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母女俩从城里来到山旮旯,就为一件事……

6月26日,星期六。郑芙蓉和女儿张姝利用休息日,重回巴东县水布垭镇景家坪村,想看看村民和村里的变化。王德琼是郑芙蓉的帮扶对象,老远就冲她挥手打招呼,见面后紧紧拉着她的手,哽咽地说:“舍不得你,走的时候也没说一声。”
郑芙蓉是州优抚医院党总支副书记,2018年起,她和女儿接续到景家坪村驻村扶贫,母女俩默默奉献,把希望种进田野。
在景家坪村,村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郑芙蓉和张姝母女俩接力扶贫的故事。

山旮旯|母女俩从城里来到山旮旯,就为一件事……
文章插图

郑芙蓉看望村民,二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他们,有怎样的故事?
【 山旮旯|母女俩从城里来到山旮旯,就为一件事……】倾力帮扶 固本强基
2018年2月22日,春节假期刚刚结束,郑芙蓉和5名“尖刀班”成员一路颠簸来到景家坪村。那心情,就跟当时的天气一样,透着丝丝寒意。
景家坪村位于清江以北,距水布垭集镇10公里。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8户、贫困人口828人,属于深度贫困村。
“环境太差了,要路没路,要水没水,厕所就是茅坑上搭两块木板。”郑芙蓉深知责任重大,带领“尖刀班”成员进村入户,走访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经济能人等。她还在自己联系的组建立微信群,村民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她沟通反映。
通过走访摸底、召集屋场会、院子会等方式,“尖刀班”了解到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是制约该村发展最大的“拦路虎”。
景家坪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海拔高度从300米到1300米,最远的一组距离村委会虽然只有8公里,但通往一组的公路非常凶险,就像挂在悬崖上一样。“当时坐在车上,心都是悬着的。”
率先解决村民出行问题。经多方协调,州优抚医院支持27万元,整修3.4公里产业路、新建两座“连心桥”,打通了景家坪村至野三关辖区的连接线。村民感激不已,自发给“尖刀班”送锦旗以示感谢。
“尖刀班”与村支“两委”积极争取电力部门支持,新增6台变压器,架设线路1.5公里,解决了183户农户的生产生活用电;实施集中供水项目13个,保障了750人的安全用水,组织群众新建小水池,分散解决了120人饮水问题;州优抚医院投资建设的景家坪村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产业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景家坪村产业基础薄弱,以玉米、土豆、生猪等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驻村以来,郑芙蓉带领“尖刀班”进村入户,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与村支“两委”共同探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决定根据各片区海拔情况,实行“一主两副、多种经营”产业布局,由低到高分别发展柑橘、猕猴桃、药材产业。
目前,共种植柑橘250亩、猕猴桃680亩、药材500亩。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还注册成立了猕猴桃、蔬菜、中药材种植和土蜜蜂养殖等专业合作社。
同时,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帮扶下,发展光伏电站,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问题。2020年,景家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万元。
路通了,环境改善了,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渐渐地把“尖刀班”干部当成了亲人。
驻村结束,郑芙蓉不忍心跟村民告别,选择了悄悄离开。村民知道后,专门给她打电话,邀请她常回村看看。
“身兼多职” 贴心为民
年过半百的郑芙蓉身体并不好,但自从驻村后,她一刻也没闲过。
刚开始推行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时,少数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谭某便是其中之一。
“我在回村委会的路上遇见他,一脸的怒气,骂我是骗子,骗了他的钱。”郑芙蓉苦笑着说,谭某家庭条件不好,本人患病,非常反感要自己掏钱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