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体堆积方式


植物遗体堆积方式

文章插图
植物遗体堆积方式【植物遗体堆积方式】植物遗体堆积方式指的是成煤植物的遗体堆积的形式,主要有原地生成和异地生成两大类 。自然界绝大多数煤层(泥炭)都是原地生成的,即植物遗体是在原来生长的沼泽中堆积并转变成泥炭 。
基本介绍中文名:植物遗体堆积方式
外文名:Plant remains piled up
学科:煤田地质学
植物类型:成煤植物
分类:原地生成、异地生成
套用:煤田勘探与开发
堆积方式按成煤植物遗体是否经过搬运而后堆积的成煤过程,可把煤(泥炭)分为原地生成和异 地生成两个大类 。这样的分类既包含了植物遗体的堆积方式,也阐明了煤(泥炭)的生成和 埋藏方式 。自然界绝大多数煤层(泥炭)都是原地生成的,即植物遗体是在原来生长的沼泽中堆积 并转变成泥炭 。沼泽範围内流动的水将部分植物遗体和已形成的泥炭短距离搬运后再堆积,称为微异地生成,但总体上仍应属于原地生成的範畴 。若植物遗体经过相当距离的搬运再堆积而形成泥炭,则称为异地生成 。已经形成的泥炭 经过搬运而后再沉积,属于异地生成的另一种情况 。Stach 等(1975)描述过,在佛罗里达的 西海岸,由泻湖泥炭岛上沖落的大块泥炭顺流搬运,在搬运过程中逐渐破碎、变细,而后堆积 在泻湖被于浅的部分,或是在海岸附近 。穿越辽阔森林地带的河流将大量植物遗体搬运到河口及湖、海沿岸带的情况还是比较常 见的,如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刚果河、勒拿河等都有这种情形出现 。但由于富氧水流的分 解作用和其他原因,能够保存成为泥炭的并不多 。有几个描述较好的异地生成泥炭的实例,如在马哈坎河三角洲沿岸带,滩脊沿着岸线延伸7km,宽2km,有厚达2m 的植物细碎屑堆积 。在密执安的萨克湖,河口地带由砾—粉砂级植物碎屑堆积成厚达15m 的泥炭层,最低的 灰分也超过30% 。我国河北赞皇和易县发现古河床的河湾处理藏有大量躺倒的树干形成的 泥炭,在泥炭层中找到了卵石和卵石夹层,推断是洪水期由山区冲下来的大量树木搬运到河 湾处,由于流速减小而形成的堆积 。由漂浮的植物遗体、泥炭碎块及由风搬运的孢子等与藻类遗体一道在湖底与有机质淤泥 混合形成腐植腐泥混合煤的情况较为多见,它们或是以单独的煤层,或是作为腐植煤中的夹 层出现 。可以肯定属于异地生成腐植煤的实例甚少,这可能与异地生成泥炭多数未能保存下 来有关,也可能与鉴别的难度较大有关 。有些学者认为,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的煤中,有相当一 部分物质是经过搬运的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导致冈瓦纳大陆煤的岩石特徵明显不同于北半 球的主要原因更可能是气候和植物因素 。鉴定标誌Прокопченко(1977)根据苏联顿涅茨煤田资料,对于原地和异地生成煤,提出了如下鉴定标誌,可供参考 。原地堆积煤的主要特点是:①在煤层底板中普遍见有发育很好的根土岩,常见到根土岩 逐渐过渡到煤层;②丝质体的结构和孢子的壳都保存完好;③形态分子 基本上是无规则地分布在凝胶化基质中;④均一的或宽条带状的结构;⑤矿物杂质较少且分 布均匀 。异地堆积煤的主要特点是:①煤层的厚度、结构和物质成分变化极大;②在底板中或是没 有根土岩或虽有但已被局部沖刷;③矿物杂质含量很高;④煤的岩石夹层中不含根土岩;⑤在 靠近煤层顶、底板处可以见到煤朝炭质泥岩和泥岩的逐渐过渡;⑥煤中壳质组分的含量增高并 在一些分层中富集;⑦结构凝胶化物质的含量超过均一凝胶化物质 。原地和异地混合堆积煤的特点是:①在煤层底板中,有保存完好的或被沖刷的根土岩,这 些根土岩与煤具有成因联繫,有时在它们之间还会出现炭质泥岩或泥岩;②矿物杂质含量高; ③壳质组分显着地多于丝质组分,后者通常保存程度差;④角质层和孢子壳受到磨损;⑤稳定 组的含量增高并在某些分层中富集;⑥煤层(组)中各种煤岩类型的含量比较平均,以均一的 或木质镜煤结构的凝胶化物质为主的岩石类型并不占优势;⑦煤层中有含根座和不含根座的 岩石夹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