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11战斗机


苏-11战斗机

文章插图
苏-11战斗机苏-11战斗机(编号:苏-11 , 北约代号:Fishpot-C , 译文:捕鱼笼-C , 通称:苏霍伊苏-11) , 是苏联一型单发超音速喷气截击机 。
【苏-11战斗机】苏-11战斗机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製 , 因苏霍伊设计局在1949年经历了解散重组 , 因此苏-11编号被使用过两次 。分别为1947年的苏-11双发亚音速喷气战斗机和1961年的苏-11单发超音速喷气截击机 , 下文分别简称为苏-11(1947)和苏-11(1961) 。由于苏-11(1947)并未进入服役 , 所以一般情况下苏-11指苏-11(1961)超音速截击机 。
苏-11战斗机(1947)在苏-9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发动机舱上移到机翼内 , 发动机中轴基本和机翼齐平。但是苏-11的最终试飞鉴定是不适宜于投入大批生产 , 因此而停产 。
苏-11(1961)和苏-9在外形上不容易分别 , 苏-11的进气锥更大一些 , 以容纳较大的 Orel 雷达 , 并挂载射程更大的雷达半主动制导空对空飞弹 。该型于1966年停产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苏-11战斗机
英文名称:Su-11 Fighter
研製时间:1958~1961年
国家:苏联
飞机类型:战斗机
研製单位:苏霍伊飞机设计局
发展沿革历史研製苏霍伊设计局在1944年开始设计苏-9双发喷气战斗机 , 使用了仿製于德国Jumo004的RD10喷气发动机 , 飞机总体外形类似于使用相同发动机的德国Me262“燕子”战斗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 该型最终未能进入服役 。
苏-11战斗机

文章插图
苏-11(1947)双发喷气式战斗机苏霍伊设计局在1946年开始研製苏-9战斗机的改进型:苏-11 。苏-11 的基本外形和苏-9 相同 , 但根据风洞测试的结果将发动机从翼下吊装改为机翼内安装从而减小了干扰阻力 , 此外採用两台推力更大的留里卡 TR-1 发动机 。TR-1是阿基普.留里卡设计的苏联自己的第一代喷气发动机 , 推力达到1500公斤 , 这也是苏霍伊和留里卡长期合作的开始 。1947 年 5 月 28 日 , 希亚诺夫操控苏-11 作了首飞 , 8 月 3 日 , 苏-11 参加了土西诺航空节 。但 TR1 最后只达到 1300 公斤的推力 , 没有达到 1500 公斤的设计指标 。改进型 TR1A 还需要时日 。苏-11 的进一步试飞暂停 。试飞中也发祥苏-11 有高速时方向安定性问题 。苏-11一共进行了 54 次试飞 , 累计 21 小时 8 分钟 , 起飞重量达到 6350 公斤 , 海平面速度 940 公里/小时 , 3000 米中空速度 910 公里/小时 , 升限 13000 米 。苏-11 的最终试飞鉴定是不适宜于投入大批生产 。随后苏霍伊在苏-11的基础上设计了改进型的苏-13战斗机 , 但苏-13连原型都没有製造就又下马了 。新机研製苏-11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 由苏联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在苏-9拦截机基础上 , 发展而来的一种单座单发三角翼高空拦截机 。
苏-11战斗机

