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学说


地缘学说

文章插图
地缘学说【地缘学说】地缘学说,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 。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範围内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 。
基本介绍中文名:地缘学说
又称:“地理政治学”
类别: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
性质:理论依据
产生于:19世纪末
出处:《政治地理学》
由来地缘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其《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 。发表了“生存空间论”一文,认为国家就像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有广阔空间 。1917年瑞典政治地理学家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一词 。德国的K·豪斯霍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德国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途径等错误的地缘政治论点,为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服务,遭到地理学界的摈弃,并因此使地缘政治学一度声名狼藉 。地缘政治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形成主要的理论有:1890年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在其《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的“制海权”理论,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 。1914年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提出的“大陆心脏说”,认为谁控制东欧,谁就能统治亚欧大陆心脏,谁控制亚欧大陆地带,谁就能统治世界岛,从而主宰世界 。被称之为“陆权派”,代表作是《历史的地理枢纽》 。40年代,美国国际关係学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边缘地带说”,成为“陆权论”的又一派理论 。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A·塞维尔斯基根据北极地区处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军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S·B·科恩提出了地缘政治战略区模型 。凡此种种地缘政治观点,都过分突出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或某一地区的重要性,并夸大为控制了某一地区就能支配全球,进而要採取相应的战略以达到他们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 。这些观点就连美国《军事战略》一书作者也不得不承认是不现实的 。他们说“统治心脏地区不等于控制了世界岛一样,统治边缘地区也不等于控制了世界岛 。”美国《国家间政治》作者摩根索指出:“地缘政治学是一种伪科学,它把地理因素提高到绝对地位,认为地理决定国家的权力,因而也决定着国家的命运 。”但是这些理论对西方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关记载1、《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说:地缘政治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政治相互关係如何发生影响的分析研究 。地缘政治指出某些固素对决定国家政策的重要性,诸如在获得国家利益,控制海亡交通线,据有战略要地等” 。2、《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说:“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範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缘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係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 。”分类地缘政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一个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係、这也是运用最广的一个界定;二是中等层次的、主要指比一个国家的周边範围更广泛的地区,是区域主义或地区主义的地缘政治;三是大的地缘政治,是世界範围内的地缘政治,把世界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运用这一层次的地缘政治的多是大国、尤其是那些具有世界战暗意图的国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地缘政治在这一层次上多半涉及大国之间的关係 。