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府


济南府

文章插图
济南府【济南府】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因位于济水(古河道)之南的东平陵故名 。与本省武定府、青州府、东昌府和泰安府相邻,并与直隶省河间府接壤 。宋政和六年,升齐州为济南府,济南府因此得名 。
基本介绍中文名:济南府
前身:齐州
时代:宋政和六年(1116)
位置:金济南府属山东东路
历史沿革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齐州为济南府,属京东东路 。金济南府属山东东路 。元初改为济南路,元末改般阳路为淄川直隶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改为济南府;撤销渤海县、厌次县、奉符县、安德县,辖地由滨州、棣州、泰安州、德州直辖 。洪武二年(1369年)德州由直隶州改为散州,陵县属之;淄川州改为县,莱芜县改属泰安州,蒲台县改属滨州,乐陵县改属棣州;撤销青城县併入齐东县和邹平县 。洪武六年(1373年)棣州更名乐安州 。洪武七年(1375年)将陵县併入德州 。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州 。洪武十年(1377年)又降淄川州为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设陵县和青城县 。宣德元年(1426年)乐安州更名为武定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济南府所属的泰安州、滨州、武定州升为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利津、霑化、蒲台、阳信、海丰、乐陵9县随属 。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将济南府所辖青城、商河划归武定府,肥城县划归泰安州,原划出的长清、平原、禹城、临邑、陵县仍属济南府 。行政区划宋朝时济南府领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 。元朝时济南路(治历城)辖历城、章丘、邹平、济阳4县及棣州(州辖厌次、商河、阳信、无棣4县)、滨州(州辖渤海、利津、霑化3县) 。明时济南府领有4州26县 。领县计: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 。领州为:泰安州及其所属之新泰、莱芜县,德州及其所属之德平、平原县,武定州及其所属之阳信、海丰、乐陵、商河县,滨州及其所属之利津、霑化、蒲台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出泰安、武定、滨州3州升为直隶州,这时济南府辖领1州15县:德州和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平、平原县 。