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画中“真味” 世界之最48cm是什么

文/王亚楠
齐白石 芭蕉树屋(借山图之四) 30×48cm 1910年北京画院藏
日前,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与观众一同赏白石墨妙,品思辨之道 。此次展览于2019年在希腊雅典展出,借白石老人妙笔来讲述中国文化中的哲学与美学 。
齐白石曾刊刻一枚小章,曰“此中有真味” 。一个“真”字,竟将中国艺术与希腊文化最本质的内涵描绘得恰到好处 。希腊人尚“真”,早期先贤不断追问万物与时空的真理,哲学、数学、科学、艺术……应运而生,成为欧洲文明的起源 。中国人尚“真”,用自己的胸怀去感受生命的真意,宏如浩瀚宇宙,微若花鸟草虫,皆与“我”相通,为“我”所感,经笔墨流淌婉转,绘成丹青画卷 。
不似之似
描刻生命的真实
纵观历史长河,“不似之似”始终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两家对此便有了各自的论述 。荀子云,“形具而神生”,说出了中国人的形神观 。而庄子则言“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这恰恰与柏拉图“三张床”的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道、神、形的相生,一个是理念、现实、艺术的显现 。
然而中国画,就贵在以形写神,不必处处描写,却能与物象契合,寓神情于其中,这便是“不似之似” 。齐白石作画,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似”,是造型的真实,可以通过娴熟的笔墨训练以及日常的对景写生来实现 。而“不似”,则是源自“生命的真实”,往往需要画者脱离了形的束缚并上升到对物象本质的关照,才能提炼与彰显 。
【齐白石的画中“真味” 世界之最48cm是什么】象外之意
体味画外的情思
中国有句古话,“言有尽而意无穷” 。因此,善文者吟诗,旨在言外之味;善乐者赏歌,重在弦外之音;善绘者作画,妙在象外之意 。那么,象外之意,其“意”为何呢?或许,是因物喻志;或许,是为诗造景;或许,是寓以吉祥;又或许,是慨叹平生 。况且,中国画往往讲究诗、书、画、印四绝 。这样,画面中的题跋就成了我们窥探画家心迹的线索 。观者可以读其诗、悟其境,观其跋、感其情,因此能穿越时空,与绘者相通 。
齐白石出身农民,他的画中有中国民间天然自成的趣味,有宗教神话世俗化或者说个人化的表达;齐白石又是一介文人,他的笔下有中国士大夫修身立德的风骨,有词人墨客吟咏诵唱的诗意 。这些,都使得白石之作超越了物象之美而充盈着诗意、道义和人情味 。当我们吟一首“寒夜客来茶当酒”,乍冷的初雪,温暖的烛光,烫一壶清水,折一枝梅花,茶杯两盏,人影一双,唯好茶、老友、梅香,让今夜不同于往常 。画中有诗意,诗中有画境,这正是中国绘画无尽的妙处 。
物我之际
找寻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中国人的哲学观,是既入世又出世的 。他们看待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因此,中国画里的山水,不只是山川、河流、曲径、烟云,它是“我”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存影,是与“我”生命相关的世界 。宏如造化万象,微若花鸟草虫,当其铺陈于画卷,便皆是“我”的体察和观照,皆可与“我”共情和通感 。
齐白石的画饱含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 。他的山水,源自现实的图景,摆脱了“四王”程式化的束缚,并以一种大道至简的方式,传递出中国人对于家园、山川乃至浩瀚宇宙的认识 。他的花鸟草虫,源自对生命的怜爱,折射出中国文人与自然万物相通达的精神气质:亲和世界,以及一花一木、一草一虫,在宏观与微观之间任意游走,体验世间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