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损伤


运动性损伤

文章插图
运动性损伤【运动性损伤】运动性损伤是指由于过度使用肢体造成的肌肉或关节损伤,运动性损伤一般是因为长时间错误的训练方法而导致的,所以平时应该正确适量的运动才是有益的 。
基本介绍中文名:运动性损伤
病因:过度使用等
常见运动损伤:足部疲劳性骨折等
预防:热身运动
背景在美国,每年要治疗1000万以上的运动性损伤患者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之间损伤相似 。例如,搬运箱子,拧镙钉,开钉住的门所致的内外髁炎(网球肘),以及步行时膝关节过度内旋所致的髌股关节痛 。因此,运动医学制定的治疗原则也适用于所有肌肉骨骼损伤的处理 。病因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是导致肌肉或关节损伤最常见的病因 。在疼痛时持续的锻鍊会加重损伤 。一次剧烈的不经意的过度使用,损伤的恢复要超过48小时 。每次肌肉牵拉,都会造成部分肌纤维的损伤和糖原的消耗 。因为只有未受损且能得到糖原的肌纤维才能作功,所以剧烈运动导致能作功的肌纤维越来越少,损伤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肌纤维的恢复至少要48小时,糖原的重新蓄积则需要更长时间 。运动者应运动身体的不同部位 。错误训练方法错误的训练方法是造成肌肉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具体表现在:锻鍊者在锻鍊后没有使机体完全恢复或者当疼痛出现时仍不停止锻鍊 。身体的肌肉时常会因过度活动而劳损,一些肌纤维发生损伤而另一些则耗尽了自身的能量,这些能量平时是以碳水化合物和糖原形式贮存 。一般需要两天多的时间肌纤维才能恢复,糖原得到补充 。因为只有未受损伤并有足够营养供应的肌纤维功能才是正常的,而频繁的、高强度的锻鍊最终是由相对较少的健康肌纤维来完成,这样就增加了损伤的机会 。因此,应至少间隔两天进行一次大强度锻鍊或者通过变换锻鍊机体不同部位的方法来预防慢性损伤 。大多数训练原则遵循艰苦-放鬆原则,即一天大运动量(如以每英里5分钟速度跑步),第二天降低强度(以每英里6~8分钟速度跑步) 。如果一个运动员每天训练2次,则每一次高强度运动后必须跟随至少3次低强度训练 。只有游泳运动员能够耐受每天一次高强度和一次低强度训练,可能是水的浮力保护了他们的肌肉和关节 。生物力学因素肌肉,肌腱及韧带如进行过强的运动就会受损,但如果它们逐渐负重并持续锻鍊就可能耐受 。骨骼发生骨质疏鬆后会变得脆弱 。肌肉及韧带虚弱会使它们所支持的关节更易受损 。结构异常常导致身体产生不平衡应力,如下肢不等长,无论是在跑道上还是在拥挤的公路上跑步,由于较短的腿离地较远,作功较大,其髋关节产生的应力也较强,这个部位就容易产生疼痛和损伤 。最常引起足,腿,髋部损伤的力学机制是奔跑时脚的过度内旋 。旋前以后,必须先外旋,离地前提起足趾,然后将重心转移到另一只脚上 。适当的旋前有助于预防损伤,但过度内旋引起的小腿扭转应力可导致足,腿,髋关节及膝关节的疼痛 。踝关节的过度屈曲还会使行走或奔跑中足弓与地面的接触显得狭窄或缺如 。弓形足即有一个高足弓 。许多弓形足的人足弓并不高,而是踝关节活动度较小,使旋前困难,造成他们的脚对于震动的吸收力差,从而使下肢骨折的可能性增加 。预防热身运动是包括剧烈活动前的放鬆活动,几分钟即可让肌肉温度上升至38℃,并使其更柔韧,强健和耐损 。主动热身运动比用热水,热垫,超声或红外线灯被动加热效果更好 。牵拉活动虽然不能预防损伤,但可使肌肉产生较大的拉力,应在热身运动后或训练后进行,为避免直接受伤,时间不宜超过10秒钟 。降温指训练结束前逐步放鬆可预防头晕和晕厥 。如果剧烈活动后突然停止,血液蓄积在肢体远端静脉中,可能引起头晕甚至晕厥(参见第200节) 。最后的放鬆运动可以促进血循环和血中乳酸排泄,但不能防止第二天的肌肉酸痛,因为这与肌纤维损伤有关 。治疗急性损伤应立即处理,包括止痛及损伤部位的制动 。RICE几乎是所有运动性损伤的治疗原则(Rest休息,ICE冷敷,Compression包扎压迫,Elevation抬高) 。