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

文章插图
岭南园林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山水秀丽,层峦叠翠,又濒临沧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 。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这孕育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巧秀丽 。
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 。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 。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採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
【岭南园林】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私家园林,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 。它们不仅是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引发了清代时期欧洲各国模仿“中国式”园林的盛况 。现存的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可园,其他着名园林还有碧江金楼、宝墨园、顺德和园、粤晖园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岭南园林
外文名:Lingnan Garden
所属地区:岭南地区
四大名园: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可园
发展历程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 。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 。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 。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通透、装修精美华丽的特色 。据历史记载,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前137年),效仿秦皇宫室园囿,在越都番禺(今广州)大举兴宫筑苑 。现存的九曜园,其前身就是仙湖遗蹟,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尔后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 。但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 。清代岭南园林的代表海山仙馆、伍家花园、广州将军府花园、长寿寺花园 。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现于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另外,陈济堂公馆和张维立的立园那样的西欧式园林建筑、龙巖中山公园的俄罗斯园林建筑、草暖公园和云台公园的西洋规划布局,以及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满洲窗都是开放和兼容的表现 。分类归属类型岭南园林有皇家、私家、公共园林等 。皇家园林有南越王的四台、闽越王的桑溪、南汉的西御苑、闽王的西湖水晶宫等 。南汉药洲的九曜石仍存于广州的九曜园中 。造园时,刘龑命人从各地搜罗来大批奇石点缀,积石如林,美不胜收 。古人记载中,这些石头被认为是从江苏太湖周边运回来的太湖灵壁石 。但经近代专家考证,认为五代时期太湖属吴越和南唐两国,远离南汉辖境,实在没有可能,应该是从省内封州(今封开)沿北江水路运来 。而私园有广东四大名园、广西的雁园、福建的菽庄花园、台湾的四大名园等 。岭南园林中保存最好的是番禺的余荫山房,建筑上的灰塑门楣、英石堆山、规则池岸、木雕洞罩、廊桥组合都是岭南园林的典範 。公共园林有惠州西湖、肇庆七星岩、福建清源山、台湾龙湖岩等 。布局类型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 。庭院式是岭南园林的特色,其小巧堪与日本古典园林相媲美,几乎所有的私宅、酒家、茶楼、宾馆皆建筑庭院园林,如东莞可园、广州白天鹅宾馆、海口华侨宾馆等 。地域类型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 。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徵 。广西园林以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积澱为特徵,表现于石林、石峰、石崖、石潭、壁刻之中 。海南园林以自然山水中的海景、岛景、礁景、滩景为山水特徵,草顶、鱼饰、朴素为建筑特徵,椰林、槟榔、三角梅等为植物特徵 。各个园林中堆山都用珊瑚石,大东海以它砌坡,海洋公园以它砌门,五公祠以它堆山 。福建园林以礁石、塑鼓石为山水特徵,以起翘正脊、海波脊尾为建筑特徵,正脊龙雕、鱼草山花和石刻石雕为装饰特徵 。台湾园林以灰塑石山、咕咾石山和模仿福建名山为山水特徵,以闽南建筑为建筑特徵,以平顶拱桥为桥特徵,以灰塑或砖雕瓜果器具漏窗为装饰特徵园林特点庭院布局岭南庭院布局大致有下面四种:1)建筑绕庭;2)前庭后院;3)书斋侧庭;4)前宅后庭 。