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犹大


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犹大

文章插图
犹大(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犹大】犹大(Judas) ,  《圣经》人物 , 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 又称加略人犹大 。据《新约》载 , 生于加略 , 后因为三十个银币将耶稣出卖给罗马政府 , 耶稣被十字架钉死后 , 犹大因悔恨而自杀 。
基本介绍中文名:犹大
外文名:Judas Iscariot
其他名称:茹达斯
神话体系:《圣经》
所属:耶稣
居所:加略
象徵:背叛
背叛经过犹大 , 耶稣基督的12使徒之一 , 路加福音记载 , 在最后的晚餐中 , 当主耶稣宣布了圣餐的意义以及作出立约的宣告之后 , 紧接下去 , 说了一句令当时的众门徒大吃一惊的一句话:“看哪 , 那卖我之人的手 , 与我一同在桌子上 。”(路22:21) 。加略人犹大蒙主拣选为门徒 , 三年与主同在、同行、同桌、同吃;最后竟然以三十块钱(奴僕的价钱(出21:32 , 太26:15)将耶稣卖给仇敌!主耶稣曾经给他许多可以悔改的机会 , 但他仍硬心到底 , 不肯悔改 。按犹太人习惯 , 坐席前主人会与每一位客人亲嘴 , 若是如此 , 主耶稣必也亲了犹大的嘴!未开饭前 , 主耶稣先为门徒洗脚 , 主耶稣也必不会漏掉犹大 , 主耶稣必也洗了犹大的脚!吃饭时 , 主也必蘸饼给犹大吃(约13:26)!但犹大仍硬心不悔 , 按着与祭司长所约定的 , 当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 , “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路22:6) , 领人来捉主 , 并以亲嘴为记号(太26:48-49) , 路加与约翰都提到“撒旦进入犹大的心”(路22:3 , 约13:27) 。
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犹大

文章插图
圣经记载犹大一生的历史展示一个本来可蒙上帝褒扬的人生的悲惨结局 。假如犹大在未踏上耶路撒冷之前就死去的话 , 后世的人就会认为他配列在十二使徒之中 , 为后人所怀念 。若不是他在生命的终了时露出他的本性 , 那就不会留下骂名了 。而今 , 他的品格暴露在世人面前 , 自有用意 , 是要给人一个鉴戒 , 以警告一切像他那样背弃神圣信仰的人 。在逾越节之前不久 , 犹大与祭司们谋划 , 要将耶稣交在他们手中 , 打算在救主常去默想和祈祷的地方捉拿他 。自从在西门家里赴席之后 , 犹大本有机会反省他的计画和所要作的事 , 但他没有改变自己的打算 。他竟为了三十块银钱一个奴隶的身价出卖了荣耀的主 , 让他受侮辱 , 将他害死 。犹大并非一开始就坏到这个地步 。只因他放纵恶欲 , 直到这恶欲支配了他整个人生的动机 。他因作了罪恶的奴隶 , 就把自己献给撒旦 , 任他驱使去乾一切罪恶的事 。跟从基督犹大是在许多人跟从基督的时候 , 成为耶稣门徒之一的 。
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犹大

