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郑国公(中国古代一等公爵)【中国古代一等公爵 郑国公】郑国公,中国古代一等公爵 。历朝封郑国公者凡31人,其中出名者有李神通、李光弼、王世充、魏徵、富弼、完颜雍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郑国公
外文名:Zheng Guogong
官爵:郑国公
受封者:魏徵,严武等
属性:国公封号
北周郑国公达奚武达奚武(504年—570年),字成兴,複姓达奚,鲜卑族,代郡(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 。西魏府兵十二大将军之一 。初为贺拔岳所赏识,举任别将,因功升为羽林监、子都督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杀,投归宇文泰,任中散大夫、都督,封须昌县伯 。大统初年(535年),出任东秦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进爵为高阳郡公 。大统二年(536年),大败东魏军,生擒东魏将领窦泰 。大统四年(538年),击退东魏高欢,斩杀其司徒高敖曹 。大统十七年(551年),达奚武夺取南梁城池,自剑阁以北全都平定 。武成初年,改任大宗伯,进爵为郑国公,食邑一万户 。天和五年(570年)十月,达奚武去世,终年六十七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傅、十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号桓 。达奚震达奚震(?―约581年),字猛略,鲜卑族,代郡人,太傅、郑国公达奚武之子,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将领 。天和七年(572年),达奚震袭封父亲郑国公的爵位,出任金州总管、十一州九防诸军事、金州刺史 。达奚震少时勇猛,善于骑射,深得北周文帝宇文泰称讚 。官至上柱国、大宗伯 。达奚震多次率军征讨北齐,都能建立战功 。达奚震虽为武将,但能引导民众教化百姓,很有治国方略 。隋朝开皇初年(581年),达奚震去世 。怡昂怡昂,名将怡峰之子,本来複姓默台,怡峰因避难改姓怡 。袭父爵华阳县公,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后来以怡峰生前的功劳,晋升郑国公 。隋朝郑国公李神通李神通(577年―630年),本名寿,字神通,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堂弟,唐朝宗室、将领 。大业十三年(617年),唐高祖在太原起兵,李神通与柳崇礼等人举兵回响,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唐高祖授任他为光禄大夫 。攻克长安后,李渊拥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自封唐王 。李神通官拜任宗正卿,封郑国公 。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不久改封淮安王,任山东道安抚大使 。武德四年(621年),授任河北行台左僕射 。武德五年(622年),随军平定刘黑闼,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拜任开府仪同三司,赐封食邑五百户 。贞观四年(630年),李神通去世,追赠司空,谥号靖 。王世充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 。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王世充自小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 。他曾带军到雁门勤王 。公元617年,被李密战败,入据洛阳 。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后,他与元文都、卢楚等拥越王杨侗为帝 。王世充官拜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不久,王世充大破李密,招降瓦岗众将 。后晋封郑王 。公元619年废杨侗,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 。公元621年,李世民击败王世充,郑亡 。同年七月,王世充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唐朝郑国公魏徵魏徵,字玄成 。巨鹿人 。曾任谏议大夫、尚书左丞、秘书监参与朝政、检校侍中、侍中、特进知门下省事、太子太师、左光禄大夫、相州都督、司空,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着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叔玉魏叔玉,魏徵的长子,袭封郑国公 。官至光禄少卿 。本来唐太宗李世民把女儿新城公主许配给他,后来因为李世民很生魏徵的气,便取消了这门亲事 。魏膺魏膺,魏叔玉之子,魏徵的孙子,袭封郑国公 。张亮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郑州),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亮早年以务农为业,后投靠瓦岗,隶属于徐世绩部下,随徐世绩降唐 。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 。在洛阳招募私党时,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后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 。