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寨


侗族村寨

文章插图
侗族村寨【侗族村寨】侗族的村寨依山傍水 , 聚族而居 , 大寨三、四百户 , 小寨三、五十户 , 极少单家独户 。侗族多居于“乾栏”楼房 , 一般一幢三间两层楼 , 左右连“偏厦” , 也有三层楼的 , 楼下安置石碓 , 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禽畜 。楼上住人 , 前半部为廊 , 宽二、三米 , 为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走廊里边正间为堂屋 , 设神龛 , 左右侧为火塘 , 上面有烘烤禾穀的吊炕 , 这是取暖、煮饭的地方 。卧室设于两侧偏厦或第三层楼上 , 顶楼存积粮食、糯禾多挂在上面 , 有的在寨边建立禾晾 , 便于防火 。
基本介绍中文名:侗族村寨
所属:侗族
位置:湘、黔、桂
人口:二百五十一万人(一九九零年)
侗族村寨的特点在我国湘、黔、桂三省(区)毗邻的广大地带 , 山峦重叠 , 杉木葱茏 , 桐茶遍岭 , 江水奔腾 。侗族的无数村寨 , 就遍布在这一带的苍翠的山谷里 。侗族约有二百五十一万人(一九九零年) ,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镇远、剑河等县 , 其次是湖南省的新晃、通道、绥宁、城步、会同、藏江等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 。侗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由于侗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 , 长期在经济和文化上密切交往 , 因此侗语吸收了不少汉语成分 。解放前 , 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 , 一直通用汉文 。解放后 , 一九五八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侗族的族源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 。秦汉时期 , 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 , 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 。魏晋以后 , 这此部落又被泛称为“僚“ 。侗族也属于僚的一部分 。目前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 , 语言同属壮侗语族 , 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关于侗族名称的由来 , 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洞人“(峒人)、“洞蛮“和“洞苗“的记载 。后来 , “峒“或“洞“便演变为对侗族的专称了 。侗族地区气候温暖 , 霜期短 , 年平均温度摄氏十六度左右;雨量充沛 , 年平均降雨量为一千二百毫米 , 为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侗族人民主要经营农业、兼营林业 。在农业方面 , 盛产水稻 , 还有小麦、小米、红薯、玉米等 。经济作物有棉花、菸叶、油菜、黄豆等 。其中以棉花、菸叶的产量较大 。榕江的棉花柔软洁白 , 品质优良;从江的滚郎茶 , 香幽味俊;黎平的玉兰片 , 新晃的烤菸 , 通道的核桃 , 以及各地出产的香菌等和药材木姜子、五倍子、茯苓、沙参、麦冬等 , 都是侗族山区享有盛名的土特产 。林业方面 , 主要有杉、松、油桐、油茶、漆树等 。侗族山区素有“杉海“之称 , 杉木产量很多 , 树干笔直 , 成长迅速 , 防腐性强 , 为建筑的优良栋材 。杉木尤以“十八年杉“为最着名 。过去侗族习俗 , 每当儿女出世 , 就种植杉木 , 十八年后杉树成材 , 砍伐出售或建造新房 , 作为儿女婚嫁之用 。“十八年杉“因而得名 。人种服饰侗族的服饰朴素美观 。男子大都穿青色或蓝色对襟短衣和长裤 , 南部山区则穿右衽无领衣和包头巾 。妇女的衣着色彩有青、紫、蓝、白等 。分为穿裙和穿裤两种类型 。走进侗乡 , 你就看到一队队侗族姑娘 , 头戴花头巾 , 脚上穿着花脚绑(即花绑腿)、勾花鞋 。尤其是上衣 , 真是“百花吐艳“ 。胸前的青布围胸 , 绣有一朵大花 , 侗语叫“花打“ , 即“中心花“的意思 。围绕这朵大花 , 在衣边、衣角、袖口、前后左右绣有几百朵花 。花类有油茶花、油桐花、桃花、李花、杜鹃花等几十种 。全部用各种棉线或绦线绣成 。有的还在胸围上端绣有“长命富贵“的字样 。各地妇女的服饰不大一样 , 但是“爱花“却是她们服饰的共同特点 。民居建筑依山傍水是侗族村寨的特点 。侗寨在群山环抱中 , 梯田层迭 , 寨边溪河长流 , 寨头村尾树木参天 。大的侗寨达六、七百户 , 小的寨子也有二、三十家 。侗寨的房屋建筑 , 一般都是用杉树建造的木楼 , 有二、三层的小楼房 , 也有四、五层的大高楼 。