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


药理学总论

文章插图
药理学总论【药理学总论】一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⒈ 药物(drugs)的概念;药物和毒物(poisons)的关係与区别 。⒉ 药理学定义 。Pharmacology means the study of the rule and mechanism of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 and body.⒊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的概念与内容 。Pharmacodynamics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s of drug on body⒋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的概念与内容 。Pharmacokinetics describes the process and rule of drug disposition, it means the action of body on drug, Including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drugs.⒌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二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⒈ 古代药物知识的累积和流传 。⒉ 《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纲目》对世界医学的贡献 。⒊ 18世纪西方医学和实验药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⒋ 受体学说的产生及其对药理学发展的贡献 。⒌ 近代我国药理学的研究 , 发展与贡献 。⒍ 药理学研究的进展 , 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 。三 新药开发与研究⒈ 新药开发是一个严格与複杂的过程 。⒉ 新药的来源与选题方法 。⒊ 新药研究的三个过程 。⒋ 药理学研究是新药研究的核心内容 。⒌ 新药的报批 , 生产 , 销售与售后调研 。
基本介绍中文名:药理学总论
外文名:General pharmacology
性质与任务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 , 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 。药物(drug)是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 在理论上说 , 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範畴 , 也包括避孕药及保健药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 , 另一方面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 , 即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 , 前者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 简称药效学;后者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 简称药动学 。可见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机体 , 属于广义的生理科学範畴 。它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 , 如生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製药学等学科有明显的区别 。药理学是以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 , 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樑学科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 , 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近年来逐渐发展而设立的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套用科学 , 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术 , 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 , 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 。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幺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 , 要理论联繫实际了解药物在发挥疗效过程中的因果关係 。发展史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从生活经验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质可以治疗疾病与伤痛 , 这是药物的源始 。这些实践经验有不少流传至今 , 例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楝实祛虫、柳皮退热等 。以后在宗教迷信与邪恶斗争及封建君王寻求享乐与长寿中药物也有所发展 。但更多的是将民间医药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流传集成本草 , 这在我国及埃及、希腊、印度等均有记载 , 例如在公元一世纪前后我国的《神农本草经》及埃及的《埃伯斯医药籍》(Ebers’Papyrus)等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巨大贡献 , 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着作 , 全书共52卷 , 约190万字 , 收载药物1892种 , 插图1160帧 , 药方11000余条 , 是现今研究中药的必读书籍 , 在国际上有七种文字译本流传 。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十四世纪开始)后 , 人们的思维开始摆脱宗教束缚 , 认为事各有因 , 只要客观观察都可以认识 。瑞士医生Paracelsus(1493-1541)批判了古希腊医生Galen恶液质唯心学说 , 结束了医学史上1500余年的黑暗时代 。后来英国解剖学家W.Harvey(1578-1657)发现了血液循环 , 开创了实验药理学新纪元 。义大利生理学家F.开发与研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要求更多更好的新药 , 药物科学的发展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 , 市场经济竞争也促进了新药快速发展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近十年来每年批准上市的新药都在20种以上 。我国近年来引进新药品种很多 , 但需要加快创新 。新药开发是一个非常严格而複杂的过程 , 各药虽然不尽相同 , 药理研究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临床有效的药物都具有相应的药理效应 , 但具有肯定药理效应的药物却不一定都是临床有效的药物 。例如抗高血压药都能降低血压 , 但降压药并不都是抗高血压药 , 更不一定是能减少併发症、延长寿命的好药 。因此新药开发研究必需有一个逐步选择与淘汰的过程 。为了确保药物对病人的疗效和安全 , 新药开发不仅需要可靠的科学实验结果 , 各国政府还对新药生产上市的审批与管理制定了法规 , 对人民健康及工商业经济权益予以法律保障 。新药来源包括天然产物、半合成及全合成化学物质 。过去选药主要方法是依靠实践经验 , 现在可以根据有效药物的植物分类学找寻近亲品种进行筛选或从有效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关係推断 , 定向合成系列产品 , 然后进行药理筛选 。近年来对于机体内在抗病物质(蛋白成分)利用DNA基因重组技术 , 即将DNA的特异基因区段分离并植入能够迅速生长的细菌或酵母细胞 , 以获得大量所需蛋白药物 。此外 , 还可对现有药物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半合成)或改变剂型 , 也可获得疗效更好 , 毒性更小或套用更方便的药物 。新药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三步 , 即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售后调研 。临床前研究包括用动物进行的系统药理研究及急慢性毒性观察 。对于具有选择性药理效应的药物 , 在进行临床试验前还需要测定该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消除过程 。临床前研究是要弄清新药的作用谱及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在经过药物管理部门的初步审批后才能进行临床试验 。目的在于保证用药安全 。临床研究首先在10~3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观察新药耐受性 , 找出安全剂量 。再选择有特异指征的病人按随机分组、设立已知有效药物及空白安慰剂双重对照(对急重病人不得採用有损病人健康的空白对照) , 并儘量採用双盲法(病人及医护人员均不能分辨治疗药品或对照药品)观察 , 然后进行治疗结果统计分析 , 客观地判断疗效 。与其同时还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计算药动学数据(详第三章) 。受试病例数一般不应少于300例 , 先在一个医院以后可扩大至三个以上医疗单位进行多中心合作研究 。对那些需要长期用药的新药 , 应有50~100例病人累积用药半年至一年的观察记录 。由此制定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疗程及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后 , 再经过药政部门的审批才能生产上市 。售后调研(postmarketingsurveillance)是指新药问市后进行的社会性考查与评价 , 在广泛的推广套用中重点了解长期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包括无效病例) 。药物只能依靠广大用药者(医生及病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历史性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