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颅底骨折】颅底由前向后的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呈由高到底的阶梯状排,因凹凸不平、有大小不同的骨孔与裂隙容纳颅神经和血管,因而颅底骨折(skull base fracture)时容易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徵 。
基本介绍英文名称:skull base fracture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常见发病部位:筛板和眶板
常见病因:外力挤压头部、外力直接打击在颅底水平,颅盖骨骨折向下延伸、外力经脊柱或上下颌骨传导至颅底等造成
常见症状:呕吐黑红色或咖啡色液体,颈活动受限、呼吸困难、四肢瘫痪等
病因当外力挤压头部致使颅骨发生普遍变形时,可导致颅底骨折 。外力直接打击在颅底水平时亦容易引起颅底骨折 。有时颅盖骨骨折向下延伸亦可能造成颅底骨折 。另外,当外力经脊柱或上、下颌骨传导至颅底,亦可造成颅底骨折 。骨折好发部位1.颅前窝由额骨的眶板、筛板、蝶骨体前部和蝶骨小翼构成,其中筛板和眶板为骨折的好发部位 。2.颅中窝由蝶骨大小翼、蝶骨体、颞骨鳞部和岩部构成,骨折后可出现海绵窦综合徵、致命性鼻出血、眶上裂综合徵、面听神经损伤、眩晕和平衡觉障碍、脑脊液耳漏(鼓膜破裂)或鼻漏(骨膜未破) 。3.颅后窝前界为鞍背和斜坡,两前外侧为岩骨嵴的后份,后壁为枕骨鳞部,骨折后可出现颈静脉孔综合徵 。损伤机制颅底骨折多为颅盖骨折的骨折线向颅底的延续,以线性骨折为主;当骨折线经过鼻旁窦或岩骨乳突气房而与鼻腔或外耳道相通,同时伴有硬膜破裂时形成隐匿性开放性骨折 。特点1.有明确的外伤史;2.邻近软组织的迟发性瘀斑;3.邻近的五官出血和脑脊液漏;4.邻近的颅神经损伤;5.伴发一定程度的脑损伤 。临床表现颅底骨折根据部位不同,可有各自的特徵性临床表现:1.颅前窝骨折呕吐黑红色或咖啡色液体,伤后数小时出现“熊猫眼”征(眶周皮下和球结合膜下紫蓝色淤斑),可有脑脊液鼻漏、不同程度的嗅觉障碍和(或)视力下降,可伴有额叶的脑挫裂伤 。2.颅中窝骨折脑脊液鼻漏或(和)颅内积气;脑脊液耳漏;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出现搏动性突眼、结合膜淤血水肿,或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而引起致命性的大量鼻出血或耳出血;以Ⅶ、Ⅷ脑神经损害引起听力障碍和周围性面瘫常见 。3.颅后窝骨折伤后2~3日出现乳突部皮下淤血(Battle征);伴高位颈椎骨折时可出现颈活动受限、呼吸困难、四肢瘫痪等;累及枕骨大孔或岩骨尖后缘者可出现部分或全部后组脑神经受累的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的等表现 。检查1.鼻咽后部软组织厚度常超过15mm,以伤后12~24小时最为明显 。2.X线检查的阳性率仅为50% 。3.CT的层厚和层距分别选定在3mm和2mm的扫描条件可提高CT平扫的诊断率,高分辨CT的冠状扫描和CT三维重建可进步一提高发现率 。4.颅内积气 。诊断与颅盖骨骨折不同,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上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徵,测量鼻咽后部软组织厚度可作为参考,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内积气为颅底骨折的重要证据 。治疗颅底骨折本身需不要特殊处理,治疗重点应针对颅底骨折引起脑脊液漏、大量鼻出血、颅内高压和颈椎骨折等併发症和后遗症 。1.一般治疗合併脑脊液漏者患者应取半坐卧位,头偏向患侧,保持口鼻咽部和外耳道清洁,切忌盲目堵塞漏出的脑脊液,并积极预防感染 。2.手术闭瘘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4周以上不愈者应积极採取措施闭合瘘口,手术的关键在于明确瘘口所在 。内镜直视下检查和核素追蹤扫描均有帮助,CT脑池造影(CTC)对发现漏口有重要价值 。3.止血颅中窝底骨折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或伴假性动脉瘤时可发生致命性鼻出血,应立即气管插管、清除呼吸道血液,保证通气正常;压迫患侧颈总动脉,填塞鼻腔或鼻后孔止血,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出血控制后立即採取血管内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治疗来封闭瘘处口,对瘘口较小或动脉途径效果不佳者还可考虑静脉途径栓塞 。4.降颅压颅内高压应积极降低颅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术,尤其是后颅窝骨折合併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者 。5.颈椎修复颈椎损伤应注意颈椎的稳定性,必要时行颅骨牵引、颈椎固定或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