贞观年间,张亮历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大都督长史、工部尚书、洛州都督,封郧国公,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后揭发侯君集谋反,改任刑部尚书;曾担任沧海道行军大总管,随军远征高句丽 。张亮宠信术士,由此逐渐萌生异志,并收有养子五百人 。贞观二十年(646年),张亮被告谋反,斩于西市 。《旧唐书 卷三 本纪第三》记载:“二十年三月己丑,刑部尚书、郑国公张亮谋反,诛 。”不知道是否笔误 。在其本传里面则记载:他封鄅国公,进封郧国公 。没有郑国公的记载 。李遵李遵,宗室,宗正卿,封郑国公 。鱼朝恩鱼朝恩,唐朝的擅权宦官 。唐玄宗时入宫当太监 。安史之乱发生后,随唐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封郑国公 。唐代宗时,最后被宰相元载设计缢死 。李逢吉李逢吉,字虚舟,系出陇西 。父李颜,有锢疾,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 。举明经,又擢进士第 。范希朝表为振武掌书记,荐之德宗,拜左拾遗 。元和时,迁给事中、皇太子侍读 。改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 。未已事,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长庆四年封凉国公,宝曆元年晋封郑国公 。杨知庆杨知庆,隋朝皇族,杨达的孙子,唐玄宗元献皇后杨氏的父亲,武则天的表亲 。天授中,以武则天母族,追授杨知庆,左千牛将军,赠太尉、郑国公 。李光弼李光弼(708年-764年),李楷洛之子,唐朝名将,契丹族 。公元749年(天宝八年)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封蓟郡公 。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加司空、兼兵部尚书,仍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魏国公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八月,唐肃宗再次诏李光弼入朝,升侍中,改封郑国公 。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李光弼进封为临淮郡王,赐铁券,图形凌烟阁 。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 。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 。追赠司空、太保,謚曰武穆 。杨再思杨再思,武周时代和唐中宗时担任宰相 。爵位从弘农县男、郑县侯、弘农郡公,一直升到到郑国公 。严武严武,字季鹰,华州华阴人 。唐朝工部侍郎严挺之之子 。曾大破吐蕃,以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严绶严绶,严挺之的族孙 。严绶本人在唐代宗大曆年间进士及第,迁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原尹、御中大夫、北都留守和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 。唐宪宗元和元年,镇压杨惠琳叛变有功封为扶风郡公 。元和四年,严绶奉如入朝,被任命为尚书右僕射,因与朝士不恰,出镇荆南,进封郑国公 。由于他不是将才,唐宪宗于是改任其为太子少保、检校司空,不久,严绶病重,又进位太傅,食封加至三千户 。822年5月,严绶死于长安,终年77岁 。韩滉韩滉(723年-787年3月19日[1-2]),字太沖,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 。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 。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 。乾元二年(759年),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 。大曆六年(771年),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 。大曆十四年(779年),改任太常卿,又出任晋州刺史 。累官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观察使 。泾原兵变时,淮、汴震骚,韩滉训练士卒,完靖东南,又转输江南粟帛,得朝廷依赖 。贞元元年(785年),加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 。贞元二年(786年),封晋国公 。贞元三年(786年),韩滉去世,年六十五 。获赠太傅,谥号“忠肃” 。后周郑国公折从阮折从阮(891年--955年),初名折从远(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之讳,故改名折从阮),字可久,云中(今山西大同)人,羌族折掘氏后裔[1],麟州刺史折嗣伦之子,五代十国时期着名将领 。折从阮初为后唐庄宗牙将,后升任府州刺史 。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他在府州驻守 。开运元年(944年),后晋与契丹败盟后,他攻取契丹十余座城池,每次作战必胜 。后升任府州团练史、朔州刺史、振武军节度使等 。后汉时期,在府州设永安军,以折从阮出任永安军节度使,封岐国公 。后周时期,折从阮镇守北方边塞的宣义、保义、静难三镇,担任节度使 。因镇守边关有功,加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封郑国公 。显德二年(955年),折从阮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追赠中书令 。宋朝郑国公张昭张昭(894年-972年),本名昭远,字潜夫 。