作用地缘政治是确定国家的利益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理解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是有很大帮助的,是一种有益的工具.但不能把什幺都归于地缘政治,特别是要把地缘政治与国际政治,国家和外交活动等概念区别开来 。这三个概念的关係是较紧密的,其包括的内容也是有重合的,但也有区分,不能混同使用 。特点地缘政治有两个较鲜明的特点:一是它的开放性.任何一种地缘政治都是把一个国家与周边的国家和边区相联繫,把一国与世界各国相联繫,是两国和两国以上的国家之间发生的联繫,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进行地缘政治的活动;二是:任何地缘政治都离不开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互动影响,地缘政治并不是专谈政治而不谈经济和文化 。实际上任何地缘政治的变动都是与经济、文化的变动联繫在一起的 。人们在地缘政治的长期实践中大致形成了七大思维定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地缘政治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是:1、富国强兵是地缘政治关係中的第一要义 。2、地缘政治中可以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它可表述为:一个对你友好并给你带来利益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种利益倍增:同样的.一个对你不友好井给你带来损害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国而使这种损害也倍增 。地缘的远近在这里具有重要的作用 。距离近的国家,相对于距离远的国家来说,对本国的影响会大得多 。3、 地缘政治中没有永恆不变的朋友,也没有永恆不变的敌人 。4、地缘政治的重点会随着地缘经济的重点和周边国家关係的变化而转移 。5.追求大国的保护是小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本能反应 。6.边疆、边界、领上在地缘政治中是重要因素 。地缘首先在于缘边、缘海,因此地缘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缘边政治、边疆政治、领土政治 。7.地缘政治格局的追求目标是地区的实力均衡 。地缘政治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相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举动和发展会对周边国家带来很大影响 。所谓的地缘政治理论,主要是研究地理因素对国家及国家间政治态势,和对国家政治行为的影响 。那幺什幺是一个国家的地理因素呢?它们主要是指国家的疆土的大小、国家的地理位置、国家领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国家的人口和民族的自然属性等要素 。从现实和历史看,一个国家的地理要素对国家的影响方式是多样的,地理状况如位置、地形、池貌及气候等,对一个国家的潜力具有直接影响 。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相比,地理因素对国家的政治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也是较为确定的 。发展史在地缘政治学说中,麦金德的“陆心”说具有重要地位 。麦金德是英国第一个设有地理系的牛津大学地理系的系主任与地理教授,后来,他还担任过着名的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长 。此外,他还是英国国会议员、英国枢密院顾问兼帝国经济委员会主席、英外交部的英驻南、俄高级专员 。可见,他是一位学者兼政治活动家 。在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转变时代,英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特别是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在经济上,十九世纪时期,英国由于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大发展,成为“世界的工厂”,其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居于垄断地位 。而当时,西班牙、葡萄牙及荷兰老牌帝国主义已经衰落,英帝国在世界居于无可争议的地位 。为此,英国对外实行的自由贸易政策 。到十九世纪的后期,工业革命扩散到西欧、中欧,甚至东欧和北美,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工业生产急剧上升,出口量大增,成为英国的竞争对手、英的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 。为了稳住海外市尝英国不得不大力发展殖民地,这样就可以保证英国在该地出售商品、资本输出、原料获取上的控制和垄断 。由此,就引起英国在亚洲、非洲与法、德、俄、日在美洲与美国的竞争与冲突 。在这场竞争与冲突中,对英国来说,可以说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英国与俄国在亚洲的竞争、英国与法国与我国的竞争虽在亚、非的殖民地的彼此接触带,但本质上,还是反映了英伦三岛与欧陆法、德的矛盾 。在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中,英国与南非布尔的战争是十分艰苦 。这些情况标誌过去认为海洋霸权是无敌的遇到了挑战,反映了陆权大国的兴起 。