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太平洋飓风季时间轴( 三 )


UTC下午18点:第十E号热带低气压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名“希尔达”(Hilda) 。
8月14日UTC早上6点:热带风暴希尔达强度回落为热带低气压 。
8月15日UTC早上6点:热带低气压希尔达消散 。
UTC中午12点:热带风暴吉列尔莫再度退化成热带低气压 。
8月16日UTC凌晨0点:热带低气压吉列尔莫转变成温带气旋 。
热带风暴伊格纳西奥的行进路线8月17日
UTC凌晨0点:第十一E号热带低气压在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卡波圣卢卡斯(Cabo San Lucas)西南方向约830公里海域形成 。
UTC中午12点:第十一E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获名伊格纳西奥(Ignacio) 。
8月18日UTC早上6点:热带风暴伊格纳西奥退化成热带低气压 。
8月19日UTC中午12点:热带低气压伊格纳西奥转变成温带气旋 。
8月25日UTC中午12点:第十二E号热带低气压形成 。
达到最高强度的飓风希梅纳8月26日
UTC凌晨0点:第十二E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标準并获命名为希梅纳(Jimena) 。
8月27日UTC凌晨0点:热带风暴希梅纳成为本季第五场飓风 。
UTC早上6点:飓风希梅纳快速强化成全季第四场大型飓风 。
UTC中午12点:飓风希梅纳达到四级飓风标準 。
8月29日UTC凌晨0点:飓风希梅纳强度减弱成三级飓风 。
UTC早上6点:飓风希梅纳的强度急速滑落,从三级飓风直接降级成热带风暴 。
UTC下午18点:热带风暴希梅纳退化成热带低气压 。
8月30日UTC凌晨0点:热带低气压希梅纳消散 。
9月[编辑]热带风暴奥莉华(即颱风奥莉华)的移动路线9月2日
UTC下午18点:第二C号热带低气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洋面形成
9月3日UTC凌晨0点:第二C)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获名“奥莉华”(Oliwa) 。
UTC下午18点:第十三E号热带低气压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最南端的西南编南方向约600公里海域发展形成 。
达到最高强度的热带风暴凯文9月4日
UTC凌晨0点:热带风暴奥莉华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太平洋,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发布了针对这一天气系统的最后一份公告 。
UTC早上6点:第十三E号热带低气压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命名为“凯文”(Kevin) 。
9月6日UTC早上6点:热带风暴凯文降级成热带低气压 。
9月7日UTC早上6点:热带低气压凯文消散 。
9月9日UTC中午12点:第十四E号热带低气压在曼萨尼约以南约740公里洋面形成 。
9月10日UTC凌晨0点:第十四E号热带低气压成为热带风暴并获名“琳达”(Linda) 。
飓风琳达达到创纪录的最高强度9月11日
UTC凌晨0点:热带风暴琳达达到飓风标準 。
UTC中午12点:飓风琳达急速增强成本季第四场大型飓风 。
UTC下午18点:飓风琳达达到四级飓风强度标準 。
9月12日UTC凌晨0点:飓风琳达成为1997年太平洋飓风季的第二场,也是最后一场五级飓风 。
UTC早上6点:飓风琳达的气压降至902毫巴(百帕,26.64英寸汞柱),最大持续风速达每小时300公里,创下东北太平洋最强风暴的新纪录 。
UTC下午18点:第十五E号热带低气压在夏威夷群岛东南偏东方向约2400公里海域发展形成 。
9月13日UTC下午18点:飓风琳达的强度回落到四级飓风标準 。
热带风暴马蒂行进路线图9月14日
UTC凌晨0点:第十五E号热带低气压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马蒂”(Marty) 。
UTC早上6点:飓风琳达减弱成三级飓风 。
UTC中午12点:飓风琳达弱化成二级飓风 。
UTC下午18点:飓风琳达减弱成一级飓风 。
9月15日UTC中午12点:飓风琳达降级成热带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