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永乐大典:西方打死也不会说的一大崛起奥秘,一册3200多万 世界之最大全集价格( 三 )


对于为何大典会少了两千多册,原因不详,可能是大典在雍正年间移至翰林院时,被有些官员私自偷走,带回家中珍藏了 。
这么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后来乾隆下令编纂《四库全书》时,一些馆臣就利用职务之便,把《永乐大典》的几册带回家,作为私藏,这件事被记录了下来 。
不过,对于《永乐大典》之后所遭遇的事,相比之下,以上只是九牛一毛 。
我们知道,在晚清时期,发生过两次无比屈辱的西方入侵事件 。一个是火烧圆明园,一个是八国联军侵华 。
咸丰年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城被洗劫,藏于翰林院的《永乐大典》自然未能幸免 。
慈禧太后专政时期,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目标直指北京紫禁城 。翰林院附近成为了战场,一部分的《永乐大典》,被战火烧毁,另一部分,竟被联军用来挡子弹 。
想当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彰显《永乐大典》的恢弘气势,要求必须使用历代以来最大的开本 。
大典最终高50厘米,即半米高,宽30厘米,它比现在的报纸、杂志还要大 。除了开本,包装方面还采用了非常坚硬的“硬壳精装” 。
可在晚清那个黑暗时期,大典却被外国人拿来挡子弹以对抗中国人,实在令人唏嘘!
当1912年清朝结束、民国初建时,京师图书馆仅藏《永乐大典》64册,还不到原来册数的1% 。
新中国成立后,在多方的努力下,大典册数一跃升至144册 。
时至今日,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永乐大典》224册 。其他的200多册,收藏于7个国家以及30多位公、私藏家的手中 。
《永乐大典》竟助力西方崛起?关于大典的下落之谜,后来的中国人曾提出过一种猜想——它曾助力西方知识与技术的崛起 。
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猜想,是因为人们发现,18至19世纪时,西方在没有知识和技术积累的情况下,竟然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一大堆优秀的百科全书 。
比如欧洲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寰宇大观》、德国的《赫尔德百科全书》,又如英国人的《钱伯斯百科全书》 。
说起《钱伯斯百科全书》,大家可能不熟,但说起它的“继承者”《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相信诸位都听说过 。是的,大英百科继承了钱伯斯百科的内容,而它,正是诞生在这个时期 。
当时的欧洲,人们的词汇量远远不够写一部百科全书,1755年出版的《约翰逊词典》只有4.5万个单词,所以,中国学者不禁怀疑:“词汇地基”都没造好的欧洲人,是怎么造出那一座座“百科大厦”的?
学者们试图从史料中找寻答案,他们发现了一条线索——万历年间,《永乐大典》的负责人,是徐光启 。
徐光启,又名徐保禄,“保禄”则来自他的英文名“Paul” 。
明朝万历年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洋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 。他们向中国人介绍天主教教义,宣传西方文化,而他们的传播对象,大多是明朝的士大夫阶层 。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600年,徐光启第一次见到了利玛窦 。两人相谈甚欢,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一起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徐光启还加入了天主教 。
徐光启对西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致力于介绍和引进欧洲的科学技术,比如著名的“红衣大炮”,正是与光启兄有关 。
基于以上信息,人们便大胆猜测:《永乐大典》当时是被这些西方传教士以某种方式带到了欧洲,毕竟作为“守书人”的徐光启,是利玛窦的教徒,而且,作为对其传播西学知识的回礼,亦是人之常情 。
这似乎正好能解释为何18世纪的西方人,在缺乏字典和术语的情况下,竟然能在短时间内创建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