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树属植物 伯乐树


伯乐树属植物 伯乐树

文章插图
伯乐树(伯乐树属植物)伯乐树(拉丁学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落叶乔木 , 罂粟目 , 又名钟萼木或山桃花 , 伯乐树是从Bretschneidera音译而来 。
伯乐树高可达20米 , 树冠塔形 , 树皮褐色 , 光滑 , 有块状灰白斑点 。叶为奇数羽状複叶 , 椭圆形或倒卵形 , 叶背粉白色 , 密被棕色短柔毛 。芽为宽卵形 , 较大 , 芽鳞红褐色 。花为大型总状花序 , 顶生 , 粉红色 。蒴果红褐色 , 木质 , 被毛 , 近球形 , 具三棱 , 内有种子1-6粒 。4月-5月开花 , 9月-10月果熟 。
伯乐树经常长在阔叶林下 , 生长速度缓慢 , 而且还有个非常奇特的特性 , 种子要在林下的树叶中覆盖一年的后才能萌芽 , 苗期又无法长出发达的根系 。
【伯乐树属植物 伯乐树】伯乐树是中国特有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 被誉为“植物中的龙凤” 。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价值 , 并被国家列为—级保护植物 。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伯乐树
拉丁学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别称:钟萼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冬桃(江西遂川)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罂粟目
亚目:伯乐树亚目
科:伯乐树科
属:伯乐树属
命名者及年代:Hemsl.  , 1901
形态特徵乔木 , 高10-2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有较明显的皮孔 。羽状複叶通常长25-45厘米 , 总轴有疏短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0-18厘米 , 小叶7-15片 , 纸质或革质 , 狭椭圆形 , 菱状长圆形 , 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 , 多少偏斜 , 长6-26厘米 , 宽3-9厘米 , 全缘 , 顶端渐尖或急短渐尖 , 基部钝圆或短尖、楔形 , 叶面绿色 , 无毛 , 叶背粉绿色或灰白色 , 有短柔毛 , 常在中脉和侧脉两侧较密;叶脉在叶背明显 , 侧脉8-15对;小叶柄长2-10毫米 , 无毛 。花序长20-36厘米;总花梗、花梗、花萼外面有棕色短绒毛;花淡红色 , 直径约4厘米 , 花梗长2-3厘米;花萼直径约2厘米 , 长1.2-1.7厘米 , 顶端具短的5齿 , 内面有疏柔毛或无毛 , 花瓣阔匙形或倒卵楔形 , 顶端浑圆 , 长1.8-2厘米 , 宽1-1.5厘米 , 无毛 , 内面有红色纵条纹;花丝长2.5-3厘米 , 基部有小柔毛;子房有光亮、白色的柔毛 , 花柱有柔毛 。果椭圆球形 , 近球形或阔卵形 , 长3-5.5厘米 , 直径2-3.5厘米 , 被极短的棕褐色毛和常混生疏白色小柔毛 , 有或无明显的黄褐色小瘤体 , 果瓣厚1.2-5毫米;果柄长2.5-3.5厘米 , 有或无毛;种子椭圆球形 , 平滑 , 成熟时长约1.8厘米 , 直径约1.3厘米 。花期3-9月 , 果期5月至翌年4月 。生长环境生于沟谷、溪旁坡地 。分布区的年平均温为15℃以上 , 1月平均温4.8℃ , 极端最低温可降至-8.4以下 , 而南缘低平地区或西部乾热河谷虽可高达22℃ 。伯乐树多见于中山(海拔1000-1500米)地带 , 气候温凉 , 年降水量约1000-2000毫米 , 多云雾 , 气候潮湿 , 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 。成土母质一般以流纹岩 , 凝灰岩为主体 , 土壤属红壤类中的黄红壤 , 呈酸性 , pH值4.5-6.0 , 有机质4.8%或以上(浙江龙泉分布点资料) 。伯乐树常散生于湿润的沟谷坡地或溪旁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 。为中性偏阳树种 , 幼年耐荫 , 深根性 , 抗风力较强 , 稍能耐寒 , 但不耐高温 。生长缓慢 , 天然林中立木30年前生长较快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林中 。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