五代官员、藏书家 。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朝,官至任吏部尚书 。宋朝乾德元年进封为郑国公,后改封陈国公 。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卒,年七十九 。着述颇多,曾有《纪年录》20卷、《名臣事迹》5卷、《嘉善集》50卷等,均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收1首 。富弼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历知县﹑签书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判官厅公事﹑通判绛州(今山西新绛)﹑郓州(今山东东平),召为开封府推官﹑知谏院、知制诰、枢密副使、知郓州、青州,枢密使,进封“郑国公”,出判亳州 。夏竦夏竦(985—1051)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文学家 。夏承皓次子,字子乔 。仁宗皇祐己丑年(1049)进郑国公;仁宗皇祐辛卯年(即公元1051年)农曆九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赐謚“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治军尤严,敢诛杀,对疾病死丧者,则抚循甚至 。着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 。宋庠宋庠(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 。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 。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 。治平三年(1066年)卒,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 。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 。诗多秾丽之作,着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史弥忠史弥忠,字良叔,鄞县(今宁波)人 。史渐的长子,宰相史嵩之的父亲 。卒后赠少师,被封为郑国公 。金国郑国公完颜谩都诃完颜谩都诃,金景祖完颜乌骨乃之子,母温迪痕氏,隋国公完颜阿离合懑之胞弟 。卒后封郑国公,谥号定济 。完颜雍金世宗完颜雍(1123年―1189年),原名完颜褒,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母贞懿皇后李氏,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189年在位,对金朝中期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 。皇统间,以宗室子例授光禄大夫,封葛王,为兵部尚书 。贞元三年,东京留守,进封赵王 。正隆二年,例降封郑国公,进封卫国公 。三年,再任留守,徙封曹国公 。正隆六年(1161年),登基为帝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二日,完颜雍病逝于中都宫中的福安殿,享年六十七岁 。蒲察蒲刺蒲察蒲刺,金睿宗完颜宗辅的钦慈皇后蒲察氏的祖父 。金睿宗没有当过皇帝,他的儿子完颜雍即位,为金世宗,追封他为金睿宗 。并追封他的生母完颜宗辅的妾侍李氏为贞懿皇后、完颜宗辅的正室蒲察氏为钦慈皇后 。蒲察氏的祖父蒲察蒲刺追封司徒、郑国公 。元朝郑国公奥鲁赤奥鲁赤(1232—1297),蒙古札剌儿部人,曾祖豁火察儿,祖父朔鲁罕,父亲忒木台 。早年为蒙哥宿卫,随蒙哥征蜀 。至元五年(1268),以万户从攻襄阳,后随伯颜攻南宋 。宋亡后,升至中书左丞行宣慰使 。十八年,平湖南周龙、张虎起义,拜行省右丞、荆湖等处行枢密院副使 。二十三年,以湖广地省平章从镇南王脱欢征交趾 。后改任江西行省平章、湖广行枢密院事等职 。大德元年春三月卒,年六十六 。赠金紫光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追封郑国公,謚忠宣 。脱桓不花脱桓不花,奥鲁赤之子 。行省左丞、蒙古军都万户 。从世祖征乃颜有功 。又佐仁宗入定内难,拜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进左丞相 。卒,赠守忠翊正济美演德功臣、上柱国,追封郑国公,謚宣简 。崔斌崔斌(1222年—1278年),字仲文,元初马邑(今山西朔州朔城区)人 。警敏多智,魁岸雄伟,善骑射,特长于文学,且达于政术 。中统初年,拜左司马郎中,后任中书省左丞 。每当大臣争执不决,常以数言决之 。在忽必烈率军南下作战中,“挟盾先登”立下头功 。劝降守将,主张宽待,轻得湖南,深受忽必烈恩宠 。为人耿直,曾揭露权臣阿合马的奸险,海内称快 。后被阿合马诬陷暗杀 。追封郑国公,謚“忠毅” 。崔彧崔彧,字文卿,弘州人 。元世祖器重的人,至元十九年为集贤侍读学士,任为御史中丞 。至大元年七月,赠推诚履正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郑国公,謚忠肃 。明朝郑国公常茂常茂,明朝开国名臣常遇春之子 。其荫父功,继承国公爵位,改封“郑国公”(常遇春原封“鄂国公”) 。
- 公益中国2012年度评选
- 实用中国结技巧大全
- 武书连2013中国独立学院教师绩效排行榜
- 移动怎么退订家庭网 中国移动的家庭网怎么取消
- 龙蛇之孽
- 中国和法国关于互免海运收入税捐的换文
- 汉字 寻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基地
- 向儒先
- 罪加一等的意思 词语罪加一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