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小榫卯内藏大格局 建房吉尼斯记录

天津职业大学学生在校内工作室进行习作 。王在御 摄
中新网天津11月11日电 题:东方美学 小榫卯内藏大格局
作者 张少宣 王在御 庞喻文
“榫卯结构讲求的是环环相扣,它是‘活’的,所以你要敬畏你手里每一次的落锤,每一刀的开槽……”做了48年木匠活的辛全生,正在跟徒弟李天一讲着其中的门道 。12日,毕业于天津职业大学的李天一即将去参加第三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与同场高手一较高下 。
今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一个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果紫檀“缅甸花梨木材质”1300斤大菠萝形状鲁班锁惊艳全场,在鲁班工坊建设成果展上展出 。99条原木仿佛诠释着“大道乃至简,返璞即归真”的艺术哲学 。
辛全生与木工爱好者进行交流 。王在御 摄
这个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便出自辛全生之手,这位天津老木匠,在他的社交媒体上,除了中文,还充斥着意大利语、匈牙利语、葡萄牙语、英语……各种语言的留言,字里行间满是着对中国“手艺活”的惊叹,更有慕名前来学艺者不胜枚举 。
中国传统的技艺,何以让世界为之倾慕?择一事,终一生的人,又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辛全生,粗实的双手演绎着一段技艺传奇,在岁月面前他手中一件件的榫卯器物光芒自盛 。
不减光华自是华夏文明
木工是一门需要体能与技巧同时兼备的传统技艺 。吃苦入门,耐劳从业,动手能力极强,脑子还要活分 。大国工匠往往人生平凡,却从不平庸 。作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获得者,辛全生所愿便是让中国的传统技艺永续传承,让榫卯这门“老祖宗”的手艺永葆活力 。
徒弟李天一这样介绍着自己的师父:“师父的父亲是位瓦工,当时他觉得家里要是再有个木工,自己盖房子就会方便很多 。我师父从小也喜欢手工活,就顺了父意 。”
辛全生在工作室中埋头工作 。王在御 摄
辛全生听到这里笑了笑,熟练掌握社交媒体的他,深知现代年轻人作出选择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而对于他而言当初做出抉择却很简单 。决定干,就去干,爱上它,便是一辈子 。
“辛苦是非常辛苦的,学这门手艺的人很多,能一直坚持下来并做得一把好活的木匠却很少 。我只知道要对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负责,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要有敬畏之心,木头是有生命的,你做出来的东西要对得起它年复一年的生长 。每一件作品都有‘魂’,能让人感到欣喜,这就是所谓生命的回馈 。”
辛全生说自己是个“粗人”,只是爱这门“手艺”,因为它是华夏文明的延续 。而在科技日渐发达的今天,中国传统榫卯依然被众人所喜爱,也更坚定了他做一名“传播者”的信念 。“做木匠于我而言曾是生计,但现在人们可以爱它爱得更纯粹,所谓传承就是你会无条件地去付出心血 。”
辛全生在天津职业大学进行教学 。王在御 摄
惊艳世界看国人工匠精神
大约在七年前,辛全生开始在自己堆满木料的小屋里录制第一条视频 。刮料、画线、凿眼,老伴儿用DV将做工中的开榫过程记录下来,女儿将其传到网上……像这样的木工教学视频,至今辛全生已上传了七百多集,过程中有人曾质疑他的教学莫不是为了以后的“带货”,他的回应只有四个字“只做不卖” 。
“从前打家具做活儿,那是生计,明码标价 。后来自己退休了,但这门手艺得传下去,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它,让咱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走出去 。我小日子过得虽普通,但甘之如饴 。”
这就是一名老匠人最朴素的内心独白,也因如此更多人佩服辛全生,愿意与他交流 。有石家庄木友寄来传统工具,纯牛角制成的墨签在辛全生的视频中留下画痕,似乎让人可以闻到时间那头的香;有澳大利亚华人来到天津与辛全生见面,只是因为被那一屋子的“物件”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