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瀋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文章插图
瀋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瀋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是瀋阳工程学院为适应学科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由原瀋阳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与技术经济系部分专业于2013年3月整合组建而成 。现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物业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财务管理专业包括工程财务与注册会计师两个本科方向;专科专业为物流管理、物业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行销策划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学生总数1614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瀋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简称:管理学院
校训:明德致知 精工博学
类别:公立大学二级学院
现任校长:张铁岩
所属地区:辽宁省瀋阳市
院长:黄英
党总支书记:魏双燕
教学副院长:田凤权
科研副院长:刘捷
学生副院长:刘洪抵
学校简介瀋阳工程学院坐落在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瀋阳 。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套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其前身是1952年建校的瀋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1947年成立的东北团校(1999年改制为辽宁商务职业学院),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合併组建瀋阳工程学院,现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 。学校位于辽宁省瀋阳市瀋北新区,现有主校区、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近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7.97亿元 ,2011年资产评估值16.7亿元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93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1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9414人,专科生1658人 。自学校组建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数万名套用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学校设有研究生部、电力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学院、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机械学院、文法学院、技术经济系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专业教学院(系);设有公共外语教学部、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部、体育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等5个教学部 。学科专业涵盖工、理、经、文、管、法6个门类,开设2个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35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现有10个专科专业招生)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双师”素质、适应套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目前在职教职工966人,其中专任教师610人,正高级职称教师9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34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02人,硕士学位专任教师40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71人 。现有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辽宁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3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2名辽宁省优秀专家,11名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5人,千层次人才8人,2名瀋阳市优秀专家,7名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 。学校积极探索工程环境建设模式,从社会大教育资源角度最佳化配置校内外实验实习资源,初步构建了适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良好工程实践环境 。现有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场所94个,校外实习基地132个,构建了电气工程、能源动力等八大实践教学基地群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46亿元,其中,微电网技术、核电站控制与运行仿真、600MW火电机组运行仿真等10套百万元以上大型实验装置具有行业先进技术水平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数字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 。馆藏纸质图书62.6万册,电子图书28.4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1.3万种,电子学位论文35.4万篇 。校园网以千兆为主干,千兆到楼层,百兆到桌面,覆盖了教学区、办公区、图书馆和学生生活区 。学校初步构建了国家、省、市三级科研平台体系,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4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6个瀋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瀋阳市工程中心,3个校企合作研究中心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画等国家级项目11项,省市级科技项目522项,横向项目146项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 。2007年学校成立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科研成果产业化,控股、参股8家企业,学校经营性资产股份原值近4000万元,部分专业初步形成了校内“产学研”小循环体系 。学校先后与加拿大BC理工大学、加拿大红河学院、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近20所国外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缔结友好合作关係 。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合作成立的红河国际学院,是我省首个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2010年开始启动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合作举办校际本科“2+2”学生交流项目 。学校秉承“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坚持“依託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定位于以套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依託行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套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多科性、开放式、套用型本科院校 。学院简介管理学院是瀋阳工程学院为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在2003年升为本科院校时组建的管理类专业教学部门,承担着全校管理类学科和专业的专业课及管理基础课的教学及研究 。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6人,实验系列教师1人,专任教师44人 。在校生1700余人 。现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和千层次人才”各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学示範岗”1个 。管理学院现建设有1个校级学科建设团队,1个校级学术创新团队,1个校级重点培育创新团队,6个专业建设教学团队 。三年来,教师主持省社科基金、省社科联项目25项;瀋阳市社科联项目20多项;中国物流学会项目4项;省级教研项目8项;三年来,共发表论文151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近30篇,科研学术论文120余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省一级及分类核心期刊70多篇;11篇论文被EI、ISTP检索收录 。全院设有物流硬体实训室、ERP模拟沙盘实训室、工程管理实训室、工业工程等5个教学实验室,建设了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拥有多门课程的实习实训软体 。经过近些年的建设,管理学院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快的进步 。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中心建设,都取得了显着成绩 。尤其是三年来,建成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3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3门精品公开课;获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出版论着及教材15部,其中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教师获得多项奖励 。