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祠中学


苏祠中学

文章插图
苏祠中学【苏祠中学】四川省东坡区苏祠中学毗邻闻名中外的“三苏祠”,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原系清朝考棚,新中国成立以前是眉联中、俊川中学,省眉中校址,几经易名,一九九二年定名为“眉山县苏祠中学”,2001年更名为“眉山市东坡区苏祠中学” 。
基本介绍中文名:苏祠中学
类别:公办高中
学校类型:综合
教师职工:126人
学校简介学校现有教师职工126人,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01人,占学校教师数的80%;中学高级教师8人;眉山市国中中心教研组组长2人;学生2476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和“开放、开明、开括”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国中毕业声,每年升学眉山中学、眉山一中的比例均居东坡区第一位,我校输送到高中的学生2000年以来考入清华、北大共5人,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和获奖层次均为东坡区首位;学生每年均获东坡区“学校规範化管理示範奖”,学校现在是“省体育传统项目示範校”、“省体育达标”和“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市校风示範校”“市依法治校示範学校”、“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东坡区首批“名学校”、“区先进党支部” 。学校团委是省、市“五四红旗团委” 。
苏祠中学

文章插图
悠久厚重的历史眉山市东坡区苏祠中学旧址位于眉山老城区三苏祠旁,与大文豪苏东坡的故居仅一墙之隔(2003年因三苏祠扩建,已改建成为三苏祠东园——碑廊) 。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木参天、承袭“三苏”之灵气,被誉为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摇篮 。上溯至清代,这里曾是眉山科举考试的考棚 。1853年,四川学政何绍基(1799~1873)到此督考并题写“三苏祠” 。苏祠国中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四川省眉山师範附属国小” 。随着时代变迁,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正西街国小”“城关一小”,1968年开始附设国中班 。1983年更名为“眉山县眉山镇初级中学” 。1992年更名为“眉山县苏祠初级中学” 。2000年更名为“眉山市东坡区苏祠初级中学” 。自创校以来,学校就与占地百亩的苏家古宅——三苏祠比邻而居 。三苏祠成了学生们的第二堂课:赏三苏书画、观石刻碑文、吟文豪诗词,师生们徜徉于三苏文化的浓厚氛围里,感受着苏轼仁爱博学、务实创新、坚韧乐观的精神,喜得近水楼台之便 。2003年9月,因三苏祠扩建需要,苏祠国中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整体迁入邻近三苏祠的原眉山中学校址 。优良的教育传统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他(指苏轼)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 。” 学校与三苏祠仅一墙之隔 。春去冬来,三苏祠的古朴雅静侵润出苏祠国中的质朴灵秀的个性;寒暑易节,以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的苏祠国中为三苏祠回馈着现代文明的气息 。历史古蹟,现代学校,就这样携手并肩,走出苏祠故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自建校以来,历届师生深受苏轼精神的影响,紧跟时代步伐,修身养德,务实创新,坚韧乐观,仁爱博学,形成了团结协作,乐观进取、务实创新的校风 。先进的办学理念苏祠国中校训厚德、博学、笃行《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礼记·中庸》第十九章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而苏祠国中校训的意思是:人生要刚毅而自强不息,修养美德,仁爱乐观;学习要广泛猎取,开放胸襟,全面发展;做事要踏实而坚持不懈,践履所学,知行合一 。办学思想育人为中心,学生为主体 育人为中心:良好的习惯、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是学生成才的保证,也是学校教育正常运转的基础 。我们认为“育人为中心”比“教学为中心”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中的诸多矛盾,围绕“育人”这一中心,要努力形成“四化”道德模式(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管理系统化、德育途径网路化、德育方法多样化),“四育人”氛围(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三结合”育人体系(学校、社会、家庭) 。学生为主体:21世纪的基础教育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提高学生在全面素质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髮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模式,强调“三个转变”的教育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的转变——由消极到积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单一接受式到自主性活动),体现“自主性、民主性、开放性、活动性、创造性”的原则,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苏祠国中的追求苏祠国中的追求:与时俱进,探索改革,向课堂要质量,务实高效 。苏祠国中坚持“育人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放在第一位 。苏祠国中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力提高综合素质,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苏祠国中现每年都有科技周,文化周,体育健康周等多项活动周,还有科技创新大赛、才艺大比拼和校园十大歌手等多项校内娱乐项目 。独特的校园文化苏祠国中依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与时俱进,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富有创意地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进一步加强对三苏文化的传承 。苏祠国中校徽顶部的校名“苏祠国中”用圆润的字型,寓意为厚重的文化积澱和一帆风顺 。中间黄色圆形背景象徵炎黄子孙 。红色由大到小的三撇是“三”的变体,也是三支笔,寓意是三苏文化和三苏精神;绿色也是两只手的变形,蕴含辛勤付出之意,也是充满生命力的两片树叶,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这两个图案组合起来既是一支指引方向的火炬,也是一朵绽放的花,含义是苏祠国中传承三苏精神,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学生们一定会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1853”指的是有史可查的学校最早的存在时间 。外环为跑道,既代表学校之意,也含传承之意 。上部绿底黄字为学校的简称,下部白底绿色字母是“苏祠国中”英文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