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理论

财务审计理论【财务审计理论】财务审计理论是指对财务审计的基本原理,取证模式、约定风险,保证模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
财务审计理论是指对财务审计的基本原理,取证模式、约定风险,保证模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当前财务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日臻成熟和完善,并与审计实践紧密结合 。德勤会计公司(以下简称DTT)拥有世界一流的审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机构 。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完善DTT财务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日臻成熟和完善 。根据西方审计理论,由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複杂 。以及审计资源的有限性和审计方法的固有限制,财务审计目标只能定位于合理保证被审计财务报表没有重大误报 。审计为被审计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提供的审计保证,多大才是合理的和如何取得合理的审计保证,以及财务报表中所包含错报或漏报的数量和性质,达到什幺样的程度就属于重大误报和如何发现这些重大误报,是每个审计机构执行财务审计时都需要加以考虑的审计理论问题 。为了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使所有财务审计执行统一标準,DTT确立了包括审计取证模式、审计保证模型和重要性水平等在内的财务审计基本原理 。1.审计取证模式 。DTT採用风险基础审计取证模式进行财务审计 。即在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认影响实现审计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存在的状况和程度採取相应审计对策 。DTT将影响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公允表达的风险因素可分为约定风险与账户余额及潜在错误风险两个层次,对不同层次风险存在的状况和严重程度,採用不同的审计对策 。2.审计保证模型 。DTT规定,审计应为被审计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提供95%的保证 。与审计风险组成相对应,这种保证程度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分析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固有风险,获得固有保证;二是分析、测评内部控制风险,获得内部控制保证;三是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式,获得实质性测试保证 。出于审计抽样的需要,DTT将95%的审计保证程度定义为3,将审计风险函式表达式转换为:固有保证+内部控制保证+实质性测试保证=3 。3.重要性水平 。DTT认为财务审计的目标在于揭示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要误报或漏报,而判断误报或漏报是否重要的标準是该项错报或漏报能否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因而对重要性的评估是审计人员站在报表使用者立场上所作的专业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