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与国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新课程理念与国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文章插图
新课程理念与国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理念与国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并不是单纯的课例的“狂欢”,以至于过分注重细节而失去新课程理念的巨观性 。除了课例,理念、策略也是丛书的基本要素 。书中的理念叙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它在理念的阐述上不是用理论去阐述理论,用概念去解释概念,而是用事实来阐述理念,用教师们最熟悉不过的东西来阐述理念 。就像《谁动了我的乳酪?》一样,讲的是成人童话,说的是人生哲理,用最通俗的形式阐述最深刻的道理,也算是该书追求的一种境界 。书中的行动策略也是具体详尽,可操作性强 。书中的每一个新课程基本理念阐释都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一是理念的基本内涵,二是从课例看理念,三就是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这些行动策略又生动详细地对课例及理念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新课程的实施时的行动原则和纲领 。
基本介绍书名:新课程理念与国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出版社:首都师範大学出版社
页数:209页
开本:16
品牌:首都师範大学出版社
作者:关文信 张明甡
出版日期:2003年5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 9787810644754 
图书目录第一部分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部分 走向生活 基本理念之一 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课例1:圆周角定理推广的套用 课例2:切线等问题 课例蕴含的理念1 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课例3:行销问题 课例4:设计路线问题 课例5:“温度计”教学片段 课例6:“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2 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基本理念之二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课例1:实数的概念 课例2: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课例3:分式的乘除法 课例4:摸彩的问题 课例蕴含的理念1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课例5:自编一次函式或正比例函式的套用题 课例蕴含的理念2 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例6:抽样方法的应 课例7:三角形相似的问题 课例蕴含的理念3 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课例8:勾股定理的推导及套用 课例9: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複习 课例10:四边形认知图式的构建 课例蕴含的理念4 把新知识组织起来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第三部分 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 基本理念之三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例1:积的乘方 课例2:“平方差公式”一课总结 课例3:四边形複习 课例蕴含的理念1 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 课例4:发现平方差公式 课例5:运用平方差公式自编题 课例蕴含的理念2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例6: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解释 课例7:问题训练单之一 课例8:问题训练单之二 课例蕴含的理念3 探究学习的条件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第四部分 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基本理念之四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第五部分 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基本理念之五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六部分 教是为了学 基本理念之六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第七部分 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基本理念之七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第八部分 发展者才是硬道理 基本理念之八 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后记看完最后一页稿子,抬头望着窗外,满眼椰风流韵,“碧海连天绿,琼崖儘是春”,然而,在我的故乡松花江畔却正是飞雪迎春的日子 。遥想故乡不禁使我想起了本书写作那段时光的思想历程 。近十年的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实践使我们发现,从教育内部来讲,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因素不仅有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也有课程与教材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本书的撰写过程就是我们对新课程的学习、认识、研究、实践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的灵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个浴火重生、凤凰涅祭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伟大而又艰巨就表现在这里 。少数专家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创新,上千万中国小教师把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样也是一种创新,而且是一种更伟大的创新 。本书的另两位作者于晓波、苗青都是优秀教研员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课例绝大多数是她们深入基层听课得来的,有的课例是她们指导的观摩课 。参加本书撰写的作者还有:王科生、王振玲、邹焕香 。他们的努力使本书从构想成为现实 。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在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吉林大学仲怀民先生的热情鼓励与鼎力支持,首都师範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在此一併表示感谢! 这本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大地上长出的一株小草,儘管它非常稚嫩,但却顶着露珠,透着生机 。愿这株小草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大地涂抹一丝新绿 。序言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 。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 。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 。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 。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国小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 。前不久,《中国教育报》采访人员在报导中所反映的“课程标準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準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 。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 。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幺、为什幺,更要讲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 。要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撰写了这套《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