文章插图
犹大之吻救主在会堂里、海边和山坪上所讲的话 , 使听众陶醉出神 , 他的教训感动了门徒的心 。犹大看到患病的、瘸腿的、瞎眼的 , 从各城各镇成群地来就耶稣;他也看见垂死的人放在他的脚前 。他亲眼看到救主医治病人 , 驱赶邪灵和起死回生的大能作为 。他亲身感觉到基督的能力的凭据 。他已看出基督的教训比他以往听过的都优越 。他爱耶稣 , 并极愿与他同在 。他感觉到自己有改变品格、改变生活的需要 , 并希望自己藉着与耶稣联合而能感受到这种改变 。犹大在十二使徒中占一席地位 , 救主赐给他医治疾病和驱赶邪灵的权柄 。但犹大没有完全献身给基督 , 他虽然接受为基督作执事的职分 , 却没使自己受圣灵的陶冶 。背叛起因基督多次提出他的国不属这世界 , 这话使犹大很不高兴 。他曾画出一条路线希望基督去走 。他主张必须把施洗约翰从监狱里营救出来 。但是约翰被囚在狱中直至斩首 。耶稣并没有显示自己的王权来为约翰报仇 , 反倒同门徒退到乡下去了 。犹大主张更积极进攻的战斗 。他认为耶稣若不拦阻门徒实行他们的计谋 , 工作就必有更大的成功 。他注意到犹太领袖们的仇恨越来越深 , 并看到犹太人要基督从天上显个神迹 , 而基督没有理睬他们的挑战 。于是他起了不信的心 , 撒旦便由此使他生出怀疑和叛逆的思想 。耶稣为什幺讲那幺多令人灰心失意的事呢?他为什幺预言自己和门徒将要遭受试炼和逼迫呢?犹大之所以拥戴基督的事业 , 原是希望在新的国度中谋个高位 。他的种种希望难道都要落空吗?这时犹大还没认定耶稣不是上帝的儿子 , 但他已经在怀疑 , 并在设法找出个理由来解释主大能的作为 。虽然救主自己已明说他的国不属这个世界 , 犹大还是不断地宣称 , 基督必要在耶路撒冷作王 。在基督给五千人吃饱的时候 , 他就想促成这事 。那时他曾帮助分送食物给饥饿的人群 。他有机会看出自己应如何为别人造福 , 也感受到为上帝服务时的愉快 。他在人群中帮助引领患病和受苦的人到基督面前 。他看出世人因大医师的医治之能心中得了何等的安慰 , 何等的喜乐 。本来他该学习基督的方法 , 但他被自己的私慾蒙蔽了 。他是最先想利用分饼的神迹所引起的热情来实现他的理想的 。要强迫基督作王 , 是他发起的 。他的希望最大 , 故失望也最惨 。基督在迦百农的会堂里关于生命之粮的讲论 , 是犹大生活史的转折点 。他听见基督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 , 不喝人子的血 , 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约6:53) 他就看出基督所供给的是属灵的利益 , 不是属世的利益 。他认为自己是有远见的 , 并已看出耶稣是不会登基称王的 , 故跟着他也不能给门徒什幺好的归宿 。从那时起 , 犹大散布了种种疑问 , 把门徒的思想搅得很乱 。他提出一些争论和迷惑人的意见 , 时常重述文士和法利赛人用来反对基督的主张和论据 。一切或大或小的困难、折磨、艰苦和表面上拦阻福音的事物 , 犹大都拿来作曲解或攻击福音真实性的凭据 。他常引用一些和基督正在教导的真理毫无关联的经文 。这些断章取义的经句 , 使其他门徒的思想变得更为混乱 , 并加深了那经常压迫他们的灰心和失意 。但犹大作这些事的方法却还让人以为他是在诚心地寻求真理呢!当众门徒查考凭据来证实大教师基督的话时 , 犹大几乎要领他们不知不觉地离开正轨 。如此 , 他用非常敬虔的 , 又显然聪明的方法 , 对某些问题提出与耶稣言论完全不同的意见 , 并把耶稣所没有发表的意思附加在他的话上 。犹大的种种建议 , 常引起追求属世荣誉的野心 , 这样 , 就使门徒不去思想他们所应当考虑的重要事物 。他们中间“谁是最大”的纷争 , 大半都是犹大所煽动的 。当耶稣向那富足的青年官长提出作门徒的条件时 , 犹大心中大为不悦 , 认为耶稣错了 。如果有像这官长一样的人来作信徒 , 他们必能帮助维持基督的工作 。犹大想 , 只要採纳他的意见 , 他就能提供许多有益于这小小教会的计画 。固然 , 他的主张和手段与基督的会有所不同 , 但他认为自己比基督还要高明些 。基督向门徒所讲的一切话中 , 总有几句是犹大所不完全同意的 。所以在他的影响下 , 叛逆的酵很快发起来了 。其他门徒还看不明这些事情幕后的主谋 , 但耶稣已看出 , 撒旦正在把自己的品性传给犹大 , 藉此打开一条影响其他门徒的通路 。关于这一点,基督在他被卖的前一年就说明了 。他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 。”(约6:70)然而 , 犹大还没有公开反对救主 , 还似乎没有怀疑过他的教训 。在西门家里坐席之前 , 犹大一直没公开发过怨言 。他听了耶稣的责备 , 不禁对耶稣恨之入骨 。受了损害的自尊心和报复的恶念 , 冲破了一切阻碍 。败坏德行的因素 , 若不加以抵抗予以克服 , 就必随从撒旦的引诱 , 使心灵被撒旦的意志所奴役 。但这时犹大的心还没有到完全刚硬的地步 。就是在他两次约定出卖救主之后 , 他还有悔改的机会 。在吃逾越节晚餐时 , 耶稣揭露了这个叛徒的企图 , 显明了自己的神性 。他为门徒洗脚时 , 也曾温慈地洗犹大的脚 。可惜犹大不顾基督最后的感化 , 他的命运就此确定 。耶稣洗过他的脚 , 他就出去乾卖主的事了 。犹大的推理是:如果耶稣真要被钉十字架的话 , 那幺这件事总是要成就的 。他自己出卖救主的行动不会改变其结果 。如果耶稣不该死的话 , 出卖他也不过是逼他拯救自己而已 。虽然如此 , 犹大总不相信基督会让人捉拿自己的 。他出卖基督 , 是要给他个教训 。他打算扮演一个角色 , 使救主以后给他应有的 。但犹大不知道 , 他这样行是置基督于死地 。过去救主用比喻教训众人时 , 众人曾多少次因他动人的言论而不禁心驰神往!他们曾多少次无意之中宣判自己的罪状!但他们每次明白了真相之后就怒气填胸 , 要拿石头打耶稣 , 可是每次他都躲开了 。犹大认为基督既逃脱过那幺多的网罗 , 现在也必不至于让人捉拿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