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献县云台山 云台山


河北省献县云台山 云台山

文章插图
云台山(河北省献县云台山)云台山位于献县城东15里许的河城街乡境内的小屯村南 , 孙张公路北侧 。它不仅比其他陵丘高大突出 , 而且占地面积较大 , 山峰、房屋、田地等加在一起 , 共占地300多亩 。在云台山正北方向12里许十五级乡付家庄村北 , 就是百草山 , 东北2里许河城街乡小屯村东北角 , 就是万春山 , 西南10里许河城街乡九张庄村 , 就是九莲山 , 正西1.5里西南10里许八册屯村西 , 就是河间献王刘德之墓 。云台山位居群“山”之中 , 高俊挺拔 , 树木参天 。
基本介绍中文名:云台山
位置:沧州市献县
自然景观云台山原有前、后、中三座“山峰” 。前、后山峰只不过是高几米的两个小土包(现在后峰已无) , 最显赫的是中峰 , 又称主峰 , 高达20米 , 顶阔约70米 , 底阔约150米 。过去 , 在云台山主峰上建有一座寺庙 , 名叫“盂蓝佛祠” , 庙内外长满苍松翠柏 , 在丛林密荫之中 , 隐隐露出红色的庙门 。庙院中有一眼深达二三十米的乾井 , 井口之上有一尊高一丈七尺、重达两万多斤的铸铁大佛 , 每月初一、十五日 , 周围百里以内的很多乡绅和百姓 , 都到山上烧香还愿 , 盛夏季节还有不少人来这里游玩避暑 。山上山下 , 人欢马叫 , 热闹异常 。特别是盂蓝佛前 , 香菸缭绕 , 昼夜不熄 。庙前有一条羊肠小道 , 曲曲弯弯 , 直通山下 , 与远处的大路相连 , 当年的游人或香客 , 均沿着这条羊场小道上上下下 , 往来离集 , 络绎不绝 。庙内的方丈名叫沙正 , 每当香客叩头拜佛之时 , 沙正和尚则击锤 , 声闻十数里 , 使人有俨然肃穆之感 。人文历史关于云台山的来历 , 史籍没有明确记载 。清朝乾隆年间《献县誌》上只是简单地说:县城东堆阜颇多 , 即云台诸山 , 疑亦皆汉时陵墓 。但到底是何人坟墓 , 诸说不一 。有人说是西汉经济学家匡衡的坟墓;又有人说是东汉刘秀做皇帝时 , 将他手下28位有功之臣封为南宫云台宿将 , 这28位宿将死后有9个葬埋在献县境内 , 云台山乃其中之一 。“云台山”之名 , 也是因“云台宿将”中的“云台”两字而命名的 。这个说法似乎有些道理 , 但笔者没有查到準确的历史资料 , 故不敢确定 。又据清朝乾隆年间《献县誌》记载 , 云台山有“穿土见石门行者”之说 。这个说法是真实的 , 现在已经得到证明 。1970年春 , 献县革命委员会在云台山开办五七干校 , 为回响毛主席“备战、备荒 , 为人民”的号召 , 学校奉命在云台山挖掘地道 。学员们在云台山主峰(中锋)的山后 , 沿地平线往山里掘进 , 连续挖了十多天没挖出什幺东西 。这天笔者也参加了挖掘工程 , 跟同班参加挖掘的宋守信、卢守柱、景占怀3位同志挖到大约25米远的地方时 , 我们确实发现了石头墙 。石墙很坚固 , 均由厚10厘米、长30厘米的长方形石灰石垒砌而成 。后来学员们破石继续往里挖进 , 因里面的鬆土夹杂着石块从上往下坍塌坠落 , 危险异常 , 此项工程便停止了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