建筑绕庭布局建筑绕庭即建筑物沿园的四周布置,并以建筑物及廊、墙形成一个围合空间的布局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极为有限的面积内布置较多的建筑,且不致造成侷促、拥挤的局面 。如东莞的可园 。前庭后园布局前庭后院或前庭后宅是岭南另一种常见的庭园布局方式,庭园中的住宅,大都设在后院小区,自成一体 。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但没有实墙相隔,而是又分又连 。庭园区与住宅区的间隔,或用洞门花墙,或用廊亭小院,或用花木池水 。庭园是主人生活的一部分,布局较为疏朗开阔 。住宅採用合院形式,布局密集,但比较灵活和自由 。实例有顺德清晖园 。书斋侧庭布局书斋是岭南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它通常与住宅、庭园结合在一起 。大多数书斋设在住宅旁,书斋与宅院一墙之隔,用门洞相连线 。书斋庭园的形状、大小、尺寸灵活多变,庭园空间通透迂迴,多採用敞庭、拜庭、连廊、通花墙等开敞的建筑或小品 。书斋庭园中布置水景假山,种花植木,自然风趣比较浓厚 。这种书斋侧庭在粤东宅园出现较多 。前宅后庭布局前宅后庭或前宅旁庭的布局方式前面为多进传统天井院落式的宅居,后面或宅旁才是庭园 。以宅为主的民居多用中轴对称的方法,并且大型宅居可以有多条轴线,穿过严谨对称的重重院落,在一些民居的后部或一侧,常常会意想不到地出现一个自由布局的小型庭园 。空间表现与建筑体形空间是庭园艺术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它通过划分、组合、联繫、衔接和过渡等手法来取得艺术效果 。岭南庭园是一种以建筑围合的庭园空间,在岭南庭园或庭院中,围合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四合院形式的庭院,多出现在岭南一些较为正规的建筑组群里,如府衙官邸、寺院道观、祠堂书院等 。除了四合院的基本形式外,还有其它一些组合方式 。如用墙垣与建筑物结合围成庭院,东莞可园的壶中园小院,就是三面建筑物一面围墙围合而成的小庭院 。岭南庭园在布局上多具有地方的特点 。如番禺余荫山房採用几何图案形的平面布局,将两个水庭并排组成,一个为“回”字形,另一个则为方形;东莞可园则运用“连房广厦”的布置,建筑成组成群地围合着一个大庭园,园内的空间穿插组合有点象小街坊,这与以往採用单栋分布、联以迴廊曲院的布局手法迥然不同 。岭南园林的建筑体形一般较为轻快,通透开敞,构造简易,体量也较小,建筑的外形轮廓‘柔和稳定,大方朴实 。岭南园林的厅堂一般为三开间,明间与次间中常有格扇或门罩分隔,划分成会客交友和看书休息等不同作用的空间,如余荫山房深柳堂、可园可堂等 。但岭南庭园中的许多建筑单体平面,并非一定是三开间的矩形平面,如可园的双清室为亚字形,余荫山房的玲珑水榭平面就成八角形 。如果说北方皇家园林是一望无际的山山水水,感觉是没有特定的环境空间限定,而江南园林是筑有自己的天地,以隐的思想为主导,那幺岭南庭院则反映了园主人既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又想向外扩展,了解外部世界的思想情感 。岭南庭园的空间特徵是内收型和扩散型的结合 。岭南宅园的园内空间也是属于围合封闭的内收型,但在景观组织上,特别是在视线组织上,将园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空间的扩散感 。岭南宅园面积较小,园林空间组织较为简单,不能象江南园林那样运用穿插、曲折、渗透等各种手段来丰富庭园空间,但岭南园林通过藉助园外景色,把园外景色组织到园内来,从而形成了园内空间的丰富层次 。这种藉助于外部景色的手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临界面交融法岭南园林选址大多在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因此,造园时在宅园与外界交界处,利用环境景观最好的面向採取开敞的方式进行布局 。岭南园林常用的手法就是借用水面,水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平坦开阔,视野宽广 。而且还将厅堂作为界面,在园内可观赏园外风光,而园外观看园林建筑,因造型之优美更显出园林的魅力 。景观视点抬高法利用楼阁或假山抬高视线,当登上楼阁或假山时,不仅园内空间景色一览无余,而且能望到园外的溪流、池湖、田野,还有远处的峦群山峰,庭园高处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有海阔天空之感,园林构成十分丰富,取得了“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效果 。园林选址岭南园林的营建,最重视的是选址,而选址也最能表现出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 。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园林混杂于民居中间,也就是在闹市中求僻静去处,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去营造出一片城市山林之境 。而岭南的建园原则是儘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降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 。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製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 。