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在绘画历史中的变化与表现,对绘画的影响有哪些? 中国美术历史之最( 三 )


格列柯出生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学画时代在意大利,后来移居到西班牙托莱多并一直生活在此,可以说他的绘画生涯自身就受到多种艺术风格的影响,因此与这座城市的发展颇有相似之处,他的很多绘画作品也刚好表现出了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托莱多古城作为一个母题曾多次以风景画或者叙事画背景的形式出现在格列柯的作品中 。
但是,这种纯粹以风景画为创作母题的作品在西班牙乃至欧洲都是十分罕见的,因此格列柯的这幅作品才显得弥足珍贵 。在《托莱多风景》一画中,天空呈青色,乌云密布,与透过云层的斑驳光线缠斗在一起,压在远处的建筑上,仿佛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 。
建筑颜色苍白,托莱多大教堂高高耸立,旁边便是阿尔卡萨王宫城堡,被一众哥特式建筑环绕;黑色的塔霍河穿过深绿色的土地,一直延伸到山坡下,并与山坡上的建筑构造轨迹重合,汇聚到远方黑云之下 。画面中并非没有人物出现,当我们放大河中的场景时,便会发现微小如蝼蚁一般的人聚集在一起,跟着黑河水中一位骑白马的人物后面 。格列柯的这幅风景画能唤起人们强烈的情绪感触,譬如恐惧、压抑、紧张,并引导人们进入古典或者浪漫的氛围中,风景画类型划分,这幅作品应该属于英雄史诗式的风景 。在观看格列柯的作品同时,我不由得想起了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乔尔乔内的风景画《暴风雨》 。
格列柯早年学画期间曾拜师意大利画家提香的门下,提香与乔尔乔内曾共同跟随乔凡尼·贝利尼学习,关系密切,不能排除格列柯在创作这幅风景画的时候,借鉴过乔尔乔内的作品,毕竟这两幅作品的母题、图式关系,以及创作年代都符合逻辑,从画面中我们亦可以看到两张作品之间的联系 。
乔尔乔内的《暴风雨》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风景画还没有成为独立的题材,基本都是以宗教画或者人物画背景的形式出现,用来衬托人物关系,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但是在《暴风雨》的画面中,人物和风景的构图关系是一种割裂的状态,并不是相互衬托的关系 。
在《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中,提到了取景框的概念 。其中有一段英国作家的观点表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这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内部”与“外部”两个世界的差异,其实对于绘画而言就是风景画与其他绘画之间的差异 。
三、肖像画中的黑色16世纪,欧洲基督教进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新教对于色彩的相关问题十分重视,在对待色彩的态度上,新教对于一切过于醒目的色彩进行抵制 。针对这一时期色彩体系的改变,欧洲宗教改革家、新教创始人之一的加尔,对美术和色彩方面的要求发表过许多自己的见解 。
一方面,加尔文认为艺术作品必须用来赞美上帝,彰显上帝的荣光,促进人与上帝的沟通;但是,艺术作品绝不能直接表现上帝的形象,只能用来表现上帝的造物,不能描绘天堂或者地狱,不能出现人为编造的主题或者无动机的主题,也不能出现任何戏剧或色情元素 。
另一方面,加尔文认为艺术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艺术来源于上帝,其唯一的价值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上帝 。17世纪,欧洲艺术进入巴洛克时期 。这一时期的绘画形式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再次发生了改变 。如果说十七世纪前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统一、调和、平衡的审美标准,那对于巴洛克时期来说则是相反的,不统一、不调和、不平衡的审美趣味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准 。
巴洛克时期的绘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绘画都更加注重光和影的关系,这种光和影的关系并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散光、平光效果,而是以一种极强的聚光到某一点上来烘托画面的 。视觉中心位置往往是光影对比最强烈的地方,除此之外的部分都可以被尽可能的省略 。此时的西班牙绘画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