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着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


古希腊着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

文章插图
苏格拉底(古希腊着名哲学家)【古希腊着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τη?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儘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
基本介绍中文名:苏格拉底
外文名:希腊语:Σωκρ?τη?
别名:Socrates
国籍:古希腊雅典
民族:古希腊
出生地:雅典
出生日期:公元前469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399年
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信仰:理性主义
主要成就: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古希腊三贤之一
代表作品:I《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英译名:Socrates
着名思想: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
主要领域:科学哲学、伦理学
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享年:70岁
死因:自己在众位弟子面前饮鸩而死 。
生平儿时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有着狮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 。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 。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着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问题 。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 。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 。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青年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 。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着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 。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幺是虔诚?什幺是民主?什幺是美德?什幺是勇气?什幺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幺?你有什幺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幺?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幺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 。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 。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 。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 。中年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 。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覆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幺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 。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遇难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 。据《克里托篇》说,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 。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 。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 。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 。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 。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幺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恆不变的理想追求 。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捨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 。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幺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捨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 。他一生没留下任何着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着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柏拉图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 。思想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着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 。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身的想法 。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 。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 。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 。古典历史学者John 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 。而Eric A. 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係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幺,世界是由什幺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幺现实意义 。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幺是正义,什幺是非正义;什幺是勇敢,什幺是怯懦;什幺是诚实,什幺是虚伪;什幺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幺是国家,具有什幺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恆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的观点,成为哲学史上的滥觞 。真理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恆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 。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 。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係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闢了道路 。辩证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 。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採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 。将一般性从从特殊事例归纳开来,认为一般先于和高于特殊,是一种独立自存的东西 。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 。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 。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 。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 。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教育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 。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 。那幺他在哪里施教呢?他怎幺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 。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 。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籤的办法选出来 。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 。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讚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鍊身体 。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鍊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 。他母亲是产婆,他藉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 。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儘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 。”说着,他做了一遍示範 。“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幺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 。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 。苏格拉底其实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才是他真正的继承人 。苏格拉底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教学方案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新提出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幺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幺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伦理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範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人们只有摆脱物慾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这种禁慾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慾为特徵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辩论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 。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覆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苏格拉底教他的朋友欧提德谟斯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 。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欧提德谟斯:苏格拉底,请问什幺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欧提德谟斯: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 。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 。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準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 。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 。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治国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籤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 。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 。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轶事毒酒古希腊最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因为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民主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