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珞巴族节日【珞巴族节日】珞巴族节日是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曆法 。由于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节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劳动之后 。因此欢度年节都包含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之意 。
基本介绍中文名:珞巴族节日
流行地区:西藏
节日起源:历算物候
节日意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
简介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 。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 。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居住不同地区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 。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 。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多年来,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 。《加金》曲是珞巴族专门用以叙述民族历史的最古老曲调,在当地广为流传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狩猎,擅长射箭 。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 。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曆法 。珞巴族没有明确的年月节令和周密的曆法,确定日期多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依据,并参照物候知识季节转变确定月份和节日 。有些地方的节日是由巫师来安排的 。由于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节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劳动之后 。因此欢度年节都包含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之意 。节日种类昂德林节珞巴语意为丰收节,珞巴族传统农祀节日 。每年收割时节择日举行 。临近节日,男人上山打猎,女人收取少许穀物,做熟后请村中老人尝鲜,剩下的餵狗 。节日期间,全村男女共同欢宴,晚上喝酒对歌直至天亮,歌词主要是关于农业的起源和男女的贡献 。珞巴族认为是男子开闢地,才使妇女们有了可以耕种的田地,女子则发现了种子,学会了种田收穫了粮食,酿出美酒,保证了民族的繁衍 。这一节日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既庆丰收祈祥福,又祭祖先祀鬼神 。珞巴族很重视收割期,一旦开镰收割,男子一早下地,一日三餐都不能同妇女在一个火塘吃 。艰苦的收割期一完,自然要无所顾忌地尽情玩乐 。每年庄稼收穫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昂德林节 。节日期间全村男女们身穿盛装,从各家端出準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吉祥年节除了散居在墨脱、米林一带的少部分珞巴人与藏族一道过藏曆年外,各地的珞巴人都有自己的年节,珞巴年节是按照本族曆法推定,过节时间虽不一致,但都是在一年劳动之后 。珞瑜西部的珞巴人约于藏曆二月过“旭独龙节” 。过年这天,由“纽布”(巫师)手执一根贴满五彩羽毛的棍子,在村寨里挥舞念经,全村人围拢在一起欢歌起舞,祈祷丰收 。年节期间,各家各户都拿出酒肉,在一起聚餐 。老人对歌追忆部落的古老历史,青年人对歌表达爱慕深情 。夜幕降临后,在熊熊篝火旁,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珞瑜东部的珞巴人在藏曆十二月十五日过“调更谷乳术”节 。人们把年前宰杀的猪、牛剁成一块块,分送给家族或母系的亲友,保留着共享劳动果实的古俗 。牛肉吃完了,头盖骨却不扔掉,要高高地悬挂在自己家中墙上,作为勤劳和富有的象徵,世代相传 。一些珞巴地区习惯在年节举办婚事,欢度节日又加婚筵喜庆,使人们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尼乌节”“尼乌”意为“开始播种”,可译作“播种节” 。具体日期各户自定 。尼波布节“尼波布”意为“盖田间小房子” 。这是崩尼部落为夏收作物準备的节日 。安地若木节“安地若木”意为“庆祝割完早稻” 。笼德节为祈求幸福、富裕、在氏族範围内举行的庆祝活动 。三年左右举行一次,具体日期由纽布杀鸡看肝卜卦确定 。“洞更谷乳木”这是一个隆重的年节,时间在藏曆的十二月十五日 。经过一年辛勤劳动之后,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珞巴族的节庆活动,不仅具有预祝和庆典丰收和性质,另外也有维护人丁兴旺、祝福人们有受鬼蜮危害、祛灾保平安的含意 。近几十年来,藏汉民族过的节,也成为珞巴族必过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