教学力量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6人,实验系列教师1人,专任教师38人 。在校生1600余人 。现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和千层次人才”各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学示範岗”1个 。管理学院现建设有1个院级学术创新团队,1个院级重点培育创新团队,5个专业建设(方向)及教学团队 。三年来,教师主持省社科基金、省社科联项目18项;瀋阳市社科联项目19项;中国物流学会项目4项;省级教研项目8项;三年来,共发表论文151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近30篇,科研学术论文120余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省一级及分类核心期刊70多篇;11篇论文被EI、ISTP检索 。全院设有物流硬体实训室、ERP模拟沙盘实训室、工程管理实训室、工业工程等5个教学实验室,建设了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拥有多门课程的实习实训软体 。经过近些年的建设,管理学院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快的进步 。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中心建设,都取得了显着成绩 。尤其是三年来,建成了省级精品课1门,3门院级精品课,3门优秀课;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论着及教材15部,其中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教师获得多项奖励 。专业介绍物流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管理学科为理论基础,管理、经济、工学学科相互渗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掌握系统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在物流企业或其它企业从事供应链物流系统最佳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工作的套用型高素质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国内外各类生产、流通和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型仓储、大型连锁超市、内陆、公路、运输企业、邮递递送、电子商务递送、高等学校及政府部门从事企业的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的管理,物流策划、谘询服务、物流套用、教学辅助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管理学、物流学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採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系统分析与最佳化设计 。实践环节:仓储与配送课程实践、企业物流(购销存)实践、物流管理综合实践、毕业实践与毕业实习 。财务管理培养目标: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经济、管理、金融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及财务分析方法,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机构从事会计核算和资金筹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资本运营等财务管理的套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企业、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机构、信託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与税务师事务所及各种经济管理机构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等实际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税法、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信息系统、金融市场学、证券市场学实践环节: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习、税法套用实训、财务ERP沙盘模拟实训、审计学实训、管理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习物业管理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物业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物业管理、服务、经营基本能力的套用型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居住性物业和收益性物业的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岗位,还可以到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单位从事物业的经营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高数、大学外语、管理学、经济学、契约法、建筑识图与构造、物业管理导论、物业管理法规与政策、房屋管理与维修、设施设备管理与维修、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物业会计、物业环境管理、财务管理、物业项目管理 。实践环节:物业管理导论实训;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训;物业环境管理实训;物业会计实训;房屋管理与维修实训;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训;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训;收益性物业管理实训;居住性物业管理与服务实训;服务礼仪实训;综合实训 。工业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工业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较快适应製造业、电力行业和服务行业中的技术支持与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计画调度、採购与物流管理等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套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各类工业企业、发电企业、电力设备及建设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生产计画调度等岗位工作,还可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医院等服务机构从事管理、技术、科研及教育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管理学、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因工程、生产工程基础、物流工程、电力工程基础、先进制造系统等 。实践环节:工业工程基础实践、生产管理实践、生产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等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房地产谘询、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价等岗位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职业素质和基本岗位技能,能够从事房地产谘询、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价等工作的套用型房地产综合服务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房地产投资谘询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房地产估价公司、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从事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分析、房地产行销、房地产估价、房地产项目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微积分、大学外语、管理学、房地产经济学、建筑工程製图与识图、房地产法、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房地产策划理论与实务、房地产经纪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 。实践环节:房地产策划实训、房地产经纪实训、房地产估价实训、房地产投资分析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工程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理论和专业知识,面向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高级套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电力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工程造价谘询公司等单位从事有关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谘询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概论、建设法规、电力工程基础、工程结构、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管理 。实践环节: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结构课程实训、工程估价课程实训、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训、毕业实习 。现任领导学校党委书记:宋焕斌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铁岩院长:黄英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魏双燕教学副院长:田凤权科研副院长:刘捷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刘洪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