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追求纤弱的审美标准进一步发扬光大,明代正德年间更是兴起”赛足会”,在女人之间展开以小脚为中心的军备竞赛 。
明朝文学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全集》中从选姿、修容、治服和习技各个方面较细致地刻画了他对女性美的理解,比如肤色要“惟白最难”,眼珠要善转动并且黑白均匀,眉毛要“如新月”,手“嫩”指“尖”等 。
然而在民国之前,尽管各个时期审美标准有所不同,但也都有相通之处 。比如“肤若凝脂”、“鬓发如云”、“眉如弯月”、“腰如束素”等 。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备受青睐的“V”字脸并不符合古代女性的审美标准,《相书》中的《女人贱恶部》,就将尖下巴的脸型贬为“贱苦” 。同时,坐姿端庄稳重、神态自若也是古时对女性的要求,所以现代被认为性感的姿态会被认为是“搔首弄姿”,算不上美 。
除此之外,宫廷审美与民间审美也有所区别 。妃子相貌不一定要好看,但要端庄,符合“富贵”、“吉利”之相,尤其对于更看重门第、品德的清朝来说更是如此,“小脸”、“尖下巴”因此都遭到了嫌弃 。
到了民国时期,女性审美标准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才发生了改变 。比如“旗袍”,“卷发”,“口红”以及“散发个性的表情”让女性开始拥有一些个人的魅力,也让女性的审美标准在清末的短短几十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较古代而言,荧屏上的民国美女更能被现代人所接受 。
而习惯了“尖下巴”,“小脸”,“性感”的当代人,在审视古典美女的时候,自然会有些不以为然 。
有人来拍照要记住……
然而,即使到了近代,审美标准已经越来越近于今人,照片中的中国后妃乃至其他上层人士仍然形象欠佳 。这不仅是因为当时流行的穿着造型与现代不同,也与人们在镜头前的表现不够熟练有关 。
“照相”这一技术于 1843 年传入中国,到 19 世纪末,开始流行于宫廷之中 。
刚刚传入时,照相并未被广泛接受,有民间迷信认为“照片会摄取灵魂” 。而由于照片通常只留上半身,还有人认为照相会让被摄者丢失下半身,“尸首两处” 。
除此之外,对于照相机的陌生,也导致人们在镜头前的姿势和表情都不大自然,从而影响最后的拍照效果 。
而熟悉自拍的人都知道,拍照的门道极多,姿势、表情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呈现出来的容貌状态 。即使受过专业训练的电影明星也难免囧态百出,何况是刚接触照相不久的清代人 。
如在 1860 年代英法联军的英国陆军司令克灵顿将军的日记中,记载了 1860 年签订《北京条约》时,英国摄影师比托给恭亲王奕?照相的场景:
“…用偌大的镜头对准了脸色阴沉的恭亲王胸口 。这位皇帝的兄弟惊恐地抬起头来,脸刷地一下就变得惨白……以为他对面这门样式怪异的大炮会随时把他的头给轰掉...人们急忙向他解释这并没有什么恶意 。”
至于我们熟悉的恭亲王标准像,则是在同年他回访英国的时候留下的 。而当时的恭亲王虽然已不是第一次面对照相机,但还是很难在镜头前表现出自然、霸气的神采,反倒显得有点呆滞、僵硬 。
更能反映镜头感差异的是李鸿章的两张照片 。在和俾斯麦的合影,李鸿章看上去瘦弱、乏力,身材和精气神都远差于旁边的俾斯麦 。
而实际上,李鸿章身材魁梧,英国人濮兰德即形容李鸿章 “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异乡人 。”
清廷中最会拍照的莫过于慈禧太后 。在清宫档案里面,有大量慈禧照片存放的记录:“珍字:一八六,慈禧放大像,十四匣;一九五,慈禧八寸像片,二百张....”,其中比较经典的是一幅名为“梳头穿净面衣服拿团扇圣容”的照片,现存量达 100 多张,可见慈禧非常喜爱照相 。
- 野史秘闻:圣君乾隆为何让清朝刮起恐怖之风?
- 清朝皇帝为什么不与后宫嫔妃同床之谜
- 清朝慈禧太后耗费四万元吃饭:每餐100个菜
- 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凭借混血画走红清宫
- 清朝英亲王阿济格贡献巨大为何被顺治赐死
- 汉景帝妃子栗姬竟然因为嫉妒而错失了皇后的位子
- 大清朝首富胡雪岩为什么会热衷于商业投机?
- 清朝最美格格王敏彤:一生痴恋溥仪孤独终老
-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 清朝怪兽之谜沈阳故宫竟留存史前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