文章插图
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在五十年代重组后 , 主要承担拦截机的研製 。当时苏联领空时常遭到美国U-2侦察机的入侵 , 同时携带核武器的美军战略轰炸机 , 就驻扎在苏联的家门口 , 迫使苏军高层大力开发高空高速拦截机 , 以作为反制手段 , 维护领空安全和国家声誉 。在这样的形势下 , 苏霍伊和米格、雅克、甚至图波列夫设计局都投入力量开发拦截机 , 这其中 , 以苏霍伊和米格的竞争最为激烈 。苏霍伊设计局在五十年先后研製了苏-7、苏-9两型拦截机 , 二者採用相同的发动机(AL-7) , 机身尺寸相当 , 均为单座单发 , 主要区别在机翼翼型的选择 , 苏-7採用大角度后掠翼 , 苏-9採用三角翼 。随着技术的进步 , 苏霍伊设计局在设计苏-9的同时 , 在T-3基础上 , 于1958年又推出了一款T-47试验机 , 这款飞机採用了更为先进RP-“猎鹰”火控雷达 , 与之配套K-8M(AA-3)空对空飞弹 , 无论射程、威力都比苏-9携带的AA-1要先进 。1959年9月底 , 设计局试飞结束 , 移交国家鉴定试飞 。根据试飞结果 , 苏霍伊决定採用加大推力的AL7F-2发动机 , 採用和苏-9相似的措施加大内部载油量 。1960年春改装完成 。新飞机採用新的雷达罩 , 自动调节的进气锥 , 改进的进气道防喘振旁通门 。1961 年6月28日 , 全系统的截击试验通过国家鉴定 , 编号苏-11投产 。苏-11和苏-9相比外形变化极小 , 主要是更换了雷达—武器系统 , 机首激波锥内装一部RP-11火控雷达 , 该雷达搜寻距离远 , 体积较大 , 导致苏-11的机首进气道加大 , 被空勤人员戏称为“会飞的管子” 。苏-11的武器是机翼挂架携带的两枚K-8M型雷达和红外製导的中距空对空飞弹 , 最大射程19公里 , 发射重量225公斤 , 通常採用一枚雷达半主动制导 , 另一枚红外被动制导的挂载模式 , 以增加攻击成功的机率 。该弹不具备迎头拦射能力 , 也不适合空中格斗 , 但在当时 , 这种武器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空对空武器 。苏-11没有安装机炮 , 在机身脊背处有可拆卸的电缆导管 , 是其区别于苏-9主要识别标誌 。和苏-9相比 , 苏-11的基本飞行性能有所下降 , 但更加先进的武器系统远远超过了飞行性能的损失 , 使苏-11成为更有效的截击机 。按照部长会议的决定 , 苏-11也在新西伯利亚投产 , 在苏-9生产于1962年结束时立刻转产苏-11 。由于苏-11相对于苏-9的结构改动不太大 , 转产十分顺利 。1961年7月在莫斯科土西诺航空节上 , 苏-11携带AA-3首次露面 , 对欧美很有震撼力 , 直到七十年代 , 美制第三代战斗机(如F-15)研製时 , 苏-11仍为主要超越对手(显然高估了该型的战力) 。但该型由于在服役初期发生过重大事故 , 加上苏联高层在苏-11和雅克-28截击机的选择上 , 摇摆不定 , 没有给予支持 , 导致苏-11产量较小 , 只有108架 , 服役后一段时间得不到部队的认可 , 在1966年即停产 。苏-11在苏联诺沃斯比尔斯克的153飞机厂生产 , 该厂也是苏-9的主要生产厂 。苏-11在服役期内没有出国部署和击落载人航空器的记录 。随着苏-15、米格-25 , 以及图-28等拦截机在六十年代后期的试飞和投产 , 苏-9/苏-11很快即显得过时 , 其头部进气限制了大型雷达的安装 , 也失去了改进的余地 。该型飞机在八十年代开始退役 , 苏联解体前全部除役 。由于苏-11服役数量少 , 保密工作到位 , 在苏联解体前 , 外国对其知之甚少 , 保持了神秘感 , 在独立国协国内多家航空博物馆有实物藏品 。性能数据乘员:1人翼展:8.536米(8.43 苏-11-8M)长度:17.546米(18.29米 苏-11-8M)高度:4.7米(4.88米 苏-11-8M)机翼面积:34 平米后掠角:57°展弦比:2.32空重:8562千克(苏-11-8M为9000 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3986千克(苏-11-8M为13600 千克)动力系统:装1台留里卡(Lyulka)设计局AL-7F-1发动机 推力:96千牛载油量:31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高度 11,000米) 2.2马赫(2,340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7000米航程(带副油箱) :1710千米作战半径:500千米爬升率:136.7米/秒翼载荷:400千克/米2推重比:0.7起飞滑跑距离 :1100米着陆滑跑距离:(无减速伞):1000-1200米武器:R-98 (AA-3 )空对空飞弹 4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