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是指年龄在55或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 , 狭义的也可以是指首次起病年龄在55或60岁之上的抑郁症患者 , 无论是哪一种 , 都有着诸多老年期的特点 。在临床上常见为轻度抑郁 , 但危害性不容忽视 , 如不及时诊治 , 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等严重后果 。
基本介绍就诊科室:精神科
多发群体:55、60岁以上
常见症状:情绪低落 , 思维迟缓 , 意志活动减退 , 自杀观念、行为 , 躯体症状 , 疑病症状
传染性:无
病因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 可能与遗传、大脑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生化和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错综複杂并相互交织 , 对抑郁的发生均有明显影响 。临床表现典型抑郁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言语活动减少等 。老年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常不太典型 , 与青壮年期患者存在一些差别 , 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不适的主诉较为多见 。1.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 , 患者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度日如年;既往有的兴趣爱好也变得没意思 , 觉得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 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 , 高兴不起来 , 甚至会感到绝望 , 对前途无比的失望 , 无助与无用感明显 , 自责自罪 。半数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有焦虑和激越 , 紧张担心、坐立不安 , 有时躯体性焦虑会完全掩盖抑郁症状 。2.思维迟缓抑郁症患者思维联想缓慢 , 反应迟钝 。自觉“脑子比以前明显的不好使了”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功能(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损害的表现 , 比较明显的为记忆力下降 , 需与老年期痴呆相鉴别 。痴呆多为不可逆的 , 而抑郁则可随着情感症状的改善会有所改善 , 预后较好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可表现行动缓慢 , 生活懒散 , 不想说话(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 , 不想做事 , 不愿与周围人交往 。总是感到精力不够 , 全身乏力 , 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 。不但既往对生活的热情、乐趣减退或丧失 , 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 , 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 。4.自杀观念和行为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观念和行为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其他年龄组患者大得多 , 尤其抑郁与躯体疾病共病的情况下 , 自杀的成功率较高 。因此患者家属需加强关注 , 严密防备 。5.躯体症状此类症状很常见 , 主要表现为:疼痛综合徵 , 如头痛、颈部痛、腰酸背痛、腹痛和全身的慢性疼痛;消化系统症状 , 如腹胀腹痛、噁心、嗳气、腹泻或便秘等;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症状 , 如胸闷和心悸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 如面红、潮热出汗、手抖等 。此外大多数人还会表现为睡眠障碍 , 入睡困难 , 睡眠浅且易醒 , 早醒等 。体重明显变化、性慾减退等 。6.疑病症状患者往往过度关注自身健康 , 以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诉(消化系统最常见 , 便秘、胃肠不适是主要的症状) , 主动要求治疗 , 但往往否认或忽视情绪症状 , 只认为是躯体不适引起的心情不好 。其对躯体疾病的关注和感受远远超过了实际得病的严重程度 , 因此表现出明显的紧张不安、过分的担心 。辗转于各大医院 , 遍寻名医 , 进行各项检查的结果是阴性或者问题不大、程度不严重时 , 会拒绝相信检查的结果 。要求再到其他大医院、其他科室检查 , 也会埋怨医生检查不仔细、不认真、不负责任等等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量表测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 由专科医生诊断 。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症状和病程 。诊断标準具体可参照国际疾病的诊断分类标準(ICD-10)中抑郁发作的诊断 。另外由于患者常会否认心理情绪问题 , 且主诉多为躯体症状 , 最好有家人、朋友可以早期识别 , 以免漏诊 。以下情况属于高危人群:1.慢性疼痛者;2.慢性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胃肠疾病)患者;3.难以解释身体症状的患者;4.反覆求医者;5.近期有心理社会应激者 。治疗1.药物治疗(1)用药注意事项①个体化用药(需专科医生来指导用药)是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 。开始用药从小剂量逐渐增至治疗量 , 停药时也应逐渐递减 , 以免引起停药反应 。②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 , 药物代谢慢 。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相对较低 。③老年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力低 , 故应儘量选择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 。④老年患者常伴有躯体疾病(如帕金森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等) , 在治疗时既要考虑周全 , 又要注意各种药物的相互影响 。⑤治疗同样要疗程充分 , 持续维持治疗非常重要 , 疗程相对要长些 。(2)抑郁发作治疗的药物选择①三环类抗抑郁剂有许多不良反应 , 最常见的是镇静嗜睡、心动过速、口乾、视物模糊、便秘和震颤等 。②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目前已在临床上套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和西酞普兰 。这类药的不良反应比较少 , 更易耐受、更安全 , 比较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③其他新型抗抑郁剂文拉法新、米氮平和曲唑酮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非常重要 , 抗抑郁剂合併心理治疗属于治标又治本的办法 , 疗效远远高于单用抗抑郁剂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改善预后 , 有助于预防复发 。3.电抽搐治疗传统的电抽搐治疗ECT , 并不适合老年患者 。现代的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的适应证比较宽 , 无严重脑器质性、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老年患者 , 也可以选用MECT治疗 。MECT常见不良反应为遗忘和意识障碍 。预防预防老年抑郁症 , 同时需要老年人自己和家人的共同努力 。首先自己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 多结交朋友 , 培养兴趣爱好 , 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其次子女多关心、陪伴、支持 ,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