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


《弟子规》新解

文章插图
《弟子规》新解【《弟子规》新解】《〈弟子规〉新解》共有8课、18节 。其中 , 第一课“总叙”和第七课“亲仁”各一节 。每课每节的题目都用原文表示 , 如第二课“入则孝”其中第一节的题目是:父母呼应勿缓 。
基本介绍中文名:《弟子规》新解
地位:北京市第一本国学地方教材
课数:8课
课时:18节
概述近日 , 北京市第一本国学地方教材——《〈弟子规〉新解》已通过北京市中国小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 , 正在东城区19所国小试点 , 9月新学年到来之际有望在全市国小推广 。内容介绍“用原文作题目 , 不仅便于学生记忆和背诵 , 更主要的是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 。”教材编委会负责人——北京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学会副会长鲁天龙介绍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审美水平 , 这套教材主要供国小三年级学生使用 , 课程在一年之内学完 。这套教材已在史家国小、府学国小、安外三条国小、黑芝麻国小、校尉国小、特教学校、曙光国小、景山学校国小部、东四七条国小、方家胡同国小、遂安伯国小、汇文一小、忠实里国小、崇文回民国小、宝华里国小、前门国小、金台国小、天坛南里国小和天坛东里国小共19所国小进行试点 。教材未删节原文《弟子规》共有1080个字 , 讲了108个规矩 。采访人员发现 , 《〈弟子规〉新解》并未对原文内容进行删节 , 而是在其中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範 , 用鲁天龙的话说:“希望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 , 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规範 。”除原文、译文外 , 《〈弟子规〉新解》中增加了明理、连结、导行和活动平台四个板块的新内容 。例如 , 《亲有疾药先尝》一节中 , 除直接解释原文含义外 , 教材还教学生如何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 。文中这样写道:“从子女有了生命那天起 , 父母就对子女百般呵护 , 衣、食、住、行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当父母有病时 , 子女亲切问候 , 细心照顾 , 这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而不是强调“给父母餵药前要自己先尝冷热” 。在连结板块 , 教材用毛主席参加张思德追悼会的故事提示学生学会用适当方式怀念已故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导行和活动平台两个板块中 , 教材也以原文为基础 , 引导学生将领会的内容延伸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 如“妈妈病了 , 我能为她做点什幺”等 。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为《〈弟子规〉新解》做序时评价:“进行新的解读无疑是必要的 , 这样 , 我们就可以对传统教育资源注入现代精神 , 使其在新的时代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从未考虑选取《三字经》针对近来山东等地教育主管部门下文禁止全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一事 , 《〈弟子规〉新解》编委会的另一位负责人——东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东城区老教师协会会长侯守峰表示 , 之所以选取《弟子规》 , 是因为里面的内容符合当今道德规範 , 而《三字经》因为封建色彩较浓不适合进入课堂 , 所以从未考虑过 。侯守峰解释 , 《弟子规》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 , 牢牢扎根于中华几千年的文化 , 它所列的行为準则 , 儘管存有自身产生的时代局限 , 但总体上 , 依然符合当今的道德价值取向 。作为一本启蒙教材它又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 不但从父母、子女、长辈、他人等规範了人际关係的应作应为 , 也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和规定 。作为一本教育对象是青少年的启蒙教材 , 它十分重视从幼年入手 , 从基础入手 , 从人生最基本的关係入手 , 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入手进行教育 。此外 , 《弟子规》还具备很清晰的层次性 , 由浅入深 , 循序渐进 。“基于这四个特点 , 《弟子规》成为我们编写国学地方教材的首选 。”应根据学生年龄选择内容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分析 ,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之所以流传这幺多年 , 一方面是因为能教孩子认字 , 另一方面是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此外 , 这些书读起来朗朗上口 , 也容易受到孩子喜爱 。对于一些地方下文禁止全文诵读国学经典的做法 , 王晋堂并不赞同:“谁都没有这个权力 , 而且也没这个必要 。”他认为 , 原来的东西就应该保持原样 , 精华也好 , 糟粕也罢 , 讲授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点评 。“而且 , 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有时代眼光 , 他们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 删节的做法不可取 。”北京师範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鸿源认为 , 从教育规律来说 , 国学经典可以分阶段学习 。传统文化中有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 , 年龄小的孩子识别能力低 , 像《弟子规》《三字经》这样的东西没必要全文背诵 。一般来说 , 国中以上的学生才具备批判能力 。所以 , 国中之前的国学教材可以适当删节 , 到国中以后 , 学校再拿出完整的内容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这样 ,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