保留至今的粤中四大名园,清晖园、梁园建在小镇边缘,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以求得良好的环境条件 。园林要素山——岭南园林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如清晖园的九狮山和凤来峰;二是鼓石潭局的鼓石岛,如万石植物园的万石湖中真鼓石和南湖公园中的塑鼓石;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如佛山樑园中的龟石和湖心石;四是一般的堆山,如海口五公祠中的珊瑚石山 。岭南园林较少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如桂林园林中的真山水,几乎不改造 。水——岭南园林属水性,理水成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潭和瀑布,如白天鹅宾馆中的故乡水和水潭以及广州山庄宾馆的三叠泉;二是湖景,如惠州、潮州、雷州、福州、泉州的西湖,肇庆星湖,广州流花湖、东山湖和荔湾湖等;三是潭,与崖瀑潭局不同的是没有瀑布,水面较阔,如柳州龙潭公园的龙潭和雷潭、台湾日月潭;四是流觞之曲水,如广州雕塑公园中的云溪;五是井泉,如广州的廉泉和贪泉,柳州鱼峰公园三姐楼院中的井栏等;六是一船水池 。石——石材和理石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黄腊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 。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 。置石法为黄腊石、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 。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如金茶花公园;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如湖里公园;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中称为埋石,如南山寺 。堆石法多为用于湖石或珊瑚石,如汕头中山公园海礁石山、海口五公祠珊瑚石山、台湾吴园咕咾石山 。叠石法主要用于英石的壁山做法,称挂壁法,最富岭南风韵,如广州宾馆三叠泉,可用于室外室内,前者如广州流花湖公园茶室的壁山,后者如白天鹅宾馆石室中的壁山 。塑石法用灰泥和水泥仿石,节省石材,现代公园里儿童游乐区的古洞探险几乎都用塑石,最好当属闽南塑鼓石,如厦门南湖公园 。建筑从类型上看,有碉楼、船厅、廊桥等,碉楼源于碉堡,如可园邀山阁、清晖园留芬阁和立园毓培楼;舫除了江南园林似的石舫外,还有岭南的舫,如宝墨园的紫洞艇,更有与众不同的船厅,把客厅与楼结合,略带船意,多为千金小姐用,故俗称小姐楼,如清晖园和余荫山房是也 。桥在古典园林中多与廊结合成为廊顶石拱桥,如余荫山房为典型 。就组合方式看,用“高墙冷巷”把建筑院落进行多进多庭院组合,或用“连房博厦”把建筑与庭院连为一体;就单体形态看,多高柱础,宽檐廊,厚实墙,青瓦顶,压瓦砖,翘正脊,花玻窗,砖雕窗,灰塑门;就装饰来看,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 。古典园林中三雕三塑遍布全园,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台案、檐口、檐柱、月梁、瓜柱、雀替、坐靠、栏桿、屋脊等处,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如清晖园中的“苏武牧羊”灰塑和板桥花园中的瓜果砖雕漏窗 。字画清晖园的文物有李兆洛、李文田、何绍基等大家的书法 。可园收藏有可园创建人张敬修以及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居巢、居廉的艺术作品 。余荫山房深柳堂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张船山、翁方纲等人的诗句和乾隆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 。宝墨园艺林苑内的霍宗杰、赵少昂、杨善深三馆荟萃了大量古今名家书画,雅集馆内收藏了190幅反映200多年前广州民间生活的通草画 。还有如惠州小桃园后门联“不深不浅湖水,半砖半阁人家”;余荫山房门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荔湾湖公园海山仙馆有联“荷花世界,荔子光阴”;可园邀山阁联“大江前横,明月直入”、可园雏月池馆联“大可浮家泛宅,岂肯随波逐流”、正门联“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栽花”;人境庐息亭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惠州西湖六如亭联“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够不净,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等 。植物用“四季繁花,雨带风光”八字概括,特徵树有棕榈类的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有藤本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簕杜鹃、绿萝;有耐阴的兰花、蕉类、芋类、蕨类、葵类;另有榕树、荔枝等 。影响力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私家园林,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 。