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江油人就从煤井中鼓捣出石油用作灯油或燃料

江油市之名,有人说来源于境内涪江河段常见有石油浮出 。虽感有点望文生义之嫌,也并非空穴来风,境内石油储量的确丰富,点多面宽,且开采炼制历史悠久 。土法提炼煤油
江油地方志办公室1985年搜集印发的调查资料有这样的介绍:清同治末年(1874)前后,今江油永胜镇海棠铺村一带方圆5公里内,即有多处煤井,当地人在采掘原煤中常见有小凼浓茶般石油溢出,便舀入木桶挑回家中,代替桐子油、菜子油用作照明用灯油,或当作做饭菜、取暖用燃料 。因大多不会、不敷直接使用,有时引发火灾,利用时断时续 。
民国32年(1943),永平(今永胜)镇镇长蒋冰如与从军队营长职位退役回乡的贺积海等人,联络江油、梓潼两县共12名头面人物、士绅大户,集股在海棠铺以北约二三公里处的小猫儿沟开办起一处当时最大煤矿,用工多达160多名,日产原煤达1万公斤 。煤炭开采中,发现大量石油原油溢出,便在距煤井东南十余公里处的今双河镇菩提寺内开办起一家炼油厂,将煤井原油雇工用木桶挑运至炼油厂,用土法提炼煤油 。油厂厂长由煤矿股东、经理、隆昌县人唐永模兼任,炼油设备为从成都购回的4套蒸馏酒精用的锅炉系列器具 。炼石油如酿酒
炼制方法与传统酿酒相同,先将铁皮蒸锅沉入盛有清水的大饭锅内,再向蒸锅内倒入300斤黑褐色原油,加入石灰粉作催化剂,搅拌均匀后盖上锅盖,团转用螺丝拧紧使之密封,然后像蒸饭一样,用煤炭将水烧开,开水将蒸锅内原油加热融化,油气窜入锅盖顶端弯曲金属小管,遇冷凝结为液态物质流入木桶内,便是茶色煤油 。每蒸馏一锅需8小时,产煤油90斤,四套蒸锅三班倒连轴转,日产煤油1080斤,一年生产300天达32.4万斤 。由于油质较低,主要销往附近七八个乡镇作照明用 。在当时主要以桐油、菜油甚至柴火照明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令人欣喜的新事物 。大户人家使用
前几天,笔者在与永胜镇相邻的重华镇 。与89岁的社会贤达杨文林先生谈到当年的煤油炼制,他说他在后来迁到猫儿沟的油厂亲眼见过,像烤酒一样 。1940年代重华乡场老街黄家大商号“本利昌”有猫儿沟的煤油销售,零售价每斤三串二百文 。那时法币严重贬值 。没有了信用,乡间多用铜元或银元交易 。一串钱可买一升合三斤二两大米,一斤煤油钱能买十斤多点大米 。商号同时还从成都、绵阳购进德国的“德士古”牌煤油出售,用长方形铁皮桶盛装,每桶二十五公斤,油质清亮点灯油烟少,每斤卖六串半左右,比地方产的贵一倍,只有大户人家购买使用 。按现今普通大米每斤2元推算,煤油厂年产值当在600万元左右 。
也是在民国32年(1943)年,小猫儿沟溢出的大量石油,引起了四川省参议员、江油县临时参议长蹇幼樵的重视,约请20位省参议员联名向省参议会写出提案,吁请省上出面组织钻探江油海棠铺石油资源 。
民国34年(1945)3月,省政府抽调省石油钻探大队驻隆昌县第四队共120多名职员和工人,开赴江油海棠脯兴隆坡竖井下钻 。钻探四队拥有2台德国制造93马力柴油机,1台1200型钻机,钻探深度可达1200米 。安装到位后,于当年9月下旬正式开钻探勘 。
【清末江油人就从煤井中鼓捣出石油用作灯油或燃料】民国36年(1947年)一天,井队钻头牙轮断落井底,这在当时国际石油钻探行业也是一大事故,只有用磁铁打捞器吸取,而井队又无此器具 。适逢一名美国工程师带着夫人,从甘肃玉门返回重庆途径海棠铺考察,对此事也束手无策 。钻台工人们反复琢磨,从当地少儿们玩竹筒水枪游戏中得到启发,采用真空吸水原理,将地层探测器下入井底,几经试验,终将牙轮取出 。全队欢呼雀跃,美国工程师还兴奋地拿出5块美金送给井队工程师王显文先生,以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