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新协定与新算法

无线通信新协定与新算法【无线通信新协定与新算法】本书有3部分、共分12章 , 包括移动通信发展概述、LTE概述、LTE物理层协定、LTE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套用于LTE的联合编码调製技术、适用于LTE的联合编码调製分集技术性能仿真、无线区域网路发展概述、IEEE 802.11ac标準介绍、IEEE 802.11ah标準介绍、IEEE 802.11ad标準介绍、适用于无线区域网路的联合编码调製分集技术、无线体域网标準介绍等内容 。
基本介绍书名:无线通信新协定与新算法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数:390页
开本:16
品牌: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吴湛击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712120049X
内容简介《无线通信新协定与新算法》详细介绍了适用于健康信息採集的未来超短距无线体域网协定标準IEEE802.15.6协定最新进展 , 引导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 提高技术标準优势 , 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电子系统方面的研究生教材 , 也适合作为LTE或IEEE802.11协定标準方面的研发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第1部分背景及概述 第1章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1.1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2目前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 1.3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4本书结构 1.5本章小结 第2部分LTE标準介绍 第2章LTE概述 2.1LTE简介 2.2LTE启动背景 2.33GPP简介 2.3.13GPP的组织结构 2.3.23GPP技术规範的版本划分 2.4LTE技术特点 2.5LTE基本需求 2.5.1峰值速率和峰值频谱效率 2.5.2小区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2.5.3语音容量 2.5.4移动性和小区範围 2.5.5广播模式性能 2.5.6用户平面时延 2.5.7控制平面时延和容量 2.6LTE无线传输技术介绍 2.6.1双工方式 2.6.2多址技术 2.6.3MIMO技术 2.7LTE与HSDPA、WiMAX对比 2.7.1调製技术 2.7.2ARQ机制 2.7.3资源管理调度机制 2.7.4网路结构 2.8本章小结 第3章LTE物理层协定 3.1物理层概述 3.1.1协定框架 3.1.2物理层功能 3.1.3物理层协定概要 3.1.4帧结构 3.2上行物理信道与调製 3.2.1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 3.2.2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粒子 3.2.3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3.2.4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3.2.5参考信号 3.2.6伪随机序列产生 3.3下行物理信道与调製 3.3.1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 3.3.2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粒子 3.3.3下行物理信道的一般结构 3.3.4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3.3.5物理多播信道 3.3.6物理广播信道 3.3.7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3.3.8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3.3.9物理HARQ指示信道 3.3.10参考信号 3.3.11同步信号 3.3.12OFDM基带信号的产生 3.3.13调製和上变换 3.4本章小结 第4章信道编码与物理过程 4.1复用与信道编码 4.1.1一般流程 4.1.2上行传输信道和控制信息 4.1.3下行传输信息和控制信息 4.2物理层过程 4.2.1同步过程 4.2.2功率控制 4.2.3随机接入过程 4.2.4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相关过程 4.2.5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相关过程 4.2.6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过程 4.2.7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过程 4.3物理层测量 4.3.1UE/E—UTRAN的测量控制 4.3.2用于E—UTRA的测量能力 4.4本章小结 第5章LTE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5.1资源映射与调度 5.1.1下行资源映射 5.1.2上行资源映射 5.1.3资源调度和CQI测量 5.2协定框架 5.2.1协定总框架 5.2.2无线接口协定栈 5.2.3层1(L1)协定框架 5.2.4层2(L2)协定框架 5.2.5层3(L3)协定框架 5.3本章小结 第6章套用于LTE的联合编码调製技术 6.1联合编码调製分集技术背景 6.2联合编码调製分集技术概述 6.3适用于LTE的联合编码调製分集技术 6.3.1适用于LTE的JCMD—SISO—OFDM系统 6.3.2适用于LTE的JCMD—MIMO—OFDM系统 6.3.3适用于LTE的联合编码调製分集关键技术 6.4适用于LTE的JCMD—SISO—OFDM系统仿真分析 6.4.1仿真参数 6.4.2最优旋转角度 6.4.3仿真曲线 6.4.4仿真总结 6.5适用于LTE的JCMD—MIMO—OFDM系统仿真分析 6.5.1最优旋转角度 6.5.2仿真曲线 6.5.3仿真总结 6.6本章小结 …… 第3部分IEEE802.11无线标準介绍 术语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