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梅


南阳梅

文章插图
南阳梅【南阳梅】南阳梅,惠兰名品,绿花梅瓣 。本品为宜兴顾同荪氏所发现的秘藏品名花 。叶姿,中阔的半立叶性 。叶长一尺五、六寸 。叶肉肥厚,堂堂大方姿势 。花容,三瓣圆头,厚肉紧边,合背分头的半硬兜捧心,尖如意舌,为色绿,平肩开的名花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南阳梅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兰目
科:兰科
属:惠兰属
种:惠兰
简介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历史: 民国时江苏宜兴顾同荪选出,抗战前流传日本 。特徵: 外三瓣长脚圆头,合背半硬捧心,放角刘海舌,红块鲜艳 。一字肩,花色尽绿 。
南阳梅

文章插图
南阳梅历史记载“南阳梅”的时间应在上世纪30年代以后 。日本的《兰华谱》是最早记载南阳梅的兰着:“南阳梅,本品为宜兴顾同荪氏所发现的秘藏品名花 。叶姿,中阔的半立叶性 。叶长一尺五、六寸 。叶肉肥厚,堂堂大方姿势 。花容,三瓣圆头,厚肉紧边,合背分头的半硬兜捧心,尖如意舌,为色绿,平肩开的名花 。附记,本品似较优胜于〔程梅〕 。目前栽培不多 。”留下一帧花叶全照和一帧花容特写照 。自上世纪30年代以后,“南阳梅”一直在日本留传,1966年《东洋兰花物铭鑒》、1973年《中国春兰铭鑒》、1979年《蕙兰铭鑒》、1992年《中国春兰铭鑒》以及《春兰名品鉴赏栽培》、《春兰铭品写真集》、《一茎九华铭花集》分别都有此种的记载或照片 。1973年台湾董新堂《蕙兰专集》中记入了此种:“南阳梅(Cym.Oiwakensis Hay.`Nan-Yong-Mai’):叶广,厚肉,浓绿色,半垂性,长约四十七、八公分 。花梗高出叶上,大花嫣然,破格优美,故属稀品 。小花茎赤紫色,花梗粗长,高约五十公分 。花序井然,每梗着花七、八朵,赤径(茎)中首位,堪与〔庆华梅〕比美 。主副三瓣丰厚,紧边,淡黄绿色,平肩,径约五公分 。捧心大,半硬 。如意舌,幅广,上有红散点 。本种系宜兴顾同孙(荪)氏培养,性质强,繁殖开花均易,惟如栽培管理不良,花带浊色,应注意 。”留下一帧黑白照 。上世纪90年代初,从日本返销的“南阳梅”开始涌入国内,兰友们对“南阳梅”的认识也是这个时期开始 。国内兰着记载较早的应属成书于1992年、发行于1993年元月的《绍兴兰文化》,记载较为简单:“南阳梅,梅瓣,瓣端有尖锋,肉厚,半硬捧,红色如意舌 。”其后出版的有关春兰蕙花的兰着中大多有此品的记载和照片 。北方兰友见到“南阳梅”的时间更晚一些,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或以后,有人多次从日本带回的蕙花中便有标有“南阳梅”的蕙花来 。无花之草难能辨认,有花之草又似“元字”或其它名品(日本返销草中少有冒名顶替的行花) 。兰界里一直有“南阳梅”与“元字”为同种异名的说法,当然也有两个品种的观点 。通州的严雄飞先生与台州的葛新星先生都曾谈到过“南阳梅”与“元字”的区别,很值得参考,现将部分摘录于下 。严雄飞先生谈到两种的区别时说:“元字清道光年间苏州浒关爱蕙人选出 。于1934年被日本人引进 。南阳梅民国年间宜兴顾同荪密藏珍品 。于1936年被日本人引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