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故居( 五 )


蒲松龄故居

文章插图
绰然堂据记载,绰然堂曾于”清光绪三十年倾圮“,今在原址重建是以纪念蒲松龄创作写书育人三十年之业绩 。转过“绰然堂”向北,正对的是省书法家朱学达题“振衣阁”门前楹联上书:万卷书当南面窗、一帘风拂北窗凉 。这是在绰然堂后修建的一幢与之对称的砖木结构双层楼阁建筑,阁上花窗雕欞,舒朗明快;阁下朱红漆柱承托重荷 。整个阁的外壁饰有飞檐、禅兽、雕栏、花欞 。“振衣阁”是“毕尚书府”藏书之地,有万卷诗书”,可供先生任意博览,成了先生的文库 。它为先生搜挟奇闻异事、着书立说提供了不少文献资料 。因此,素日里的软事传闻便很快在天才的笔下“遂以成篇” 。振衣阁走进下层阁楼里,墙上挂有先生的画像 。他身着岁贡生服(生前没坐官,71岁官府授贡生) 。正襟端坐,室内设有古玩架、先生曾用过的双耳瓶、暖手炉、笔筒架等陈列其上,给室内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典雅 。
蒲松龄故居

文章插图
振衣阁万卷楼登上阁楼上层,园内别致的圆心亭、绚丽的霞绮轩、奇特的卧龙石等大小各异、二十余景历历如画,尽收眼底,教人心旷神怡,难怪多次被先生写进其作品中呢 。这振衣阁是先生写作的地方,先生知识渊博,却屡试不第,一生怀才不遇,从而激起了他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决心以志怪的艺术,假笔于花妖狐魅、精灵怪异以超尘绝俗的笔,游刃于鬼狐世间,抒发自己内心愤郁的情感,并暴露和鞭挞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抚慰善良人受创的心灵 。他在一道题为《感愤》的诗中曾这样写:“漫问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北邙芳草年年绿,碧血青怜恨不休” 。道出了先生髮愤着书,妙笔写尽人间不平事,“生花”绘出月下女儿情,不成书誓不罢休的志向和决心 。
蒲松龄故居

文章插图
万卷楼聊斋志异先生白天舌耕育桃李,夜晚在此挥毫泼墨、洒洒点点笔耕着文章,他聚平生之力完稿并日臻完善了《聊斋志异》一书 。于是灯下写道:“……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此外,先生还在余暇,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曲、赋、文、铭、、书启、引、序、疏等 。如今振衣阁里有蒲松龄伏案写书的塑像和有几面本书的书架 。桌子上则摆有先生生前的若干手稿、着作等 。
蒲松龄故居

文章插图
《聊斋志异》写作之余见情思景,可以想见,先生每每写得倦了,就走出来在这“万卷书档南面窗,一帘风拂北窗凉”的振衣阁上调理一下文思 。驻阁凭栏,会看到楼下有一株冠径8.5米的“蝴蝶松”(五针松)形态奇特,别具风韵,它那虬曲的枝丫,树冠如伞,虽不见当年色凝翠碧的繁茂风姿,但仍似超然挺拔,挥身欲跃 。宛若一只振须展翅、翩翩欲舞的巨蝶,又犹如先生那“愤世嫉俗”的风骨和顽强性格 。全让它再现出来!给人以跃跃欲试、奋飞搏击之感而顿然精神抖擞 。据传,先生下课、写作之后,常来这蝴蝶松下,观赏解闷、寄託情思 。阁旁下的楼来,阁旁东西两侧各有一间青砖白缝的厢房 。东厢房内有根据聊斋故事製作的工艺人物造型 。可以看到红玉、冯相如、郎玉柱、颜如玉同登一堂,人物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西厢房内,陈列着全国各地书画名家之精品、荟萃四壁 。这些作品匠心独运,情溢笔端,其中一幅“诗书传世醒人志,画幅纵留天地久”,倾吐了对先生之敬仰,抒发了对《聊斋》之厚爱 。启示漫步于蒲松龄书馆,使人们仿佛看见“婴宁女笑站柳梢迎远客,留仙翁漫步书馆盼知音” 。睹物思人,不免发些思古之幽情,驻足追思,展开先生塾师生涯的冗长画卷,星转斗移,日炎月明,尽力度过了三十八个春秋,同时完成了《聊斋志异》、《蒲松龄集》中的大量篇章 。但是,先生人生道路的主流,不是吟花咏月,不是小说诗赋,而是在乡土教育和急庶民所需等社会活动上做出的贡献 。他的教书思想、方法、作风和与学生之间的关係,至今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其他信息“蒲公应无恙,当喜书馆处” 。若这位“聊斋”先生九泉有知,看到如今的蒲公龄书馆,看到第二故乡的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定会拈鬚微笑,逸兴湍飞,用那支生花妙笔再为他的第二故乡撰写新的奇文妙篇笔者清明节期间与家人一同前往淄博旅游,结果聊斋园与蒲松龄故居混淆概念,游客大多慕名蒲松龄故居而去,聊斋园建在蒲松龄故居旁边的停车场上,外地游客对淄博不熟悉的,一下车看见聊斋园打着蒲松龄故里的旗号就会认为聊斋园就是蒲松龄故居,真正的蒲松龄故居实际是在停车场旁边的村子里,车辆无法进入,所以外地游客往往以为聊斋园就是蒲松龄故居,真正的蒲松龄故居门票为40元,而聊斋园的门票竟然为80元 。两个小景点竟然收门票120元,比济南的趵突泉和大明湖还要贵许多 。这些蒲松龄不肖子孙搞得蒲松龄故居充满铜臭,两帮人划地为牢,各赚黑心钱,如果“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蒲松龄先生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笔者买票进入聊斋园时后面有几个外地的学生也将聊斋园当成了蒲松龄故居,蒲松龄故居又名蒲松龄纪念馆,而在聊斋园中有一建筑群起名为蒲松龄艺术馆,两者所用字型完全一样,聊斋园为当地村民为了挣钱所后来修建的,蒲松龄故居为当地文化馆占有的古代建筑群,文化馆惧怕当地村民,所以蒲松龄故居藏在村落之中连个指示牌都没有,倒是聊斋园的广告入目皆是,外地游客被误导到聊斋园也就不奇怪了 。笔者认为这种旅游诈欺虽然防不胜防但是有必要在这里儘可能的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提醒儘可能多的人,在去旅游景点旅游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马虎大意,花了冤枉钱,看了自己并不想看的人工景点,毕竟大家的时间和金钱都有限,谁也不想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不想花的地方 。大家看了这篇文章,虽然不一定来淄博旅游,但在别的旅游景点,这种诈欺行为也不在少数,我的一位朋友就有过花钱参加旅行社,结果却游了假长城的经历,请大家为了自己的权益儘量转发,毕竟能避免少一个人上当,就儘量多避免一个人上当 。现在各地旅游景区管理混乱,李逵李鬼分不清楚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各地的旅游部门为了利益,又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为消费者,只能自己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我又在网上仔细查了一下这两个景区的情况,这两个景区早在80年代实际为一个大的景区,2000年以后,这两个景区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为营,又重新划分为了两个不同的景点,而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却完全没有对消费者做一个应有的说明,而是各自为营,各挣自己的黑钱,这两个景点共同属于淄博市境内的蒲家庄,进入景区时,游客会在庄门口看见一个总的景区门的大牌坊,而这两个景区的介绍,你在百度中搜寻时,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含混不清,就算你做足功课去,你也会以为他们卖的是通票,另人防不剩防,而当地旅游部门却对这种行为视若无睹,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