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 杨越


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 杨越

文章插图
杨越(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 杨越】杨越,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学博士,目前任职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2016年,杨越课题组的科研成果Vortex reconnection in the late transition in channel flow(槽道流转捩后期中的涡重联)发表于流体力学顶尖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的Rapids专栏,该专栏旨在快速发表流体力学领域中的高影响力短篇论文 。
基本介绍中文名:杨越
国籍:中国
职业: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加州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2013   国家青年千人计画
基本信息目前任职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繫方式地址:北京大学工学院1号楼310室工作经历2013/08-至今 特聘研究员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湍流与複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03-2013/07 博士后 普林斯顿大学燃烧能源研究中心,康奈尔大学(主要合作者:Stephen B. Pope教授,Jacqueline H. Chen博士)教育背景2007/09-2011/02 博士 加州理工学院 航空(导师:Dale I. Pullin教授)2004/09-2007/07 硕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流体力学(导师:何国威研究员)2000/09-2004/07 学士浙江大学 热能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双学位)研究领域湍流理论与数值模拟,湍流燃烧,涡动力学招聘信息本课题组招收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获奖记录2013 国家青年千人计画2011 Combustion Energy Research Fellowship,普林斯顿大学2011 Richard Bruce Chapman Memorial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research in Hydrodynamics,加州理工学院2007 Guggenheim Fellowship,加州理工学院主要作品1. Y. Yang, S. B. Pope, and J. H. ChenEmpirical low-dimensional manifolds in composition spaceCombustion and Flame, 160, 1967-1980, 20132. Y. Yang, H. Wang, S. B. Pope, and J. H. ChenLarge-eddy simulation/PDF modeling of a non-premixed CO/H2 temporally evolving jet flame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34, 1241-1249, 20133. Y. Yang and D. I. PullinEvolution of vortex-surface fields in viscous Taylor-Green and Kida-Pelz flow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85, 146-164, 20114. Y. Yang and D. I. PullinGeometric study of Lagrangian and Eulerian structure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74, 67-92, 20115. Y. Yang and D. I. PullinOn Lagrangian and vortex-surface fields in flows with Taylor-Green and Kida-Pelz initial condition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61, 446-481, 20106. Y. Yang, D. I. Pullin, and I. Bermejo-MorenoMulti-scale geometric analysis of Lagrangian structures in isotropic turbulence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54, 230-277, 20107. Y. Yang, G.-W. He, and L.-P. WangEffects of subgrid scale modeling on Lagrangian statistics in large-eddy simulationJournal of Turbulence, 9 (8), 1-24, 2008科研成果近日,来自北京大学工学院杨越课题组的科研成果Vortex reconnection in the late transition in channel flow(槽道流转捩后期中的涡重联)发表于流体力学顶尖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的Rapids专栏[1],该专栏旨在快速发表流体力学领域中的高影响力短篇论文 。涡重联指涡线或涡面的拓扑结构通过切割或粘合在流动演化中发生改变的过程,该过程所导致的尺度级串是由层流向湍流转捩中的关键步骤 。儘管涡重联现象在涡环正碰等理想流动中曾有所报导,但由于目前流体力学中缺乏对于演化中的涡结构的準确表征方法,涡重联在实际剪下流中的物理机制与重要性仍存在争议 。基于槽道流转捩的拉格朗日研究架构,本研究首次呈现了剪下流中涡重联现象的定量化分析结果 。藉助近年来发展的涡面场方法[3],可由涡面最小间距与涡通量变化的发生时间精确确定涡重联位置与时间,并揭示多类涡线重在线上制(见下图) 。此外研究发现转捩中的壁面摩擦阻力係数由重联时刻开始剧烈增长,而其原因在于涡线的快速重联可产生与平均流动相反的诱导速度 。该研究展示了涡重联现象在壁流动转捩中的重要性,及涡面场方法在转捩研究中的套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