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脊樑奖


戳脊樑奖

文章插图
戳脊樑奖【戳脊樑奖】倪萍获评“共和国脊樑”功勋人物称号引发异议 。有网友曝“中华脊樑”评选候选人需缴纳9800元 。主办方之一、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前天也承认,活动要收取参会者9800元费用 。着名学者易中天在部落格中对两个“脊樑”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表示,虽然“此脊樑非彼脊樑”,但倪萍得的也只能叫做“戳脊樑奖” 。
基本介绍中文名:戳脊樑奖
人物:倪萍
单位: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属性:花钱买奖
背景由来
戳脊樑奖

文章插图
真是应了“阴错阳差”和“按下葫芦起来瓢”的古话,原本是出于对“共和国脊樑”奖得主倪萍的质疑,却意外牵出另一个与之类似的“中华脊樑”奖的“花钱买奖”新闻 。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两个“脊樑”奖,竟涉及到一个共同的主办单位———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中华脊樑”主办方之一、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相关负责人承认,活动要收取参会者9800元费用,该费用为会务、食宿等费用,并非拿奖费 。该负责人还透露,倪萍获评的“共和国脊樑”是由协会成员单位《影响力人物》杂誌主办的 。“共和国脊樑”活动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影响力人物》杂誌社总编辑刘学文说,“共和国脊樑”与“中华脊樑”评选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办方,但“共和国脊樑”没有收取费用 。“中华脊樑跟共和国脊樑是两个概念” 。获评“共和国脊樑”的除了倪萍,还有老艺术家田华、导演张继刚、评书名家刘兰芳、山东籍画家吴东魁等300多人 。吴东魁艺术馆馆长吴江民表示,吴东魁绝对没有交钱买奖,也没听说过有谁买奖,“主办方反而给了获评者一点儿车马费” 。网上热议两个“脊樑”引来网上议论纷纷 。学者易中天在部落格上贴出文章《此脊樑非彼脊樑》,尖锐地指出:“收不收费,其实并不要紧 。打着共和国的旗号,花着纳税人的钱,做着‘达文西’的事,那就更加不可原谅 。”易中天表示,顾準先生这样的,才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共和国脊樑” 。“至于他倪大姐得的那个,怕真只能叫做‘戳脊樑奖’ 。倒不是他倪大姐有什幺不好,是这个‘奖’实在山寨得离谱” 。网上也有另一种说法:为了增加权威性,评选者邀请了一些名流装门面,同时当“诱饵”,这是不收钱的,但另外的都是收钱的 。微博热议“脊樑”拔尖恶狼:共和国脊樑是共和国脊樑,中华脊樑是中华脊樑,你不要把共和国脊樑当成了中华脊樑,也不要把中华脊樑当成了共和国脊樑……广播:肉价涨了,别说脊樑,后腿、下水都涨了 。赵丽华(微博):作为经常去菜市场採购并亲自掌厨的家庭主妇,老赵我熟知一根猪脊梁骨(腔骨)要15元左右一斤 。一根羊脊梁骨(羊蝎子)要7元5 。如此算来,一根中华脊樑要9800元,还真不算贵 。好旺行:脊樑奖都颁了,还有什幺奖不敢颁?今何在:劫富济贫达文西,不畏强权郭美美!倾国倾城罗玉凤,中华脊樑是倪萍 。是骗局吗由李承鹏质疑倪萍开始,现在,人们的目光终于集中到所谓“共和国脊樑”奖的评选上了 。而随着“花钱买奖”问题的揭开,整个“脊樑奖”已经是一地鸡毛,露出了骗局的本相 。“共和国脊樑”是不是一场花钱买奖的骗局?即使“共和国脊樑”不收钱,这个评选就是合法的吗?何谓共和国脊樑?认定标準是什幺?评审都姓甚名谁?谁说了算?既然是评选共和国的脊樑,就不能由少数评审说了算,而应该多问老百姓同意不同意、满意不满意 。靠各种评选骗名骗钱的骗局流行很久了,牛皮越吹越大,骗局愈演愈烈 。不妨从这一次开始,把“脊樑”评选查个水落石出,看看背后的黑幕,究竟是些什幺东西 。相关评论“脊樑”奖如何不被“戳脊樑”同一个主办单位同时推出两个涵义雷同的评奖活动,着实让人看不懂 。两个“脊樑”奖究竟有何区别,别说公众一头雾水,就连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自己也说不清楚:“档案里有电话,你们去联繫那些电话 。”不管主办方如何搪塞推脱,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时下社会评奖活动的乱象丛生 。评奖本来是政府或民间组织基于对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和单位的激励措施,是非常严肃之事 。但如今却成了满世界乱飞的帽子、轮流坐庄的施捨,神州无处不评奖,谁人头上无奖项,你是“中国名牌”、我是“驰名商标”、他是“信得过产品”,重複雷同的奖项多如牛毛,而且动辄以“国”字当头,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以至于有人不得不在品牌的前面冠以“正宗”的标籤,以示区别 。因此,有必要对奖项来一次全面认真清理和规範,合併同类项,突出针对性,唯此才能彰显其权威性和公正性,遏制“奖泛滥”和“奖骚扰” 。既然设奖是为了奖励先进、倡树标桿,奖项的纯洁性和公正度就是维繫其公信力的基础和生命,任何“花钱买奖”都一文不值 。然而,在功利盛行、权钱交易的时下,免费的奖项犹如凤毛麟角般稀缺,公众对诸如“跑奖”、“买奖”、“权力定奖”等评奖黑幕早已诟病良多,“花钱九千八,‘脊樑’抱回家”,不过是“花钱买奖”的又一实例 。因此,去年国家质检总局在推出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质量奖时承诺,“国家质量奖评奖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着实被网友“正面”解读了一番 。笔者以为,为确保各类评奖活动的公正性和信誉度,不管奖项来自官方还是民间,都必须庄严承诺“决不收受奖者和参与者一分钱” 。无论是公众对评奖标準的质疑,还是对入选者资格的争议,抑或是对其种种黑幕的诟病,都无不折射出公开透明的缺失 。以“脊樑”奖为例,人们之所以关注其获奖人选,关键看重“脊樑”的涵义,不是随便什幺人都可以被冠以“共和国脊樑”称谓的 。而鲁迅那段“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樑”的名言,世人皆知,这似乎当属“中国脊樑”的权威定调,只是不知主办方是如何确定评选标準的 。因此,只有对奖项的涵义明确界定,让评选标準、评定程式公开透明,并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舆论的评判,才能确保评奖的公信力和社会的认可度,这不仅有利于对奖项本身含金量的维护,更是对诚信社会建设的引领和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