立即休息以减少出血,损伤和肿胀 。冷敷可限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疼痛 。压迫和抬高则减轻水肿 。抬高损伤部位,用化学冷却或装有碎冰(比整块冰更易接触体表)的冰袋隔一层毛巾冷敷,弹力绷带局部包扎,但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供 。10分钟后,去除冰袋和绷带,但损伤部位仍应继续抬高 。上述操作每隔60~90分钟重複一次,持续24小时 。冷敷后9~16分钟血管扩张,去除冰袋后仍持续4~8分钟 。因此,血管出现扩张或放置10分钟后应去除冰袋,再过10分钟后可重新放置 。局部皮质类固醇注射关节周围或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可以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同时因抑制了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及胶原沉积,使癒合延迟 。注射皮质类固醇可以明显减少肌腱血供,导致缺血性坏死,增加断裂可能性,故应接近而非直接注射在肌腱内 。在15个月内,注射后的肌腱比未经注射的肌腱要来得弱 。重複的关节内注射会使关节软骨中透明软骨成分明显减少,变得柔软而缺乏弹性,产生纤维化 。但偶尔或间歇注射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替代运动患者应该避免运动直至治癒 。如果另一种运动方式不会牵拉受损部位或引起疼痛,则应当被鼓励 。这样活动可以保持肌张力 。如果训练达到接近损伤的程度,通常需要2周以上的休息 。在回复正常训练前,必须要先恢复肌肉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受性 。矫形器治疗足的过度内旋通常使用矫形器,它们可伸屈,半固定或全固定 。其远端可达跖骨头,甚至超过足趾 。田径运动员一般採用半固定,远端达到足趾 。好的运动鞋应该有坚硬的后跟来控制脚后跟,有鞍部以预防脚向内侧滑动而过度内旋,并有带内衬的项圈来限制踝关节的内翻 。必须允许矫形器有一定空间,通常做法是减少鞋宽度一个字母分级 。常见运动损伤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疲劳骨折、外胫夹、肌腱炎、跑步者膝、绳肌损伤、举重者腰、网球肘、头部损伤和足损伤 。它们可由多种不同的运动引起 。足部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是因慢性过度劳损而产生骨的微小裂缝 。跑步者的跖骨最易发生疲劳骨折,尤其是中间三个趾的跖骨 。大?趾因为强度和体积较大,它的跖骨相对不易骨折 。小趾的跖骨常受到保护因为巨大的冲击力往往作用在拇趾和第二趾上 。造成疲劳骨折的因素包括高弓足、穿防震性能差的跑鞋以及锻鍊强度和量突然加大等 。绝经后妇女因骨质疏鬆也易发生疲劳骨折 。跑步者膝 又称髌股劳损综合徵,因膝关节活动时髌骨不断摩擦股骨下端造成 。髌骨是一个位于膝关节前方的圆形骨,有肌腱和韧带附着 。在正常情况下跑步时,髌骨只是轻微上下移动,不会接触股骨 。跑步者膝可由生理结构的异常引起 。比如,髌骨在膝关节位置太高(高位髌骨)、绳肌及跟腱张力太大、大腿肌肉无力等 。这些结构在正常情况下有稳定膝关节的作用 。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行走或跑步时足的过度内旋(旋前),导致股四头肌将髌骨过度拉向外侧,造成髌骨摩擦股骨下端 。网球肘反手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因伸腕肌腱损伤而引起的前臂后外侧的疼痛 。正手网球肘 又称为棒球肘、手提箱肘或肱骨内上髁炎,是屈腕肌腱损伤引起的疼痛,疼痛从肘延伸到腕的前臂掌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