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比尼


兰比尼

文章插图
兰比尼【兰比尼】兰比尼位于尼泊尔境内距印度边境苏纳利只有20来公里的边境小镇鲁明迪旁,是善觉王为其夫人兰比尼建造的一座花园 。据说公元前623年5月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夫人摩耶产期将临,按当地习俗回母家分娩,途经兰比尼时,在一棵娑罗树下生下了释迦牟尼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兰比尼
外文名称:Lumbini
地理位置:尼泊尔鲁明迪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
景点级别:世界文化遗产
佛陀诞生的圣地——兰比尼
兰比尼

文章插图
目前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面积7.7平方公里,佛教徒们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称之为圣园,2500多年来前来朝拜瞻仰者络绎不绝 。圣园分为三个区:摩耶夫人祠、菩提树(Bodhi tree)、Puskarni 池、阿育王石柱等古蹟构成园林区;30多个国家佛教组织兴建的寺庙为寺院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各具本国特色的佛塔和寺庙,以及以保护圣地为目的的绿化区 。阿育王石柱(Ashokan pillar)
兰比尼

文章插图
公元前249年,印度伟大的阿育王访问尼泊尔在此立柱来纪念这个圣地 。“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 。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 。”可见这根石柱上有一马头雕塑,被雷电劈倒在地 。从此以后,兰比尼便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直到19世纪末西方考古学家才发现了阿育王石柱,证实了兰比尼的地点 。在后来的勘查发掘中,又发现了不少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时期的遗物 。阿育王石柱如今立在摩耶夫人祠西侧,柱高7.79米,周长2米多,但是马头雕像已不见蹤影,半截石柱有一道伤筋动骨的裂纹,被后人用三道铁箍固定 。石柱离地3米处有婆罗米文字书写的阿育王铭文:“无忧王于灌顶之第二十年来此朝拜,此处乃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 。兹在此造马像、立石柱以纪念佛祖在此诞生 。并特谕兰比尼村减免赋税,仅交纳收入的八分之一 。”印度古代历史如同烟雾缭绕的神话,没有準确的记载 。这些石柱如同镶嵌在时间上的刻度,不仅使印度的一段古代历史有了準确年代,也让人知道佛陀是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物 。摩耶夫人祠(Mayadevi Temple)
兰比尼

文章插图
为纪念和供奉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而建 。帕斯卡尼水坛(Puskarni pond)
兰比尼

文章插图
摩耶夫人生下释迦牟尼的池子,也称“神圣池塘” 。释迦牟尼的传说-Shakyamuni Buddha
兰比尼

文章插图
根据佛传记载,公元前624年,兰比尼属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一天,王后摩耶夫人(善觉王之女,婆罗门教教徒即后来的印度教)在回娘家路上,途经兰比尼花园时,下车沐浴后手攀娑罗双树,从右肋生下一个男婴,这个男婴被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 。他长大后,像凡人一样娶妻生子,过了一段宫廷贵族的享乐生活……但是,王子并没有在宫中长期享乐,而是嚮往济世济民的重大责任 。据说乔达摩·悉达多于29岁出家,随后遍访当时着名的宗教大师,直到35岁时,才在一颗菩提树下悟道,摸索出一条解脱人生痛苦的大道 。
兰比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