在河边或陡坡上的寨子 , 依据地形建成吊脚楼房 。一般楼上住人 , 楼下圈牲畜、堆放柴草杂物等 。富裕的住宅多高墙深院 , 雕樑画栋 。侗寨木楼稠密 , 鳞次栉比 。寨中有鱼塘、禾架 。道路多用石板或碎石铺成 。鼓楼是侗寨中的一种很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 。一般的村寨都有一座鼓楼 , 较大的寨子多到三、四座以上 。鼓楼是侗族人民用以聚众开会、休息娱乐的场所 , 特别是逢年过节 , 侗族人民聚集在楼前广场上唱歌跳舞 , 所谓“吹彻芦笙岁又终 , 鼓楼围坐话年丰“ 。鼓楼的建筑 , 下部一般都呈方形 , 上面瓦檐呈多角形 , 飞阁重檐 , 层层而上 , 形似宝塔 , 高耸寨中 , 巍峨庄严 , 气概雄伟 。贵州从江县高增寨的喜楼高达十三层 , 结构精巧 , 瓦檐塑有龙凤花鸟 , 秀丽玲珑 , 蔚为壮观 , 反映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高度的建筑艺术水平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 , 有河必有桥 , 桥樑大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 。除了木质结构之外 , 还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 。其中名为“风雨桥“的一种长廊式木桥 , 以它独特的艺术结构和高度的建筑技巧而负盛名 。风雨桥一般长达六十至一百米 , 宽四、五米 。三江着名的程阳风雨桥 , 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这座桥长达一百六十五米 , 桥面宽十米 , 桥高离河床十五至二十米 , 桥上盖瓦 , 桥中建有多角宝塔形的楼亭五座 。瓦顶雕花刻画 , 通道两侧有栏桿、长凳 , 形如游廊 , 供行人观赏休息 。桥樑和鼓楼的构造不用一颗铁钉 , 只是在柱子上凿通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 , 斜穿直套 , 纵横交错 , 结构精密 。其坚固程度 , 可延二、三百年不损 , 这是侗族建筑工程的特色 。侗族山区还有许多供人休息的凉亭 , 叫“风雨亭“ , 建筑也很精巧雅致 。生活方式侗族过去在生产生活中禁忌很多 , 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锦屏侗乡 , 来往礼节有独特的“六不“:一不争路 , 在路上遇人不争路;二不收过渡钱 , 不论本乡土人或江湖远客过渡 , 一律不收过渡费;三不“踩生“ , 逢哪家有小孩出生 , 就留步 , 不忙进屋;四不架筷 , 到侗家作客 , 吃饭不再吃了 , 不能把筷子架碗上(与喝油茶不同);五不进房 , 家庭主女的卧室 , 男客不能乱进;六不剩位 , 在侗家作客 , 坐的时候不能叉脚 , 架“二郎腿“ , 起座时 , 要把坐凳放靠板壁 , 叫不“剩位“ 。节日文化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曆七月间)较为普遍 。有些地区还有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 。由于民族间的交往 , 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饮食文化侗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 , 小米、红稗、包穀、小麦、薯类为数不多 。大部分地区食粳米 , 唯山区喜食糯米 。副食有猪、牛、鸡、鸭、鹅、鱼等 。以青菜、韭菜、丝瓜、葫芦瓜最普遍 。侗族的烧鱼 , 以鲜、嫩、香、美为特色 。吃法也新颖别致 , 饶有风味 。打油茶是侗族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饮食方式 。一天之中 , 不分早晚 , 随时可製作 。它也是亲朋和远方来客的一种最好的礼节性招待 , 就象藏族的酥油茶 , 蒙古族的马奶 , 北方人的包饺子一样 。无论你到哪一家 , 凡是请你喝油茶 , 如果你讲客气或是不喝 , 就是对主人的不恭 。当你喝完了 , 就把一支筷子(喝茶时主人只发给每人一支筷子)架到你的碗上 , 主人一看就知道你不想再喝了 , 否则主人会陪你一直喝下去 。侗族男子嗜酒 , 喜吸菸叶 。酒的度数不高 , 但酒性持久 , 醉后不易醒 。酒也是待客不可缺少的 。侗乡有句谚语:“住不离山 , 走不离盘 , 穿不离带 , 食不离酸 。“这是对侗族人民衣食住行的写照 。侗乡的酸味 , 製作方法异常 , 醇香可口 , 种类繁多 。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 。别有风味的草酸鱼 , 一腌就是三、五年 , 甚至二、三十年 , 一般难得吃上 , 除非招待上宾或遇婚丧喜事才可尝到 。宗教文化侗族崇拜祖先 , 信仰鬼神 , 特别尊崇“圣母“ , 许多村寨都设有“圣母神坛“、“圣母祠“等 。