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製家具


藤製家具

文章插图
藤製家具【藤製家具】藤製家具具有色泽素雅、光洁凉爽、轻巧灵便等特点 。无论置于室内或庭园 , 都能给人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清淡雅致的情趣 。藤材在饱含水分时极为柔软 , 乾燥后又特别坚韧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回归自然的日益盛行 , 各种藤艺、绿色工艺製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 成为新一轮的家居装饰时尚 。藤质家具以其古朴、清爽的特点渐获消费者青睐 。
基本介绍概称:藤製家具
原料:竹藤、白藤、赤藤、棕榈藤
优点:藤製家具透气性强、手感清爽
优点:藤製家具冬暖夏凉
优点:可生物降解 , 环保
优点:坚固又轻巧坚韧
藤的主要产地:东南亚
起源藤家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具品种之一 , 最早由欧洲商船于17世纪带入欧洲 。人们在埃及发现的用灯芯草编的篮子 , 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 而在古罗马壁画上常常可见坐在柳条椅上的官宦大人的肖像 。在古代印度和菲律宾地区 , 人们就选用藤来製造各种各样的家具 , 或将藤杖切割成极薄而扁的藤条 , 编辑成各种图案 , 做椅背 , 做橱门或藤器 。对藤的开发与利用有悠久的历史 。汉代以前 , 高足家具还没有出现 , 人们坐卧用家具多为席、榻 , 其中就有藤编织而成的席 , 藤蓆和竹蓆总称簟 , 是当时较高级的一种席 。《杨妃外传》、《鸡林志》、《事物纪原补》等古籍中 , 都有对藤蓆的记载 。藤蓆是当时比较简单的一种藤家具 。自汉代以后 ,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 制藤工艺水平的提高 , 我国的藤家具品种日益增多 , 藤椅、藤床、藤箱、藤屏风、藤器皿和藤工艺品相继出现 。中国古籍《隋书》出现以藤为供物 , 明朝正德年间编撰的《正德琼台志》及随后的《崖川志》记述了棕榈藤的分布和利用 。福建泉州博物馆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沉船上保存着藤家具 , 这些都证实当时中国的藤家具发展水平 。在现存精美的明清家具中 , 也有座椅是藤编座面 。据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永昌府志》和《腾越厅志》记载 , 滇西腾冲等地对棕榈藤的利用可追溯到唐代 , 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在滇南 , 据清《元江府志》和民国《续新编云南通志》记载 , 棕榈藤的利用开始于清朝初期 , 迄今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据研究 , 云南藤器在二战前就已有较高的水平 。当时 , 云南的藤器远销东南亚和德国等欧洲国家 。在云南藤器中 , 腾冲藤器的声誉是最高的 。藤编被誉为腾冲三佳 , 史书上腾冲又被称为藤越、藤川、藤沖 , 由此可窥豹一斑 , 腾冲的藤器 , 人民大会堂曾将其视为珍品收藏 。原料主要有支架材和编织材两类:1、支架材:使用前进行防腐、防蛀、防裂等处理 。除竹材外 , 也可用钢管、藤条、柳条、塑胶等製作支架 。
藤製家具

文章插图
棕榈藤条2、编织材:主要用藤材 。藤可加工成藤条、藤芯和藤皮等部分 , 用于编织的部分是藤皮 。常见的藤有广藤、土藤和野生藤等 。用于编织藤製家具的家族成员主要有竹藤、白藤、赤藤、棕榈藤 。竹藤名为玛瑙藤 , 它也被誉为“藤中之王” , 是价格最为昂贵的上等藤 , 原产于印尼和马来西亚 。其它还有葛藤、紫藤、鸡血藤等 , 也有被用于生产藤家具 , 主要用来编织 。去鞘藤茎在藤家具业称藤条 , 似竹 , 为实心 。藤条表皮一般为乳白色、乳黄色或淡红色 , 有的藤皮表面有斑点纹 , 俗称斑藤 , 具有天然中的装饰性 。在藤材的横切面上 , 由外向内比重不一致 , 藤皮部位比重大 , 藤尺部位比重小 。比重变化大的藤材材质较差 , 比重变化较小的藤材材质较好 。藤是生长在热带森林中的一种多刺的棕榈科攀援植物 。藤在生长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大有益处 , 能适应贫瘠的土壤 , 还能不扰乱天然森林中原有的生态结构及平衡 , 对森林资源的休养、恢复十分重要 。工艺特点藤製家具 , 主要是支架的製作和织面的编织 。用粗藤製作支架 , 其弯曲成型可用烤弯和锯口弯两种办法 。锯口弯方法简单 , 但强度减弱且曲线不自然流畅 。支架的连线处一般採用藤皮缠扎 , 用藤皮在支架上编织织面的基本方法为挑、盖、缠 3种 。根据产品要求 , 可用藤皮编织各种花纹图案 。中国藤类资源丰富 , 藤製家具主要用藤篾 , 编织花纹图案 , 以藤条或竹子作骨架 。藤製家具具有轻便和舒适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