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法原理


债法原理

文章插图
债法原理【债法原理】《债法原理》是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作者是王泽鑒 。
基本介绍书名:债法原理
作者:王泽鑒
ISBN:9787301159538
定价:¥34.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1
开本:16开
《债法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02月27日出版《债法原理》第二版ISBN: 978-7-301-22098-6开本: 16开装订: 平字数: 365 千字 页数:368定价: ¥45.00出版日期:2013-02-27丛书名: 民法研究系列《债法原理》运用法释义学、案例研究及比较法阐述民法各编(尤其是总则、债权及物权)的基本原理、体系构造及解释适用的问题 。现行台湾“民法”繫于1929年制定于大陆 , 自1945年起适用于台湾 , 长达六十四年 , 乃传统民法的延续与发展 , 超过半个世纪的运作及多次的立法修正 , 累积了相当丰富的实务案例、学说见解及规範模式 , 对大陆民法的制定、解释适用 , 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希望拙着的出版能有助于增进两岸法学交流 , 共为民法学的繁荣与进步而努力 。作者简介王泽鑒 , 1938年出牛于台北 , 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 , 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曾担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教授 , 并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火学政经学院、澳洲墨尔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现任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 。专攻民法 , 丰要着作有《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8册)、《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沦体系》、《民法概要》、《民法总则》、《债法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民法物权》等 。《债法原理》第二版内容简介“民法研究系列”之一 , 就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 採用请求权基础方法 , 以实例引导法律上的思考 , 本书第一版于2009年在大陆出版 , 广受好评 , 多次加印 , 此次作者针对新修正的法律条文及解释适用进行了修正 , 另增加“变动中的债法”一章 , 对学术成果进行了总结 。《债法原理》一书继续秉持王泽鑒以案说理的写作风格 , 通过列举中外案例及审理过程 , 来介绍债法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 , 同时向我们介绍了现行法律的运行情况 , 以供研究 , 极具实用价值 。《债法原理》第二版目录绪论 变动中的债法一、 序说二、 债法修正与现代化三、 契约自由与基本权利四、 契约缔结成立五、 契约上的义务群与债务不履行六、 缔约上过失七、 定型化契约条款八、 代理九、 无因管理第一章 基本理论第一节 债之关係的结构分析第一款 债之意义及发生原因第一项 债之意义第二项 狭义债之关係及广义债之关係第三项 债之发生原因第二款 债权的性质及相对性第一项 债权的性质第二项 债权的相对性第一目 债权相对性的意义及债权平等原则第二目 债权相对性及物权绝对性的实例解说第三项 债权的物权化第四项 债之涉他关係第三款 债权的实现与自然债务第一项 债权的实现第二项 不完全债权第三项 自然债务第四项 例题解说第四款 债务与责任第一项 债务与责任的意义及发展第二项 责任类型第三项 债权保全与担保制度第四项 债权的交易性第五款 债之关係上的义务群第一项 给付义务第二项 附随义务第三项 先契约义务与后契约义务第四项 不真正义务第五项 债之关係上义务的体系构成第六款 债之关係之有机体性及程式性第二节 债法的体系、任务与发展第一款 债法的编制体系第二款 “民法”债编与民商合一第三款 债法的社会任务与发展趋势第一项 债法的社会任务第二项 债法与特别法第四款 “民法”债编修正第二章 债之发生:契约第一节 契约与契约法第二节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第一款 概说第二款 强制缔约第三款 劳动关係的规範第四款 定型化契约第一项 问题及规範第二项 “民法”第72条规定的适用第三项 “消费者保护法”对定型化契约的规範第四项 新增订“民法”第247条之1规定的解释适用第三节 债权契约的意义、类型及结构第一款 债权契约的意义及其在法律行为体系上的地位第二款 典型契约与非典型契约第三款 要式契约与不要式契约——增订“民法”第166条之1规定第四款 诺成契约与要物契约第五款 要因契约与不要因契约第六款 一时的契约与继续性契约(继续性债之关係)第七款 有偿契约与无偿契约第八款 一方负担契约与双方负担契约第九款 预约与本约第十款 综合整理第四节 契约的缔约第一款 请求权基础的体系构成第二款 要约第一项 要约的概念第二项 要约的成立、生效与撤回第三项 要约的效力:要约拘束力第四项 要约的消灭第三款 承诺第四款 意思实现第五款 交错要约第六款 合意与不合意第五节 契约的效力、好意施惠关係与事实上的契约关係第一款 契约之拘束力与契约之效力第二款 “最高法院”所创设“一般契约之效力”的存废第三款 契约与“好意施惠关係”第四款 “事实上契约关係”的兴衰第六节 契约的解释及契约漏洞的填补兼论契约法律人的教育第一款 契约的解释第二款 契约漏洞的填补第三款 契约法律人第七节 缔约上过失第一款 问题的提出及Jhering(耶林)的 culpa in contrahen 《债法原理》第二版书评作者王泽鑒教授是台湾着名民法学家 , 这是他“民法研究系列”的十六本书之一 。