人生礼仪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姑舅表婚较为流行 , 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 。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 , 婚后新娘即返娘家 , 遇有农忙、节日或重要事情时 , 接回夫家住数日后又返娘家;直到怀孕生子后才长住夫家 。丧葬一般同汉族 。从江侗族地区还有停丧习俗 , 人死后入殓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 , 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 , 才一同择日安葬 。丧仪比较隆重 , 消费大 。现在 , 丧仪逐渐简化 。文体游艺侗族民间手工艺製品 , 种类繁多 , 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 , 大都实用美观 , 各有鲜明的特色 。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 , 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 , 形象生动 , 色彩绚丽而调和 。编织有色彩鲜艳的侗锦 , 图案精緻的侗帕和形式多样的花腰带 。彩绘一般见于桥樑、庙宇的栋樑及横匾上 , 多系工笔画法 , 内容多采自汉族历史故事 , 也有各种鸟兽图案 , 色调鲜艳 , 神态生动 。其它如雕刻、剪纸、刻纸以及日常生活常用的竹、木、藤器的编制 , 也都精緻实用 , 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侗族民间流传着极为丰富的传说、故事和动人心弦的诗歌 , 人们称誉侗族地区为“诗歌的海洋“ 。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 , 题材广泛 , 情调健康明快 , 比喻生动活泼 。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 , 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 , 含意深长 , 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 有开天闢地、万物来源的神话以及豪放悲壮的英雄史诗 , 有歌颂青年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诗篇和控诉阶级压迫、叙述劳动人民疾苦的长诗 。民间有故事传说 , 题材广泛 , 形式多样 , 情节曲折 , 引人入胜 , 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 , 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像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 。唱歌在侗族人民中 , 有着广泛的民众性 。年长的教歌 , 年轻的唱歌 , 年幼的学歌 , 代代相传 , 成为社会风习 , 人们常以“侗家人人会唱歌“而自豪 。侗族民间还有传统的歌队组织 , 串乡走寨 , 以唱“侗族大歌“而获声誉 。侗族民间舞蹈 , 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 。“哆耶“主要盛行于从江、黎平、通道、三江等地 。每年正月 , 大家穿着节日盛装集中在鼓楼坪上 , 互相牵手搭肩 , 围成圆圈 , 以整齐和有节奏的步伐 , 边走边唱 。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 。舞龙、舞狮多在春节期间表演 , 舞姿生动活泼 , 形式多样 , 甚为民众所喜爱 。侗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 ,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在“侗族大歌“说唱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 , 不断受到桂戏、桂北采调、贵州花灯戏等地方戏曲的影响 。曲调有平调、哭板、仙腔等 。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铃、锣、钹、鼓、牛腿琴和琵琶等 。侗戏的传统剧目约有五十种以上 。萨玛祠堂 “小小的祠堂总是被精心选址在村寨的最幽深处 , 与鼓楼相比 , 少了高调与张扬 , 内中供奉着侗族人民心中最大的神‘萨玛’ , 侗家人将其膜拜于心 , 默默伺奉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院长、贵州省侗学会常务副会长石开忠说 , 自己从小在侗寨长大 , 侗族民众祭拜萨玛的场景特别庄重肃穆 , 村子里只有妇女和德高望重的寨老 , 才可能参加那样的仪式 。萨玛祠堂“萨玛”侗语直译为大祖母 , 深意则为至高无上的女神 。