在这种现实巨大变化影响下,麦金德以独特的历史眼光、深刻的巨观空间概念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地缘政治说——“陆心说” 。在1904年,麦金德在地理学会上宣读了他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 。在该论文中麦氏根据地缘政治特点把世界划分为“枢纽地区”、内新月形地区、外新月形地区 。枢纽地区是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部,那里地势平坦、气候不是乾旱就是寒冷、南部为草原和荒漠、北部为泰加林和沼泽,属内陆水系和北冰洋水系,东西和南面为山岭、高原、盆地所阻,西面与东欧平原相联 。内新月形地区是围绕枢纽地区的环形地带 。其东面是东亚佛教领域,南面是南亚的婆罗门教领域,西南是西南亚与北非的伊斯兰教领域,西面是欧陆的基督教领域 。该地区的外缘是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相接触的海岸 。外新月形地区则是其余的世界,其中包括有欧亚大陆以外岛屿,如英国和日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整个南、北美洲和大洋洲 。根据历史,麦氏指出,在枢纽地区的游牧民族,从早期的匈奴人、阿尔瓦人、保加利亚人、马扎尔人、蒙古人,一批批的从这里经乌拉尔山与裏海间隘口和南俄草原,不是借喀尔巴阡山北面的东欧平原,就是借喀尔巴阡南面的多瑙河河谷进入欧洲腹地 。蒙古人向西进军,在俄罗斯南部建有金帐汗国、在西南亚建有伊勒尔汗国 。正是草原民族利用马和骆驼的机动性优势入侵欧洲,才形成欧洲各伟大民族的历史,所以,麦氏称欧洲的文明是反对亚洲长期斗争的结果,应把欧洲的历史看作隶属亚洲的历史 。接着,麦氏称,在哥伦布发现大陆后,西方利用海上航行的机动突破欧洲範围走向世界 。他们利用舰队建立制海权,在内新月形地区和外新月形地区建立大片殖民地 。在陆上,俄罗斯人利用哥萨克人越过乌拉尔山,通过西伯利亚,直达太平洋岸边,接着又进入中亚 。海上与陆上的配合抵消了原来枢纽地区游牧民族的战略优势 。麦氏认为,今天,由于蒸气机的发明、铁路修建,改变了陆上强国的作用,它代替了马和驼驼过去的机动性,恢复了对周边地区的压力,出现了世界政治上的枢纽地区 。针对这一情况,麦氏得出的结论是:“枢纽国家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扩张,使力量对比转过来对它有利,这将使它能够利用巨大的大陆资源来建立舰队,那时这个世界帝国也就在望了 。如果德国与俄国结盟,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 。面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形势,为维持英国的世界地位和海军优势,麦氏为英国提出的对策是:“这样一种事态的威胁,必须将法国与海上强国(即英国)联盟,于是法国、义大利、埃及、印度和朝鲜就会成桥头堡,外部的海军可从这些桥头堡支持来迫使枢纽联盟也部署陆上部队,从而阻止他们集中全力去建立舰队 。”“为了海上国家利益,要和充当陆上桥头堡的法国联合起来,并要力促使德国放弃参与枢纽地区政策的任何企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麦氏看到在德军与俄军的交战中,德军进攻到俄国的波罗的海东岸、乌克兰、亚速海一线 。儘管德国在战争中已经失败,但普鲁士传统力量仍存在,俄国经过革命,德俄两国力量肯定会恢复,他们会一起或单独对海上诸国再次构成威胁 。为此,他于1919年巴黎和会之时,发表其《民主的理想与实现》一文 。在文中他用“陆心地带”代替“枢纽地区”,并且看到东欧的地缘政治上的重要作用,把他的世界地缘政治上“陆心说” 归纳为三句名言:谁控制了东欧,谁就统治了“陆心地带”;谁控制了“陆心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世界岛是欧、亚、非三大陆,由于其相连成一体,故称为世界岛 。东欧是一个多民族地区,长期处于中欧大国和俄罗斯影响下 。巴黎和会根据民族原则分别成立了新国家,使其成为阻止两边国家实现其地缘政治趋势的关键 。在第二次大战中,东欧并未能发挥其阻止作用,德国的失败、苏联的胜利,苏联不仅控制了东欧,甚至驻军于东德,其形势,按麦氏的陆心说来看,是极其优越 。但是,冷战形势下的美苏对立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以苏联解体而使冷战时期的两极对立格局结束 。看来,地缘政治的地理条件毫无问题是世界政局中的重要条件,它还受其他条件所制约,否则,地理条件就会成为环境决定论的宿命哲学 。麦金德的“陆心说”在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方面是一项进展 。首先,他打破长期海权思想,把陆权思想提高到全球战略的高度 。这一点在两次大战中,都可以看到陆权的重要性 。其次,他是从全球巨观角度来观察地理条件的特点,先是注意枢纽地区,然后推向内新月形地区、外新形地区,同时注意其相互在全球战略上的关係与联繫 。第三,是从过去历史的背景上,抓着枢纽地区与外国地区的关係 。这种大的历史观是与全球巨观的地理观相结合形成的时空全球战略 。这种地缘政治上的全球时空思想是麦金德的伟大贡献 。第四,草原民族在历史上的优越地位在于其机动性,麦氏注意到当时铁路出现会给枢纽地区带来新的机动性 。这反映到他对技术的发展与变化会给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麦氏的分析、结论与对策都是围绕大英帝国的衰落形势下,为挽救其失落趋势,大声疾呼要英国注意德、俄两国的发展对英国的致命威胁 。因此,可以说,该学说是有鲜明的时代性 。正是麦氏的这一地缘政治思想产生于世纪之交的那个时代,其三句名言中也反映了当时地理环境决定论流行思想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