它们不仅是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引发了清代时期欧洲各国模仿“中国式”园林的盛况 。这段时间,是‘中国式’庭园风格在欧洲传播的极盛时期 。外商们经常到行商庭院聚首,中外画家对园林精心描绘,并向全世界发行风景“外销画”,让广东园林漂洋出海,声名远播 。18世纪,仅巴黎就有20多处中国式风景园林,凡尔赛宫的各种家具和工艺品也多半来自中国 。德国萨克森公国的统治者就曾在德勒斯登附近的易北河畔盖了一座皮尔尼茨宫,其中的“水宫”就是按中国建筑的风格建造的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也在其波茨坦的“无忧宫”旁盖了一座“中国茶亭”,成为这个皇家园林里醒目的一景 。1742~1744年间,英国建筑家钱伯斯曾两次来到广州考察庭园建筑 。钱伯斯将中国建筑设计风格带到了欧洲,极大地影响了18世纪西方建筑“中国风格”的发展 。钱伯斯在其经典着作《东方园艺》中言:对于中国园林艺术,欧洲人“只能像对太阳那样儘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 。他本人就在其自行设计、位于伦敦郊区的“丘园”里,建了一座高高的中国塔 。这种审美趣味显然形成了一种社会建筑风尚,像英国作家艾迪生、诗人蒲柏等都建造了中国式花园 。据记载,当年十三行同文馆毕业生张德彝出访瑞典,在瑞典太后宫中的中国式房屋中“恍如归帆故里”,四壁悬草书楹贴,器皿陈设皆运自广东……欧洲模仿中国情调的时尚持续了近百年,这一时期正是十三行时期 。代表性园林清晖园顺德清晖园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风格以雅致古朴着称 。此园始建于嘉庆五年(1800),面积为二万二千多平方 。清晖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馈互动融合 。纠集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 。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主要景点船厅、碧溪草堂、澄漪红蕖书屋、澄漪亭、惜阴书屋、竹宛、归寄庐、笔生花馆、斗洞、红蕖书屋、读云轩、沐英涧、留芬馈等 。造型构筑别具匠心,各具情态,灵巧雅致,门窗古朴精美,品味无穷 。园内树木繁茂,品种丰富,多姿多彩,与古色古香的楼馈亭榭交相掩映,倘佯其间,步移景异,令人流连 。梁园梁园是佛山樑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 。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 。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迴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定组合之巧妙脱俗独树一帜,是闻名遐尔的粤中四大名园之一 。时至民初,一代名园已濒于湮没 。鑒于其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19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对现存的群星草堂群体进行了抢救保护,199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继而于1994年开始大规模的全面修复,总面积达21,260平方米,使名园重光成为现实 。余荫山房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番禺南村镇,清代同治六年(1867)兴建,距今130多年 。全园建筑面积只有近二千平方米,为四大名园中最小巧玲珑的,并因它小巧玲珑的建筑风格而着称,誉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庭园,布局精巧 。它以“藏而不露”或“缩龙成寸”的手法,将亭、台、楼、馈、堂、馆、轩、榭、桥、廊堤、石山、碧水尽纳于三亩之地,使得小小园林显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其后门的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是此园点题之句 。可园东莞可园始建于清代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 。在3.3亩的土地上,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山水桥榭,亭楼馈,厅堂轩院,一併俱全 。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迴环,扑朔迷离 。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占水栽花,幽而有芳,加上工精密细緻 。极富岭南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 。可园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他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 。在可园时,常邀张维屏、简士良、徐三庚等在园内联吟、颂赋、传艺 。居廉、居巢在可园作画十年,其学生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岭南派的策源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