如今 , 在贵州境内的榕江、黎平、从江、天柱等县 , 一些侗族村寨信仰萨神 , 每一个村寨都修建有萨玛圣母祠 , 每年在特定的时候全村妇女共同祭萨祈福 。这是一种早期社会女性崇拜的文化遗存 , 千百年来根植于侗族人民的心中 。有关萨玛的传说有多种版本 , 其中 , 女英雄说流传最广 。那是一个没有时代背景的悲壮故事 , 一个名叫杏妮的侗族女性先祖 , 为了保护族人 , 征战中倒在了今天黎平和榕江交界的一个叫弄堂概的地方 。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先祖 , 人们修建村寨前就要在她亡故的地方 , 取来一捧泥土修建萨坛 , 才开始修建房屋 。侗族古寨规有“未建房屋 , 先建鼓楼 , 未建寨门 , 先设萨坛”的说法古朴的祠堂内 , 萨玛的化身是一把半开半合的黑色雨伞 , 立在小屋正中的萨坛上 , 萨坛由泥土和石块组成 , 建坛之初还要埋下捶布的木棰、火钳、三角架等等生活用品 。在石开忠的记忆里 , 小孩子是不能参与萨玛祠内的仪式的 , 但是孩子们却可以和大人在随后的庆祝活动中 , 都有分享相同份量食物的权利 。“无论是八十岁高龄 , 还是身在襁褓 , 都会在活动中分得数量完全一样的食物 , 这是一种原始的平均主义 。”在几十年前 , 萨玛祠由专人看管 , 平常的日子里 , 大门紧闭 , 外人更是绝对不能进入其中 。如果寨子里出现鸡瘟、猪瘟等特殊事件之后 , 老人们就会认为 , 寨子里的萨神已经不在位置上 , 所以没能及时保护寨子 , 需要重新请神归位 。于是 , 立即会封寨三天 , 进行扫寨 , 隆重地祭祀萨玛 , 以祈求保佑 。“由于外界人员不能参观 , 所以很少有这方面的文献记录 。”萨玛节 在2012中国榕江萨玛节开幕式上 , 每个村寨的代表在看台上观看演出 ,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身盛装打扮、手举黑伞、头戴红花的阿婆们 , 67岁的胜珠就是其中一位 。在侗族社会中 , 她们被称作“登萨” , 是守护萨玛祠的妇人 。萨玛节祠堂外部并没有特殊装饰 , 隐藏在村寨一隅 , 幽深静谧 , 如果不是祠前院门上题着字 , 路过的外人无从知道祠堂的存在 。村子里的侗歌队要去三宝侗寨参加唱歌比赛 , 侗歌队的妇女们装扮一新 , 走进祠堂内向胜珠讨要茶水喝 。据说 , 只有这样 , 才可能在比赛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贵州、湖南侗族村寨将联合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贵州、湖南两省有关部门 , 就贵州黎平、榕江和从江与湖南通道侗族村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达成一致意见 。在贵州省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 , 湖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及怀化市、通道县政府等部门一行10余人 , 实地考察了贵州省黎平、榕江等县的侗族村寨文化遗产 , 并在贵阳与贵州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相关领导及部分处室负责人一起 , 召开了“贵州、湖南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 , 专题讨论了贵州、湖南两省毗邻侗族村寨联合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相关事宜 , 双方就“联合申遗”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 , 就贵州黎平、榕江和从江与湖南通道侗族村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达成一致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联合“申遗”工作 , 两省文物部门牵头成立了侗族村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 , 建立联合“申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两省文物局对口处室衔接制度 , 还建立了湘、黔两省侗族村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合作机制 。湘、黔两省坚持以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互补和增强“申遗”实力为基準 , 科学合理调整申报思路 。两省决定儘快召开侗族村寨联合“申遗”工作会议 , 组织专家考察论证申遗的基础资料 , 加快完成侗族村寨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和“申遗”文本编写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