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桥街道


漆桥街道

文章插图
漆桥街道漆桥街道隶属于南京市高淳区,位于高淳区东北部,是国家级农业生态综合开发区、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朝阳圩粮田被列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 。漆桥街道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素有“鱼米之乡”美称,以食品、菸草、水果、农副产品为主的批发市场辐射周边地区,是传统农业大镇,工业经济发展较快 。
【漆桥街道】截至2018年底,漆桥街道面积53.63平方公里,人口2.73万人,辖7个社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漆桥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南京市高淳区
下辖地区:3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漆桥居委会河滨路1号
电话区号:025
邮政区码:211302
地理位置:南京市高淳区东北部
面积:53.63平方公里
人口:2.73万(2018年)
方言:高淳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漆桥老街,羊左墓,介子推墓
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火车站:南京站,南京南站、溧水站
车牌代码:苏A
历史沿革据当地《孔氏宗谱》和《民国高淳县誌》所载:漆桥汉代前称“南陵” 。西汉晚期,在南陵地溪河上构木桥通行,为防腐朽并在桥上施以丹桥,地方俗称“漆桥” 。该桥自汉朝就是连线苏南、皖南的交通要道 。桥南和桥北以往建有进出的关卡城楼 。桥与城楼,是古宁驿道的必经之处 。漆桥全长28.6米,宽6.6米,千余年来,几经修葺 。1953年改筑三拱石桥,桥北关卡城门也年久失修而塌 。元朝时期(约1310年左右),据孔氏宗谱记载,孔氏五十四代子孙文昱公来此定居 。明朝嘉靖年间,漆桥镇己属高淳七市之一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衍圣委员建孔氏宗词 。可见孔氏定居此地己有660多年,从定居至建祠300多年,人口逐渐增多,聚居而为集镇 。1949年设漆桥区,1956年撤区改漆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设漆桥镇 。1996年,面积52.5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辖漆桥、四新、港南、早御巷、联盟、仓前、保城、中心、友谊、徐砚、走马埂、舟村、茅山、马家宕、南者、和平、六合、里溪、荆塘、墙围、龙墩、朱岗22个行政村和双牌石居委会 。1998年,面积47.9平方千米,人口8145户265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37人 。2003年,辖双牌石1个社区和漆桥、中心、和平、茅山、双游、双联、荆溪7个行政村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20125104(7个行政村):~200 121漆桥村 ~201 220中心村 ~202 122和平村 ~203 220茅山村 ~204 220双游村 ~205 122双联村 ~206 220荆溪村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20118104:~001 111漆桥社区 ~002 220双游社区 ~003 112双联社区 ~201 220中心村~202 112和平村~203 220茅山村~206 220荆溪村2019年1月28日,江苏省政府公布了《关于同意调整南京市高淳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覆》,高淳区的漆桥镇、东坝镇、桠溪镇、固城镇撤销,分别设立漆桥街道、东坝街道、桠溪街道、固城街道 。行政区划截至2018年底,漆桥街道管理7个社区(漆桥社区、双联社区、和平社区、荆溪社区、茅山社区、中心社区、双游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漆桥居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河滨路1号 。地理环境漆桥街道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东北部,面积53.63平方公里,分别与溧水区和凤镇、高淳区桠溪街道、高淳区固城街道、高淳区古柏街道接壤 。漆桥街道地势东高西低,属典型的半山半圩地区 。人口截至2018年底,漆桥街道人口2.73万人 。交通漆桥街道地理位置优越,S55、S68、S204、S269穿境而过 。境内有长途汽车站一座,车站内有直达南京主城、苏锡常等地的大巴 。距离高淳城区15公里、距离溧水城区30公里 。两地公交可以在双牌石换乘 。境内有公交:溧水22路、高淳106、203、209、诸家、沈家山、杭村、骆山、桥李、固城、穆家庄等村镇公交 。经济综述2003年,漆桥街道社会总产值7353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0513万元,财政收入1950万元,建筑业是漆桥街道的支柱产业,特色经济有养殖业和花卉苗木,集镇商贸繁荣兴旺 。漆桥街道以龙墩水库为主的菜蛋鸭养殖基地规模达50万羽,漆桥街道有6家鸭蛋肉製品加工企业和一家孵化场,逐步形成鸭业经济一条龙的产业链 。台湾新东阳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于1998年来漆桥街道投资,一、二期总投资3600万元,主要生产八宝粥、绿豆汤和矿泉水,三期总投资534万美元,投产肉製品生产线,年产值3000万元,年盈利300万元 。第一产业漆桥街道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属国家级农业生态综合开发区,朝阳圩粮田被列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 。漆桥街道有林地面积1.1万亩,水面养殖3300亩 。并且有深厚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潜力,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逐步形成以经济林果,苗木花卉,畜禽养殖为主的几大产业 。漆桥街道为传统农业大镇,2003年漆桥街道耕地面积26081亩,(水田24875亩,旱地1296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88万元,其中农业5833万元,林业208万元,牧业3780万元,渔业765万元,粮食总产量1328万公斤,单产515公斤;油料总产量380万公斤,单产167公斤 。林地面积10540亩,其中用材林7390亩(松树、毛竹、杂阔)经济林2650亩(其中茶树980亩,板栗250亩,早园竹420亩、其它1000亩),苗木花卉1000亩) 。全年饲养鸡12万只、鸭72万只、鹅5万只、存栏21万只,提供商品肉348万公斤,禽蛋160万公斤,畜禽养殖专业户63户,漆桥街道水产养殖面积3300亩,从业人员65人,水产品产量52万公斤,产值765万元 。第二产业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漆桥街道拥有以机械建材、服装、化工、食品、冶金六大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八宝粥、蚊香、气雾剂、火柴等,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49925万元,销售收入47856万元,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园区,规划起点高、标準高、要求高,区位条件优越,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宝地,一期600亩已全部开发建设到位 。第三产业特色经济发展较快,第三产业突飞猛进 。1993年被命为建筑之乡,漆桥街道建安公司正在申报一级资质,经营範围以土建为主逐步向装饰、装潢、房地产、市政工程等领域延伸、开拓了北京、河北、上海等外地市场 。2003年完成施工产值3.5亿元,增加值8966万元 。以食品、菸草、水果为主的批发市场设施完备、辐射範围不断扩大,带动了漆桥街道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成为漆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社会漆桥街道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集镇建设、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交通、通讯等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街道有日供水3000吨110KV变电所,有线电视通讯网等发展较快,小城镇区域面积达3平方公里 。现代化建设框架已全面拉开,良好的经济基础,便捷的交通条件,突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物产资源,孕育着无限的商机 。旅游漆桥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