他对民法领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 对两岸学术界具有深远影响 。特别是在大陆民法教学和民法典起草过程中 , 对之多有借鉴 。近年中国民法典立法实践正在推进 , 如何能有效建立健全民商事法律体系 , 需要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 台湾地区民法沿袭德日民法 , 对我们吸收和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提供了便捷途径 。《债法原理》第一版内容简介拙着民法研究系列丛书包括《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册)、《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民法概要》、《民法总则》、《债法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及《民法物权》 , 自2004年起曾在大陆发行简体字版 , 兹再配合法律发展增补资料 , 刊行新版 , 谨对读者的鼓励和支持 , 表示诚挚的谢意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的写作期间长达二十年 , 旨在论述1945年以来台湾民法实务及理论的演变 , 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促进台湾民法的发展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乃在建构请求权基础体系 , 作为学习、研究民法 , 处理案例的思考及论证方法 。其他各书系运用法释义学、案例研究及比较法阐述民法各编(尤其是总则、债权及物权)的基本原理、体系构造及解释适用的问题 。现行台湾“民法”繫于1929年制定于大陆 , 自1945年起适用于台湾 , 长达六十四年 , 乃传统民法的延续与发展 , 超过半个世纪的运作及多次的立法修正 , 累积了相当丰富的实务案例、学说见解及规範模式 , 对大陆民法的制定、解释适用 , 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希望拙着的出版能有助于增进两岸法学交流 , 共为民法学的繁荣与进步而努力 。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民法的教学研究 , 得到两岸许多法学界同仁的指教和勉励 , 元照出版公司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协助、出版发行新版 , 认真负责 , 谨再致衷心的敬意 。最要感谢的是 , 蒙 神的恩典 , 得在喜乐平安中从事卑微的工作 , 愿民法所体现的自由、平等、人格尊严的价值理念得获更大的实践与发展 。《债法原理》第一版目录第一章基本理论第一节 债之关係的结构分析第一款 债之意义及发生原因第一项 债之意义第二项 狭义债之关係及广义债之关係第三项 债之发生原因第二款 债权的性质及相对性第一项 债权的性质第二项 债权的相对性第一目 债权相对性的意义及债权平等原则第二目 债权相对性及物权绝对性的实例解说第三项 债权的物权化第四项 债之涉他关係第三款 债权的实现与自然债务第一项 债权的实现第二项 不完全债权第三项 自然债务第四项 例题解说第四款 债务与责任第一项 债务与责任的意义及发展第二项 责任类型第三项 债权保全与担保制度第四项 债权的交易性第五款 债之关係上的义务群第一项 给付义务第二项 附随义务第三项 先契约义务与后契约义务第四项 不真正义务第五项 债之关係上义务的体系构成第六款 债之关係之有机体性及程式性第二节 债法的体系、任务与发展第一款 债法的编制体系第二款 “民法”债编与民商合第三款 债法的社会任务与发展趋势第一项 债法的社会任务第二项 债法与特别法第四款 “民法”债编修正第二章 债之发生:契约第一节 契约与契约法第二节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第一款 概说 第二款 强制缔约第三款 劳动关係的规範第四款 定型化契约第一项 问题及规範第二项 “民法”第72条规定的适用第三项 “消费者保护法”对定型化契约的规範第四项 新增订“民法”第247条之1规定的解释适用第三节 债权契约的意义、类型及结构第一款 债权契约的意义及其在法律行为体系上的地位第二款 典型契约与非典型契约第三款 要式契约与不要式契约——增订“民法”第166条之1规定第四款 诺成契约与要物契约第五款 要因契约与不要因契约第六款 一时的契约与继续性契约(继续性债之关係)……第三章 代理权之授予及意定代理第四章 无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