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饮食文化( 二 )


美国饮食文化

文章插图
携手创未来美国烹饪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美食之一,全美各地的烹饪专科学校,两年至社区学院及四年制大学设有烹饪厨艺系的有一千多所,是世界上烹饪厨艺教育最高、最多、最全、最普及的国家,培育出众多出类拔萃的餐饮厨艺人才 。旅美华人甄文达、蔡明昊、司宛春都是美国主流厨艺界的佼佼者 。美国高级厨师对全世界数十种民族美食注入新概念,把各民族固有的饮食文化优点与美国的日常生活现实相结合,因地制宜地、相得益彰地创作出许多无国界的融合菜餚(fusion cuisine),让世界各国的菜餚手连手、心连心和谐的调配在一起,我菜中有你,你菜中有我,把烹饪艺术推向一个新境界 。美国的烹饪股市永远没有完结篇,美国的烹饪曲目还会一集又一集的精彩上演 。来源于另一个国家的食物不但可以在美国成为换换口味的有趣享受,并且还能牢固地成为美国主流饮食的台柱 。烹饪厨艺在美国永远会有变革的过程,但最后端出来的终究是美国菜 。差异和特点中国与美国的饮食差别体现在 : 其一、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 。
美国饮食文化

文章插图
感受美食文化其二、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柜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製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 。其三、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餚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 。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 。其四、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 。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其五、中国人的烹调往往放盐较多,而美国人做菜下盐仅为中国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盐 。摄盐太多可引发种种疾病 。其六、中国人烹调时爱下味素,而美国人不下味素 。味素含钠,过量摄入有损健康,特别是对幼儿的发育影响甚大 。(实际上世卫组织已经取消了对味素-谷氨酸钠的食用限制,并认为味素是一种安全的食品 。当然味素确实含有纳,吃太多会让你口乾舌燥 。)其七、中国人进食新鲜蔬菜瓜果比美国人多得多 。而美国人较中国人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亦多得多,但肠胃功能却因体内缺少纤维素而受到影响 。中国的消化系统患病率及患癌率却大大超过美国 。其八、中国人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居民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美国人则无此爱好 。其九、中国人喜爱食糙米和普通麵粉,美国人则偏爱精白麵粉製作的麵点 。实际上糙米和普通麵粉所含营养物质高于精白麵粉,这对日益爱食精白麵粉製品的中国人是一个有益的提示 。其十、中国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的民众和美国人都有爱食刺身或煎牛扒五六成熟的习惯,但美国人十分注意刺身的海鲜和牛肉的质量和卫生条件,选取深海的无污染的为必须的条件 。而中国人却注意不够 。十一、美国人餐后习惯加一份甜食,而中国人餐后习惯食水果 。水果当然比甜食有益,但中国人又往往餐后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 。不少营养学家认为餐前用水果比餐后有益 。
美国饮食文化

文章插图
杯子蛋糕(Cupcake)十二、中国人往往餐后饮一杯热茶,而美国人餐后却爱饮咖啡 。茶能降低胆固醇,而咖啡却会提高血脂且刺激心脏 。有营养学家指出餐后半小时左右饮用热茶将更能发挥其降低胆固醇和助消化的作用 。十三、美国人已意识到被称为“红肉”的牛肉、马肉和羊肉等是导致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亦意识到红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注意到一周吃一次红肉 。中国的不少报刊也多次报导过红肉的问题,但中国人却未能引起到足够的重视 。十四、中国人普遍都喜欢豆浆、豆腐等豆製品,它不仅保持了大豆的营养,且养分更易于人体吸收,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2%—96%,享有“植物肉”的美称 。而美国人对豆腐至今没有兴趣 。十五、美国人习惯于分餐制,而中国人大多合餐 。十六、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美国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 。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美国人 。十七、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特别爱饮汤,且汤的烹製上有煲、炖、滚、羹等多种形式,材料上除果蔬、禽肉、海河鲜、乾货还有特有的中药材甚至野菜,无论对佐餐、养生、辅助治疗疾病都十分有助 。而美国人的汤品却比较单调 。十八、中国人爱吃熟菜,美国人爱吃生菜 。生菜比熟菜有营养,但须无污染中国饮食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尚习惯都存在着差别,恆久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姿,总的来说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主要有菜系多,色香味形皆妙,陪同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历来有许多研究总结菜餚烹调的着作 。第一,菜系多 。我国地区广阔,自然环境纷乱,又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差别形成了许多菜系 。从地区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姿 。还有八大菜系:川菜、粤菜、苏菜、鲁菜、湘菜、浙菜、闽菜、徽菜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少风姿小吃,好比山东的九转大肠,济南扁食,广东的龙虎会,杭州的片儿川面,西湖藕粉等等,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充裕多彩 。第二,色香味形皆妙 。中国菜餚不但具有“清,鲜,滑,嫩,爽”的口味特点,并且还有“色,香,味,型”皆妙的审美特点,所以不但是美味的食品,还是赏心悦目的艺术欣赏品 。。第三,陪同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 。中华美食往往伴有优美动人的故事 。例如福州有一道口味奇特的“佛跳墙”,佛跳墙是御膳掌勺人捲铺盖前的最后“佳作”,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勒令庖丁若再做不出口味翻新的菜餚就扫地出门 。庖丁苦叹山穷水尽,作好了捲铺盖的计画 。最后一掌勺,他索性将素鲜各色菜料“一锅端”,在烹调上使出浑身解数 。岂料这锅菜异香扑鼻,引得隔壁修行多年的老和尚攀椽张望,因此而保住了饭碗的庖丁就把这道菜叫做“佛跳墙” 。第四,历来有许多研究总结菜餚烹调的着作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调王国”之称,很早就有着作记载,例如西周时期的《周礼 。天官》记载有糕点的名称,不但如此,从两宋到明清,我国烹饪理论已到达相当的水平,从元代忽死慧的“饮善正要”到清代袁牧的“随园食单”,把中国烹饪理论推向老练阶段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度,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国民族巨大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组成局部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厨房 。今天我则反过来想,厨房即是一个浓缩的中国 。纵观中国饮食文化成长的历史,可以发觉其明显的继承性、条理性、地区性等特徵 。想要了解中国就务必熟读中国饮食文化!美国饮食早餐以麵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 。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 。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麵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 。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 。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 。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 。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 。美国人的口味比较清淡,喜欢吃生、冷食品,如凉抖菜、嫩肉排等,热汤也不烫 。菜餚的味道一般是鹹中带点甜 。煎、炸、炒、烤为主要烹调方式,不用红烧、蒸等方式 。以肉、鱼、蔬菜为主食,麵包、麵条、米饭是副食 。甜食有蛋糕、家常小馅饼、冰淇淋等 。他们喜欢吃青豆、菜心、豆苗、刀豆、蘑菇等蔬菜 。所用肉类都先剔除骨头,鱼去头尾和骨刺,虾蟹去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