代、孔门弟子郢公、字炎宋,因葬于仓祖坟旁而被追封为侍圣公爵 。郢公炎宋列昭字辈共七十六代 。当郢祖拜学孔门时,孔子谓之曰:“侯氏世有功德于民乎?盖郢始祖造字以有书契,代结绳正无穷功德也 。”侯氏世家有不世功德于民,大都是因为郢祖的先人发明了汉字,以字记录代替了结绳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